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校注說明

《醫林類證集要》10卷,明代王璽編撰。王璽,明代高級武官,孤竹(今屬河北唐山)人,生年不詳,卒于明弘治元年(1488)。“習韜略,諳文事,勇而有謀”,武備西部邊陲二十余年,官至節制甘肅諸軍事平羌將軍總兵官右軍都督府都督。因感經典醫書“書目污漫,詞理雅奧”,于是“以《內經》《本草》為主,外考各醫師家議說”,撰集《醫林類證集要》。

書前有序、春德堂題識、凡例。正文共10卷。前八卷以各科病證為門,卷一為中風、厲風等16門,卷二為傷風、中寒等16門,卷三為氣、痰飲等8門,卷四為傷寒1門,卷五為積聚、脾胃等9門,卷六為脹滿、水腫等12門,卷七為癰疽發背、疔瘡等6門,卷八為遺泄、淋等17門,凡85門。卷九為婦人門,列月經不調、血氣作痛等。卷十為老人、小兒2門,老人門列治法、食戒及酒方、粥方等,小兒門列觀形、察色、聽聲、視手紋等診法及疾病證治。各門一般先為總論,后列治法、灸法及易簡諸方。書后有正德本鄭善夫《醫林集要》序。該書為明代綜合性醫書中年代較早的一部,內容豐富,體例清晰,體現了理法方藥一脈貫穿的中醫臨床思路,臨床價值與文獻價值并重。徐春甫、李時珍及朝鮮《東醫寶鑒》多有征引。但清代以后流傳不暢,各館收藏較少,是相對稀見綜合性醫學全書。

本次整理,以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所藏明成化十八年(1482)春徳堂刻本為底本,以明嘉靖八年(1529)書林劉氏自新堂刻本(簡稱“嘉靖本”)為主校本。

具體校注方法如下:

1.原文中的繁體字,均改為規范簡化字,并進行現代標點。

2.原文中因刻寫致誤的明顯錯別字,予以徑改,不出校。

3.原文中的古字、異體字、俗寫字,以規范簡化字律齊,不出注。

4.原文中的通假字保留,于首見處出注說明。

5.原文中可以確認的脫文、衍文、文字顛倒,可據對校或他校資料校正,或據文義校正。

6.原文字詞無誤而對校或他校資料義勝或有參考意義者,酌情出校。

7.原文中文字有疑義,無對校或他校資料可據,難定是非者,出校存疑。

8.原文中字詞疑難或生疏者,予以簡注。

9.原文中明引前代文獻,簡注說明。其中引用與原文無差者,用“語出”;引用與原文有出入者,用“語本”。凡稱引自某書而某書不見反見于他書者,用“語見”。

10.原書各卷前有“孤竹王璽集”題署、末尾有“醫林類證集要卷之某終”,今刪去。

11.原書中方位詞“左”“右”作今“上”“下”義者,分別改為“上”“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普宁市| 翼城县| 浙江省| 宝丰县| 舞阳县| 青冈县| 南郑县| 进贤县| 日土县| 阜南县| 鄄城县| 文山县| 融水| 万载县| 淮滨县| 镇巴县| 津市市| 思茅市| 兴仁县| 比如县| 西平县| 卫辉市| 绥棱县| 秀山| 安达市| 阿尔山市| 南召县| 湖南省| 布尔津县| 枣庄市| 正镶白旗| 中宁县| 湖北省| 涪陵区| 西安市| 芜湖县| 江油市| 鄂伦春自治旗| 读书|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