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注脈訣辨真
  • (明)張世賢
  • 2686字
  • 2021-06-03 15:28:54

卷之一

脈賦

欲測疾兮生死,須詳脈兮有靈。

脈理通乎神明,可推測疾病之死生。

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

左手寸部心脈,關部肝脈,右手寸部肺脈,關部脾脈。

此為寸關所主。

以上四臟脈,主于兩手寸口關中。

腎即兩尺分并。

腎有兩枚,分居兩手尺部,左為腎,右為命門。

三部五臟易識,七診九候難明。

三部,寸關尺也。五臟,心肝脾肺腎也。七診九候之法,茲詳載于圖局。

晝夜循環,榮衛須有定數。

血為榮,氣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循環無端,一日一夜,周于身五十度,故為定數。詳見后 《難經》。

男女、長幼、大小,各有殊形。

男脈寸強尺弱,女脈寸微尺盛,老人脈濡而緩,幼人脈數而急,肥壯者細實,羸瘦者長大,是各有異形,皆得其正候,故為之平脈,反此者為病脈也。

復有節氣不同,須知春夏秋冬。

五日為候,三候為氣,三氣為一節,一歲三百六十日,共有七十二候,二十四氣。八節之令,與夫春夏秋冬四時之更端,各有所生之不同也。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脈弦長以相從。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足少陽膽經木旺之時,與足厥陰肝木相為表里。木當春發生,其脈來弦而長。

當其巳午,心火而洪。

四月巳,五月午,手太陽小腸脈與手少陰君火心脈相為表里,火性上炎,其脈來當洪大。

脾屬四季,遲緩為宗。

脾屬足太陰土之經,與足陽明胃經相為表里。土性厚重,寄旺于四季。當辰戌丑未之月,脈來和緩。

申酉是金為肺,微浮短澀宜逢澀音色。

七月申,八月酉,手太陰肺經之旺,與手陽明大腸相為表里。金性輕浮,故脈來短澀而微浮。

月臨亥子,是乃腎家之旺,得其沉細,各為平脈之容。

十月亥,十一月子,足少陰腎水之旺,與足太陽膀胱經相為表里,水性下流,脈來沉細而滑。

既平脈之不衰。

大抵五臟之脈,四時隨經所旺而不衰,故各得其平也。

反見鬼兮命危。

若心見沉細,肝見短澀,腎見遲緩,肺見洪大,脾見弦長,皆謂鬼賊之相克,故為死候也。

子扶母兮瘥速。

若心見緩、肝見洪、肺見沉之類,此子扶于母,是相生之道,雖病易瘥也。

母抑子兮退遲。

腎病傳肝,肝病傳心之類,此母來抑子,病雖不死,然稽延難愈也。劉氏曰:即腎得短澀,肝得沉滑,心得弦長,為之虛邪者是也。

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須各推。

我克者為妻,假如心得肺脈,謂夫得妻脈也。然妻來乘夫,雖不為正克,生死各有推斷,解見下文。

假令春得肺脈為鬼,得心脈乃是肝兒,腎為其母,脾則為妻。

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也。木土水火金,相克也。假如春屬木,見肺金脈,為克我之鬼也。見心火脈,是我生之子也。見腎水脈,是我生之母也。見脾土脈,為我乘之妻也。

春得脾而莫療,冬見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難瘥,秋得肝亦何疑。

訣云:春中若得四季脈,不治多應病自除,是為微邪也,故病不治自愈。此言春得脾而莫療,反以微邪為可畏,何耶?蓋春中獨見脾脈,土乘木衰。土乘則生金來克木故也。假如春中肝臟之脈弦而緩,弦是本脈尚存,雖脾土或乘之,此則為微邪,不足慮也。若本脈全無,而獨見脾緩之脈,此為害也。上文所謂得妻不同一治,正此謂與,夏、秋、冬皆以此類推。若本經脈全無,便不可以微邪論,故皆言不可治也。

此乃論四時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克之義。

此結上文之義。

舉一隅而為例,則三隅而可知。

一理既明,諸義皆通。

按平弦而若緊,欲識澀而似微,浮芤其狀相反,沉伏殊途同歸,洪與實而形同仿佛,濡與弱而性帶依稀。

各脈形狀,詳見于后。然弦與緊、澀與微、洪與實、浮與芤,是皆頗相似,但主病名不同耳。沉與伏,形癥雖異,主病頗同;濡與弱脈,其性形依稀,主病頗相似也。

先辨此情,后論其理,更復通于藥性,然后可以為醫。

論五行生克之情,察六脈實虛之理,又能精通藥性,則補瀉之法無差,然后方可為醫也。

既已明其三部,須知疾之所有。寸脈急而頭疼,弦為心下之咎,緊是肚痛之癥,緩即皮頑之候。微微冷入胸中,數數熱居胃口。滑主壅多,澀而氣少。胸連脅滿,只為洪而莫非img引背疼,緣是沉而不謬。

癥,癖氣之積也。皮頑,麻痹也。壅,膈間滿塞也。img,胸臆滿悶也。謬,誤也。此一節,論寸口諸脈之所主病。

更過關中,浮緩不餐。緊牢氣滿,喘急難痊。弱以數兮胃熱,弦以滑兮胃寒。微即心下脹滿,沉兮膈上吞酸。澀即宜為虛視,沉乃須作實看。下重緣濡,女萎散療之在急。水攻因伏,牽牛湯瀉則令安。

弱為虛陽,數為實陰,二脈兼形于關上,主胃口、心膈煩熱。弦與滑,雖屬七表之陽脈,關中見之,主胃經寒怯而厥逆也。關濡主腰腳下焦虛重,關伏主脾元蘊結,為癥聚以成水氣。此一節,論關中諸脈之所主病。

爾乃尺中脈滑,定知女經不調。男子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難消。伏脈谷兮不化,微即肚痛無憀。弱緣胃熱上壅,遲是寒于下焦。胃冷嘔逆澀候,腹脹陰疝弦牢。緊則痛居其腹,沉乃疾在其腰。濡、數、浮、芤皆主小便赤澀,細詳如此之候,何處能逃?

憀,賴也。疝,小便之疾也。此一節,論尺脈之所主病。

若問女子何因,尺中不絕,胎脈方真。

不絕,謂脈滑也。腎居尺中,女子系胞之所,滑脈主血盛,乃女子有孕之候。

太陰洪而女孕,太陽大而男娠。

太陰指右手,太陽指左手。謂手與足之太陰皆在右手,手與足之太陽皆在左手也。

或遇俱洪而當雙產。此法推之,其驗若神。

或兩手俱洪,陰陽俱盛,是一男一女雙生之候。

月數斷之,各依其部,假令中沖若動,此乃將及九旬。

《靈樞》經曰:中沖應足陽明胃,少沖應手太陽小腸,太沖應手陽明大腸。故知中沖主三四月,少沖主五六月,太沖主七八月。今則中沖、足陽明胃脈、連胞絡之脈,滑疾而來,是知受孕三個月也。余仿此。

患者要知欲死,須詳脈之動止。彈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而無聚,雀啄頓來而又住,屋漏將絕而復起。

劈劈,逼迫之貌。彈石之脈,若堅硬之物擊于石。劈劈然殊無息數,此肝元已絕,胃氣空虛故也。解索之脈,尤索之解散,在筋肉上數動,散亂而不能復聚。緣精枯血竭,心腎俱絕也。雀啄之狀,來而急數頻絕而止,良久準前復來,如雀之啄食,謂來三而去一也。屋漏之狀,如屋之漏滴,不相連續,或來或去,滴于地而四畔濺起之貌,皆緣脾元已敗,胃氣乏絕,谷氣俱盡,故見此兩脈也。

蝦游苒苒而進退難尋,魚躍澄澄而遲疑掉尾。

蝦游之脈,若蝦之游于水面。苒苒然不動,瞥[1]然驚撞而去,杳然不見。須臾指下又復準前。魚躍,又曰魚翔。如魚游水面,頭不動而尾緩搖,倏然沉沒也。皆緣元氣已絕,榮衛兩亡,五臟俱敗,不日而死矣。

嗟夫,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縱有丸丹,天命而已。

此結上文死脈有六般,喻其不可治也。

復有困重沉沉,聲音劣劣,寸關雖無,尺尤不絕。往來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憂殞滅。

沉沉,神昏也。劣劣,氣少也。無,謂無脈也。不絕,謂尤有脈也。息均,息數調勻也。踝中不歇,謂太溪之脈,動而不止也。流,類也。殞,歿也。

經文具載,樹無葉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當更治。

其文詳十四難經,謂人之有尺,如樹之有根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东丽区| 鄂托克前旗| 渭源县| 墨脱县| 伊吾县| 丹巴县| 保康县| 溧水县| 饶阳县| 罗江县| 淅川县| 兴海县| 寿光市| 镇沅| 石景山区| 神木县| 泰和县| 高雄县| 新田县| 沙湾县| 长岭县| 丹东市| 资源县| 绥德县| 吴桥县| 河东区| 阜康市| 广南县| 高雄市| 金川县| 朔州市| 泊头市| 绍兴县| 句容市| 来安县| 昌江| 九龙县| 高密市| 敦化市|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