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沽中醫名家學術要略(第三輯)
- 張伯禮
- 912字
- 2021-06-03 15:13:05
序 一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與西醫藥共同擔負著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是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作為我國原創的醫藥科學,是我國具有自主創新潛力的重要領域;中醫藥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科學和哲學思想,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中醫藥作為有效防治疾病的手段,其對疾病的認知方法和治療理念順應當今健康觀念的深刻變化和醫學模式的深刻變革,順應21世紀醫學發展的新趨勢和醫界醫藥市場的新需求,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任何學術進步和學科發展都離不開繼承和創新,都是在繼承前人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創造新理論,使之不斷完善和發展。中醫藥也不例外。實踐證明,如果沒有扎實的繼承,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發展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更談不上進步和創新。因此,必須把繼承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天津是我國重要城市,歷史上中醫名醫輩出。清末民初以來,天津中醫界在秉承中醫傳統理論與實踐基礎上吸納現代醫學思想和技術,在中醫藥現代化和中西醫結合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津沽中醫的一大特色,涌現出一批名醫。20世紀50年代天津中醫學院成立以來,一貫重視教學、科研與臨床工作,培養了大批優秀中醫藥人才,為天津以至全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建校50周年之際,天津中醫藥大學系統整理津沽中醫名家學術思想和經驗,尤其是對老一輩津沽中醫名家學術思想和經驗進行了搶救性整理。這是天津中醫藥大學開展中醫藥學術繼承工作的重要內容,是繁榮中醫藥學術的重要舉措,可資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參考借鑒。
衷心希望天津中醫藥大學以建校50周年為契機,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大力實施“三名三培”工程,培養名教師、創建名學科、建設名院校,培養能夠運用中醫藥理論整體思維、辨證論治的合格人才,培育能夠堅持以人為本、大醫精誠、醫德醫風好的合格人才,培訓能夠深入基層、心系百姓、運用中醫藥服務群眾的合格人才,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副部長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2008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