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時胃氣第七

春弦夏洪,洪當作鉤,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

太過實強,病生于外。不及虛微,病生于內。

春得秋脈,死在金日。五臟準此,推之不失。

四時百病,胃氣為本。脈貴有神,不可不審。

天地之氣,東升屬木,位當寅卯,于時為春,萬物始生。其氣從伏藏中透出,如一縷之煙,一線之泉。在人則肝應之而見弦脈。即《素問·玉機真臟論》所謂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謂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者是也。氣轉而南,屬火。位當巳午,于時為夏,萬物盛長。其氣從升后散大于外,如騰涌之波,燎原之火。在人則心應之而見鉤脈。即《玉機真臟論》所謂其氣來盛去衰,《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瑯玕者是也。氣轉而西,屬金。位當申酉,于時為秋,萬物收成。其氣從散大之極,自表初收,如浪靜波恬,煙清焰熄。在人則肺應之而見毛脈。即《玉機真臟論》所謂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者是也。氣轉而北,屬水。位當亥子,于時為冬,萬物合藏。其氣從收降而斂實,如埋爐之火、匯潭之泉。在人則腎應之而見石脈,即《玉機真臟論》所謂其氣來沉以搏,《平人氣象論》所謂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者是也。《玉機真臟》作冬脈營。營者營聚于中,中必實,亦石之義。鉤而按之堅,乃有石義。不爾,是夏脈矣。以上經論所云,四時諸脈形狀,雖因時變易,其中總不可少和柔平緩景象。蓋和緩為土,即是胃氣。有胃氣而合時,便是平脈。《玉機真臟論》云: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者也。今弦鉤毛石中,有此一種和緩,即是灌溉四旁,即是土矣,亦即是脾脈矣。以其寓于四脈中,故又曰善者不可得見。《平人氣象論》云:長夏屬脾,其脈和柔相離,如雞踐地。察此脈象,亦不過形容其和緩耳。辰戌丑未四季之月,各月土旺一十八日,即是灌溉四旁之義。故分而為四,有土而不見土也。若論五行,則析而為五。土居其中,是屬長夏。況長夏居金火之間,為相生之過脈,較他季月不同,故獨得見主時之脈。二說雖殊,其義不悖,當參看。所謂太過不及者,言弦鉤毛石之脈,與時相應,俱宜和緩而適中。欲其微似,不欲其太顯;欲其微見,不欲其不見。今即以一弦脈論之。若過于微弦而太弦,是謂太過。太過則氣實強。氣實強則氣鼓于外,而病生于外。若不及于微弦而不弦,是謂不及。不及則氣虛微。氣虛微則氣餒于內,而病生于內。其鉤毛石之太過不及,病亦猶是。今不但不見春弦之太過不及,而反見毛浮之秋脈。當升而反降,當生而反殺。氣機大逆,神轉不回,是謂克賊,未有不病而死者。春木既為金克,金日邪旺,正何以堪,故死于此。五臟皆以此理推之,自無差失。四時有四時之脈,四時有四時之病。但土灌四旁,雖病變百出,必以之為本。況胃氣乃水谷之精。諸脈有神,水谷之力也。不聞得谷者昌乎。誠不可不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广宗县| 齐齐哈尔市| 山西省| 临清市| 敦煌市| 禄丰县| 青浦区| 彝良县| 莱西市| 正镶白旗| 静海县| 通山县| 翁牛特旗| 衡水市| 榕江县| 鄯善县| 长沙县| 泸西县| 阜平县| 子洲县| 图木舒克市| 叶城县| 柯坪县| 普兰店市| 西和县| 德庆县| 轮台县| 化德县| 斗六市| 漳浦县| 咸阳市| 平邑县| 个旧市| 芜湖市| 新兴县| 民乐县| 长宁区| 开原市| 建宁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