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 言

如果中國文明只能用兩個字來概括的話,當首推“象”和“數”。何謂“象”?象是指事物的內在規律和特征在主觀上的認識與客觀上的反映。何謂“數”?數是指宇宙萬物都可以用數字、數理和數性的屬性來表達。從文字上來看,象數似乎比較簡單,但實際上,象數包含了精深的哲學思想、厚重的文化要素和玄奧的宇宙法則。

早在1993年11月,我與福建科技出版社尤廉編審共同參加了在中國香港舉辦的“中國文化與中國醫學國際會議”,在會上有幸認識了成都中醫學院(今成都中醫藥大學)鄒學熹教授,尤廉編審約請鄒老主持《象數與中醫學》一書,由于是陳可冀院士主編的系列叢書之一,鄒老非常愉快地承接了這項任務。因本書寫作的難度較大,鄒老舉全家之力參與了本書的編纂工作,其妻戴斯玉女士、其子鄒成永先生均全力參與其中。經過半年的緊張努力,終于成就書稿,并得以順利出版。

時光如斯,物換星移,轉眼間20多年過去了。2014年春天,在陳可冀院士的主持下,《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的修訂工作重新提到了議事日程。在陳可冀院士的全力支持下,我與該叢書中10部書的原作者取得了聯系,并獲得了他們的大力支持。但由于當時鄒學熹教授已臥病在床,所以我們求助于鄒教授的兒子、弟子,在得到其授權之后,我們將本書提交給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進行重新編輯、加工和整理,并按照新的體例要求重新出版。

鄒學熹教授指出:易乃談象數之書,所以易學的歷史,也就是象數起源和發展的歷史。因易學的規律和方法是“放之宇宙而皆準”的規律和方法,所以,古人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想指導下,便把易學原理引入了中醫學,實際上從《黃帝內經》開始就醫易相通了。可以說,醫易相通的過程,也就是將象數引入中醫學的過程。《周易·系辭傳》說:“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即言易學是用“象”來表達它的“意”的,也就是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而且還要“極變通之數以盡利”,也就是要用數理、數性來檢驗“象”所表達的“意”的準確性,象、數二者是相互關聯的,所以古人提出要“以象定數,以數證象”。自《黃帝內經》開始,中醫就源源本本地將《易經》象數融入了它的理論中,落實到了臨床上,因為醫學是一門治病救人的學術,來不得半點夸張和虛假。《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法于陰陽,就是怎樣取象的問題;和于術數,就是如何運數的問題。但象數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派別繁多,至今尚無定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本書不擬陷入學派紛爭的旋渦中,因此只從象數與中醫學相結合的角度,為象數下一比較確切的定義。我們認為,研究學術不應該有偏見,但不可以無定見。

自醫易相通以來,象數就與中醫學融為一體,綜觀古今,上至岐黃之問答,下至歷代醫家之論述,字里行間,莫不滲透著象數的內容,但卻無象數與中醫學相結合的專著留存于世,資料皆分散零落,難以搜集,即使搜集到的內容也十分駁雜,要寫成書,要作大量的沙里淘金的工作。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的出版,冀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本書編輯出版過程中,鄒學熹教授永遠離開了我們。先哲已逝,風范長存。悱發所思,期待本書成為探討象數與中醫學相結合的耀眼之作。

李良松謹識

2017年3月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潜山县| 揭阳市| 郎溪县| 阜平县| 凌源市| 深泽县| 丰原市| 普安县| 江孜县| 江津市| 高陵县| 新泰市| 天镇县| 正宁县| 万宁市| 赣州市| 手游| 清远市| 德惠市| 英德市| 台中县| 保德县| 辰溪县| 会宁县| 新乡市| 商洛市| 清水河县| 静海县| 东安县| 米易县| 台东市| 万宁市| 宣威市| 黔西| 黑河市| 金华市| 张家港市| 丹巴县| 都兰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