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數(shù)與中醫(yī)學
- 鄒學熹
- 1569字
- 2021-05-28 15:19:27
三、象的功用
象有多方面的功用,如象征、盡意、誘導(dǎo)、啟示等功用,現(xiàn)分述如下。
(一)象征
象有象征的功用,這種功用是通過易經(jīng)卦爻之象來引申發(fā)揮和觸類旁通的,并以此來象征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從而探賾索隱,鉤沉致遠,彰往察來,見微知著。凡天下形形色色之物,皆存在陰陽兩類不同性質(zhì),若陰陽相合而聚會在一起,就可繁衍昌盛而得吉;若孤陰孤陽獨自分離,則必然衰敗毀滅而得兇。把這些物象之征比附到社會現(xiàn)象,便可發(fā)現(xiàn)善與善相聚則陰陽調(diào)和而得吉,惡與惡為群則陰陽乖戾而得兇?!吨芤住は缔o傳》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由此可見,卦象的吉兇,就是存敗的象征。但天地間的事物繁多,必須有重點地模擬其形容,恰如其分地象征其物體,所以說“象”有“象征”的功能。宋代楊萬里在《誠齋易傳》里說:“象者何也?所以形天下無形之理也?!ト艘娞煜掠兄劣闹临懼?,將與天下形其所無形,使天下見吾之所見?!w擬彼之形容,以象此之物宜也?!?/p>
(二)盡意
象有盡意的功用,因言、象、意三者存在著內(nèi)在的邏輯關(guān)系。
第一,象中含意。所謂“象者像也”,但象之所像,絕不僅僅是天地萬物的外形,而是像圣人領(lǐng)悟的天地萬物變化之理。
第二,立象盡意以明理。因從象形成之日起,象中就含有理和意,故可以立象盡意以明理,但不是立象以明形貌。立象是手段,盡意是目的,二者是統(tǒng)一的,都是為了明理,絕不可拘泥于象以支離附會。明·來知德在《周易集注》中說:“易卦者,寫萬物之形,象之謂也,舍象不可以言易也。象也者像也,假象以寓理,乃事理之仿佛近似,而可以想象者也,非造化之貞體也。”清·王心敬在《豐川易說》中說:“《易》是道人事之書,陰陽消長,只是借來作影子耳。故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于陰陽消長處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若徒泥陰陽消長而無得于切己之人事,亦屬捕風捉影?!?/p>
(三)誘導(dǎo)和啟示
古人認為,人類器物的制作、制度的建立、文明的進步,都得之于象的誘導(dǎo)和啟發(fā),才不斷地有所發(fā)明,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前進。如農(nóng)具的發(fā)明是受到了益卦的啟示,文字的發(fā)明是受了央卦的啟示,杵臼的發(fā)明是受了小過卦的啟示,集市貿(mào)易是受了噬嗑卦的啟示,車的發(fā)明是受了隨卦的啟示等等,這些都給人以誘導(dǎo)和啟示?!吨芤住は缔o傳》說:“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以有為也,將以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痹凇兑捉?jīng)》這些原理的誘導(dǎo)和啟示下,產(chǎn)生了許多取象的方式,如中醫(yī)的“比類取象”,生理、病理取象等,此外,還有幾何形態(tài)取象、各種物理取象、地理取象、倫理取象,影視、戲劇取象,其理均同,均受到了它的誘導(dǎo)和啟示。
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無窮無盡,象的變化也是無窮無盡的。杭辛齋說:“象本無方,意動成象,故得意既可忘象,亦能成象。”《周易·說卦傳》也只是對易象的多方概括,但仍不能涵蓋《易經(jīng)》卦象的全部。陳夢雷說:“卦象之中,有與卦爻相符者,如乾天坤地之類是也;有不與卦爻相符者,如乾坤稱龍不必在震、坤屯稱馬不必在乾之類是也;有見卦爻而此不載者,如漸之鴻、中孚之豚魚之類是也;有見于此而卦爻無之者,如為釜、為布、為蠃、為蚌之類是也。若夫大琴謂之離,小壘謂之坎,此見于他書,而易與說卦又可以類推也。至若自坤而降,或曰其于地、其于人、其于馬、于輿、于稼、于木,唯乾不言者,蓋物不足以盡卦,則正言為天為地之類;卦不足以盡物,則言其于人、其于馬之類。至乾之物,無不周遍,萬物不足以盡之,故無所言焉。要之,天地之物,大而天地山川,微而草木禽蟲,君臣父子之倫,毛發(fā)爪甲之細,無一不備于卦,即無一不本于太極,無一不在于吾心,知此可與言八卦之象矣?!鄙鲜鲆闹?,唯杭辛齋先生把“得意忘象”和“意動成象”兩者結(jié)合起來論述“象”的內(nèi)涵,這才揭示了易以道陰陽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