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 言

本書作者江幼李先生,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對中國道家文化情有獨鐘;在中醫領域師從名醫,中醫基礎理論功底深厚,臨床經驗豐富。江幼李先生對該書的編寫不遺余力,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使該書內容豐富,思想深邃。本書以中醫學術為主線,涉及史前文明、神話傳說、史書記載、考古發現,對道家文化和中醫學術的發展史做了系統的梳理。其學風嚴謹,立論中肯,廣征博引,論據充足,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逐步接軌,既發揚傳統文化,又能與時俱進。因此,該書是廣大傳統文化和中醫養生愛好者、中華民族尋根者、中醫同仁、宗教同道的良師益友,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書。

道教與中醫誕生于同一個東方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可謂同源異流。他們都探討人生面臨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對人類的健康長壽更為關注。雖然在世界歷史上科學與宗教曾經勢不兩立,但中醫與道教卻有著共同的思想文化背景,即都以“氣論”“道論”“太極陰陽”等哲學思想為理論基礎,許多醫家都受過道教文化的熏陶,有些道教學者又是有名的中醫,因此清代醫家沈金鰲說:“醫道通仙道。”以內丹術為核心的中國氣功學,是醫家和道家共同創造的文化遺產,現代科學已經初步證實其科學價值,證實其對人類的健康長壽做出巨大的貢獻。

本書就是從道家文化和中醫藥學的關系方面入手,通過考證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獻,介紹一些著名醫家和道家及其代表著作,重點闡明一些經過實踐檢驗的,符合科學原理的實用醫療養生方法,以利于人類的保健事業。書中有部分符箓、禁咒等內容雖涉及封建迷信,但也與心理療法有關,本書收錄僅為了詮釋道教的文化及發展源流,另有部分內容如氣功存想、丹藥丹方等未免有夸大之詞,我們應該以批判的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此次修訂是在江幼李先生撰寫的基礎上,除了對文字錯簡進行了校正和部分修改外,又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增加了部分內容。其中第一章第二節“哲人、巫術和方士”中巫術、方士與中醫學的關系部分,第一章第三節“道教的起源與形成”,第一章第四節“道術”中有關丹藥丹方的醫學用途部分,引自我和胡衛國編寫的《道教與中醫》一書;第二章第三節“五運陰陽天地之道”中“陰陽五行是關于自然、社會、人生的簡化模型”部分,由我編寫;第一章第四節“道術”中的“絕谷食氣”“服餌”,第二章第四節“藏象學說的演進”中“藏象學說是用‘黑箱方法’建立的人體解剖生理模型”,第三章“道教內丹術與醫學氣功”,第四章第二節“房中要術”中道教及中醫對房中術的認識和“葛洪、陶弘景、孫思邈論房中”“《類修要訣》房中術”“以性科學解讀房中術”部分,第四章第三節“氣功與道醫的導引行氣”中“《圣濟總錄》的神仙導引法”“天竺國按摩法”“老子按摩法”“氣功調息與道家吐納法”“氣功調心與道家存想法”部分也由我編寫;第五章第五節補充了胡衛國編寫的部分內容。

人類的文化是多元的,這就形成了東、西方各自不同的文明。正是這種差異甚至沖突,共同創造了人類文化與科學的燦爛輝煌。江幼李先生認為,“當前,中華文化以它獨具的魅力和睿智震撼著世界”。在這種文化交融中,中醫學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倍受世人矚目,除了中醫學有它獨特的醫學理論和很高的醫療水平外,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植根于傳統中華文化土壤之中。

江幼李先生說:“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我比較偏愛道家,贊成道家文化主干說。”本書以勝于雄辯的事實,證明了道家文化對中醫學的影響,我們應當繼承發揚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使中醫學走向世界,為全人類的養生保健事業服務。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宋天彬

2017年1月1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太康县| 西吉县| 井研县| 务川| 五峰| 马山县| 永新县| 子长县| 紫阳县| 泉州市| 肥东县| 阳原县| 达日县| 富源县| 勃利县| 察隅县| 景谷| 岳池县| 张北县| 调兵山市| 山东| 新丰县| 湘乡市| 台北县| 通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随州市| 西藏| 苏州市| 宁晋县| 惠安县| 衡阳市| 安岳县| 望都县| 克东县| 威远县| 巴彦淖尔市| 南川市| 兴宁市|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