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痰證(眩暈?。┌?/h3>

吳某,男,60歲。初診時間:1979年11月4日。

主訴:頭昏數日。

診查:患者自覺頭昏、眼花、頭重、頭痛而脹,咳嗽,痰多,舌質淡胖。

中醫診斷:痰證(風痰型)。

西醫診斷:眩暈病。

辨證分析:臟腑功能失調,內生濁痰,又感風邪,引動流走經絡,清竅氣血郁滯,故頭昏,眼花,頭重,頭痛而脹,咳嗽、痰多、舌質淡胖為風痰之象。

治則治法:化痰息風,平肝潛陽。

處方:鮮竹瀝1支(沖),賴氏紅6g,姜半夏12g,白茯苓10g,膽南星5g,九節菖蒲5g,僵蠶6g,炒蒼術10g,炒白術10g,鉤藤15g(后下),潼蒺藜15g,白蒺藜15g,川牛膝12g,生白芍12g。5劑,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隨訪:上方服5劑后,眩暈大減,腰酸、耳鳴好轉,后隨癥加減,以原方出入,10劑后諸癥基本消失。

【按語】臟腑功能失調,內生濁痰,兼感風邪引動流走經絡,清竅氣血郁滯,故癥見眩暈或口眼斜,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鳴,苔厚膩,脈弦滑。如癲癇、中風等。治療常用化痰息風、通絡開竅之法,藥如膽南星、白附子、僵蠶、天麻、半夏、陳皮、防風、全蝎等,其中膽南星、白附子為常用藥,用之臨床甚驗。小兒常用僵蠶、地龍之類,因這類藥物具有化痰祛風、定驚之功效,臨床對癥?!兜は姆ā吩弧盁o痰不作眩”,并提出“治痰為先”的方法。根據前人經驗,擬化痰息風、平肝潛陽為大法。痰濁化,肝陽自平,諸癥隨之而解,用藥處方也遵此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临朐县| 彩票| 翁牛特旗| 桂东县| 深泽县| 福海县| 丹凤县| 盘锦市| 洛宁县| 彭阳县| 永川市| 民和| 文昌市| 东海县| 元江| 根河市| 伊宁县| 肃宁县| 衡东县| 宜丰县| 简阳市| 泸定县| 天台县| 双鸭山市| 新化县| 鹤庆县| 双辽市| 石城县| 阿拉尔市| 高要市| 普洱| 抚松县| 哈密市| 建瓯市| 宿松县| 那坡县| 勃利县| 瑞安市| 万州区|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