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暑案

金某,男,79歲。初診時間:1987年8月4日。

主訴:昏迷一小時。

診查:患者年近八旬,臟真已虛,本元失固,猶自強用力,辛苦勞累,外出箍桶。一小時前在烈日下昏悶倒仆在郊外,用車送來急診。刻下高熱(體溫39.2℃)無汗,面色潮紅,昏沉不語,惡心。舌紅,苔薄黃,脈濡數。

中醫診斷:中暑(高熱)

西醫診斷:中暑。

辨證分析:患者年老,以高熱、無汗、昏沉不語為主要癥狀。炎夏酷暑甚于上而下迫之,地氣蒸于下而上騰之。患者臟真虧虛,烈日下難以適應酷暑的侵襲,使清竅驟然閉塞,升降失序,氣化失常,故昏悶倒仆在地,癥見高熱,無汗,面色潮紅,昏沉不語;脾胃升降失調,故惡心;舌紅、苔薄黃、脈濡數均為傷暑之象。

治則治法:疏表,清暑,化濕。

先用通關散取嚏,針刺十宣出血,約三分鐘后患者神志即較清爽,胸悶大減。

處方:香薷10g,連翹10g,金銀花10g,姜厚樸10g,薄荷3g(后下),砂仁4g(后下),焦梔子10g,藿香10g,佩蘭10g,杏仁10g,天水散12g,西瓜翠衣1握,紫雪散、行軍散各1支。2劑,水煎,每6小時服中藥一煎,24小時內2劑。

二診:藥后出汗甚多,高熱今晨已退,神志清,惡心平,納谷較振,舌淡紅,苔薄白,脈濡緩。高熱雖退,但憂慮酷暑蒸人為患,擬清暑化濕調中以善其后。

處方:連翹10g,青蒿10g,薄荷5g(后下),生扁豆12g,前胡10g,姜半夏6g,姜厚樸6g,炒神曲10g,天水散12g,西瓜翠衣1握。3劑,水煎,日2次。

隨訪:藥后諸癥皆平。

【按語】此案之要在急救之法。炎夏酷暑甚于上而下迫之,地氣蒸于下而上騰之。如其人臟真虧虛,烈日下難以適應酷暑的侵襲,使清竅驟然閉塞,升降失序,氣化失常,甚則邪熱蒸痰,蒙蔽心包,發生驟變,危害不可勝言。故搶救第一個斷然措施就是開其竅,通其閉,待神志蘇醒后再隨癥施治。成藥如行軍散、蘇和香丸等,皆常用急救良藥。《時病論·中暑》提出:“以蒜水灌之,或剝蒜肉入鼻中,皆取其通竅也。”然總不及通關散來得迅速。又考十宣穴為經外奇穴,主治高熱突然昏倒之急救,用毫針或三棱針點刺出血,方法亦甚便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游戏| 呼和浩特市| 高青县| 万全县| 海阳市| 城步| 阳新县| 武定县| 元朗区| 莆田市| 英山县| 陇川县| 尼玛县| 特克斯县| 安国市| 延吉市| 龙门县| 清水县| 德兴市| 灌南县| 台北县| 雅江县| 平江县| 芜湖县| 黔东| 灵武市| 革吉县| 汨罗市| 广西| 汶上县| 怀远县| 略阳县| 丹江口市| 呼伦贝尔市| 高雄县| 南江县| 乌拉特中旗| 高陵县| 东至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