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避水珠 (1)
- 最驚險的探墓之旅:盜墓高手
- 李梟
- 3554字
- 2014-07-04 15:25:25
“潘家園?!”胖子和我脫口而出。
“哎呀!是地是地,就是這個地方!那,如果你們找到,我朋友愿意出這個價錢?!闭f罷舉起了5個手指頭。
“五,五百萬?!”我正在喝茶,聽了一口茶差點沒吐出來。胖子還真敢想,我想的是五千都沒敢說出來。
“No!什么五百萬,是五萬元!這個價錢已經不少了,就看你們愿不愿意做啦!”他表舅說罷喝了一口茶,從金邊眼鏡上面看著我們。他說的沒錯,五萬元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少了,我做生意才總共才東拼西湊了三萬五,要是能拿到這筆錢,且不說分多少給我,哪怕給個三成也可以讓我還一些錢給別人了。
“我們看看吧!”胖子覺得事情根本沒個頭緒,打起了退堂鼓。
“哎呀!不要看啦!我是你表舅,你是我外甥,這件事情那么容易,我就是年紀大了不能做啦!要不然我找你們干什么?。俊?
我又仔細看了看那個地圖和那張畫,畫上沒什么,還是一個珠子,地圖上也還是那個紅圈兒。但我總覺得我好像應該知道這是個什么東西,現在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里見過。
“行,那我們去!”胖子被他表舅一番話說的拿定了注意。
“God!對嘛!年輕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氣魄嘛!毛主席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世界是你們的……”我看著他這華僑身份的表舅如此絞盡腦汁地去想一句名言,覺得有些好笑,就脫口而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你們就像……”
“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那你們快去快回??!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剛要說我們沒吃飯,他表舅就起身送我們出門了,氣的我和胖子出去后直罵他扣門兒。我雖然不知道他表舅是干什么的,但看的出來,他有這一種商人特有的唯利是圖的本性。這顆小小的珠子的價錢應該遠不止這么點兒,但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我落到現在這步田地,能拿一部分就相當不錯了。
我和胖子就此告別他表舅,外面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剛出門沒幾步就碰見了來找我們的向茹。向茹告訴我,原來他倆昨天去海邊,不是因為其它原因,而是他表舅在長途電話里提前給胖子透了個風,胖子一聽那東西在海邊就樂了,以為找起來很簡單,其實后來才發現沒有想像中的容易。那東西就算擺在沙灘上,就如同一粒粟米掉到了沙漠里,你如何能把它辨認出來?
向茹就知道胖子辦事一向“晃點兒”,怕了誤事,就自己先去買了些東西。打開她背的背包一看,呵,還真不少。三個礦工帽,三把工兵鏟,一把帶著長長的尼龍繩的飛鉤,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東西,別看雜,可都用的上。
工兵鏟是德國的,這些倒不消說。關鍵是向茹買的那把飛鉤,實在是令我贊嘆不已。飛鉤又叫“飛爪”,在古代就是一種武器,但是現在已經不多見了,除了一些野外探險的特殊環境。《六韜?軍用》里曾經記載:“飛鉤,長八寸,鉤芒長四寸,柄長六尺以上?!薄段鋫渲??器械?飛鉤》又說:“一名鐵鴟。腳鉤鋒長利,四刃,曲貫鐵索,以麻繩續之鐶。敵人披重甲,頭有鍪笠,又畏矢石,不敢仰視,候其聚,取則擲鉤於稠人中,急牽挽之,每鉤可取二人?!边@東西放在古代應該隨處可見,但當今社會卻很不好買,卻居然叫向茹給買到了。
“知道這東西是干什么用的嗎?”我拿著“飛鉤”問道。
“不太清楚,是我從一個老典當行里買的,只是覺得它可能會有用,我就買來了。”向茹考慮的確實比較周到,即使今天用不著,就沖她能想到這一點,我就很佩服了。
這幾年雖然剛改革開放,但是礦工帽卻不是拿錢就能買的倒的,因為這屬于國家指定的勞保用品,多少“老毛子”(就是蘇聯人)想從中國倒點兒這樣的勞保用品過去,都辦不倒,國內那些做買賣的,除非敢冒“投機倒把”罪名的危險,要不也是決然不敢買的。我看了看這幾頂帽子,上面都有些許的劃痕和破損,就知道這些估計都是從二手黑市上買來的了。
向茹和胖子邊走邊說著計劃,可說了半天說不出個頭緒。見我低頭不說話,就問我在想什么。其實我在想,他表舅說的這個東西,既然“像珍珠”,那就肯定不是珍珠,不是珍珠又會是什么呢?他的那個朋友既然肯為了這個東西親自跑去潘家園,說明它肯定不是一般的東西。但是我卻總也想不出來,索性到了海邊再說吧。
雨仍在下著,并且有越下越大的趨勢。天漸漸黑了下來,城市里是華燈初上,海邊卻是萬籟俱寂,迎面而來的只有伴著潮水的清新的海風。一輪明月升起在海天相接的地方,想多少古人曾為了這“海上升明月”的美景而感嘆唏噓,我們現在卻為了幾個臭錢而疲于奔命,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胖子見這片海灘這么大,頓時又開始灰心喪氣,在那里一個人小爺長,小爺短地指天罵娘。真是只有身臨其境的時候才能讓你想起一些東西,我望著這眼前的海天之上的一輪銀月,又看了看地圖,忽然想到了那個我一直想不起來的東西。
那本《上古神怪錄》分為天、地、人、畜、鬼、神、怪,共七章。其中“怪”這一章這樣寫著:“月滿星稀,東冥之濱,有黿吐珠,三千年化螭,后而成龍。珠為避水,含珠入水與平常無二也……”黿,是古人對巨大的甲魚的一種稱呼。記得《初刻拍案驚奇》里有個故事,說的就是無錫的一位商人在一個小島上發現了死去的大黿,從它的肋(就是龜板)里取出了十二價值連城的顆夜明珠的事。但我相信他表舅讓我們找的絕不是那夜明珠,而是《上古神怪錄》里的避水珠。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各式各樣的寶珠,但最珍貴的不過就那么幾種。避水珠,又名“水凝珠”,就像這本書里提到的,一般是巨黿和螭一類的神獸才能修煉出來。傳說含著它,跳到海里都會水不沾身,也淹不死。還有就是避火珠,定風珠。顧名思義,避火珠可以過火海而不傷毛發,定風珠可以穿颶風而腳不離地,《西游記》里孫悟空向文殊菩薩借了“定風珠”才不怕那鐵扇公主的鐵扇。
這些都是神話傳說,誰都知道里面的光怪陸離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我開始懷疑胖子他表舅和他那朋友腦子出了毛病,非要找這不存在的東西。更懷疑我的腦子也出了毛病,為了這不存在的東西而半夜跑到海邊來。但是事到如今,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了,找不到就找不到,興許撿個珍珠一般的石子回去也能騙來幾個錢兒。
《上古神怪錄》關于這東西出沒的地點沒有明確地寫,但是有這么一句話:“巨黿匿于山海之洞,其氣于人畜無益焉……”根據上面那段話和這段話的記載,我想基本上可以縮小尋找的范圍了。
“這附近有沒有探海洞?就是伸到海里去的山下的那種天然洞穴。”我問道。
“笨!昨天咱們呆的那座山下面不就有那么一個洞嘛!不過我倆都沒去過,那地方根本沒法兒過去,你問這個做什么?”向茹說道。
“沒什么,一會兒再給你們解釋。”聽她這么一說,我想起來,昨天那個地方既然山上有涼亭,就說明應該有游客去旅游。但是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萬一被人捷足先登了怎么辦?還是先去看了再說。
幸好離的不遠,我們一路嚼了幾塊餅干,到了那座峭壁下的海灘上。胖子是不可能吃飽的,餓的他一路不住地抱怨。幸好黑色的大海沒有昨天那樣波濤洶涌,還算得上是風平浪靜。我借著月光往那探到海里的峭壁下面眺了一下,確實隱約可見一個探海洞的小半個洞口,相信就是在白天,不仔細看也很難發現。這里附近都沒有人煙,想必只是有三三兩兩的游客來此,除外連個漁船都沒有。
“咱們去那個洞里去找找!”我向他們說道。
“什么?”胖子眼睛瞪的像牛一樣:“你不是餓瘋了吧?叫小爺我來就是為了去送死?”向茹卻沒有說話,只是等著我的進一步解釋。
“那東西可能就在里面?!蔽覍⑽业南敕ù蟾耪f了一下,他倆人頓時目瞪口呆,也都懷疑表舅的腦子出了問題。但是沒辦法,就像我說的一樣,只有去碰碰運氣了。
好在峭壁下面有些礁石正好可以落腳,我們帶上礦工帽,背上必備的東西,冒險跳了上去。
往左一步是黑色的海水,而右邊卻緊貼著高聳的峭壁,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雖說從小在海邊長大,但是我對水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可能是聽我爺爺講大海里各種傳說講多了。膠州半島的老一輩人都知道這么一個傳說,說是每逢月圓之夜,就有一種聲音從海里傳來。聲音之大,沿海幾個縣都能聽的一清二楚,像是一只大海牛在叫。但海牛是什么?誰都說不清楚,大家也都沒見過這個東西,只是就這樣給它隨便起了個名字。
我自告奮勇地攀在了最前面,向茹夾在中間,胖子也毫不示弱地跟了上來。每挪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攀援著旁邊峭壁上的巖石,腳下如履薄冰,一不留神就很有可能掉進海里葬身魚腹,天曉得腳下這黝黑的大海里有什么東西正窺探著我們這三個人肉包子。
忽然我發現前面幾米沒有了礁石,媽的!正應了那句老話“人倒霉,鬼吹燈,放屁都砸腳后跟”,我不禁懊惱起來。向茹和胖子見我停下不走了,就在后面問我,我側身貼在了峭壁上讓他們自己看。他們探頭過來,礦工帽上的燈將這里的情況照了個清楚。胖子向我聳了聳肩膀,向茹也一時沒了注意。我望了望四周,忽然抬頭看見了峭壁上突出來的一棵“探海松”,這下我來了注意。
“把飛爪給我?!蔽覍ο蛉阏f道,她順著我的視線看了一下,頓時也明白了。
我拿著飛爪在空中轉了幾圈,使勁往那松樹上一甩,“嗖”地一下就繞在了樹上。
“你小子行??!看不出來你還有這一手?!”胖子驚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