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嶗山道士枇杷鬼 (2)

倆人越往前走霧越濃,不知不覺在濃霧中隱約看見前面五六步遠的地上兀地隆起一塊來。爺爺拽著正陽子的衣角一步步地往前挨,等到了跟前方才看清楚,原來那是一座墳。

一座墳,孤零零地在瑟瑟秋風之中盤踞于這個島的中心。墳的周圍長著幾棵已經枯死不知多少年的古木,細一看原來是幾株核桃樹。

這核桃樹也不知是誰種在這兒的,上面僅存的幾顆核桃就在爺爺的頭頂。爺爺抬頭望去,隱約中見那核桃干癟的皺皺巴巴,就像老太太的嘴一樣。

樹上的藤原本應該是青的,現在卻變得像扭曲了的牛皮紙似的又枯又黃。偶爾一陣陰風刮過,樹上僅有的那么幾片葉子打著旋兒落下來。

正陽子抬頭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四周,再看看這個墳,掐指算了算,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天罡亂位,地潛無常,奇怪,奇怪!”

“師父,奇怪什么?”爺爺問道。

“你看著天上的天罡星,你再看看這地上的孤墳,這上面猶有一股邪氣直沖天際。”正陽子皺著眉頭退后了幾步說道。

爺爺看了半天,卻什么也沒看出來。

正陽子圍著孤墳轉了一圈,發現此墳無碑無牌,就連個香火之類的也沒有。正陽子正欲說什么,忽然爺爺“哇”地一聲大叫:“師,師,”指著他倆的左前方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

“是什么是?是人是鬼?”正陽子看銀子看的真真切切,看其它東西就老眼昏花。

“人,人頭!”爺爺此話一出,倆人皆嚇了一跳,待定神望去,左前方不遠處鋪滿腐爛的樹葉的空地上,確實擺著幾個黑乎乎的人頭!正陽子回身捂住了爺爺的嘴,師徒倆人悄悄地往后退著。忽然爺爺感覺自己的腳踩在了一個硬邦邦的東西上,還沒等回頭,只覺得身后一下子起來了一個東西立在后面。借著月光回頭一看,頓時就尿了褲子。只見一個身穿粘著斑斑血跡的白衣的女子好像是從墳里鉆了出來,立在身后,長長的頭發已經快拖到腳后跟了,臉上根本沒有五官,滑溜溜的像個雞蛋似的。

正陽子回頭一看明白了,這就是傳說中的“琵琶鬼”。其實它的本名應該叫“枇杷鬼”,就是因為它沒有五官,臉像個枇杷似的,所以才由此得名。正陽子只是聽過此鬼的傳說,它喜歡居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是死前積聚了很大的怨氣的女子變成的,善唱歌,那上官家的兒子想是被她歌聲所惑而登上島的。一般它只出現在南方,誰知竟讓師徒倆在北方遇見了。正陽子見女鬼伸出鋼叉一般的手指向自己抓來,連忙拋下爺爺飛奔而去。女鬼見抓不著正陽子,就轉身向爺爺撲了過來。

正陽子不知怎么的跑到了那擺著人頭的空地上,只見那人頭一共有八個,按著九宮八卦的方位擺在一起。正陽子明白了這是女鬼擺的“人頭樁”,估計是她用來為自己做儀式用的。神、鬼中間隔著一個“精”,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鬼,有神,更有各種“精怪”。比如封神演義里的“狐貍精”、“琵琶精”、“桃精柳鬼”,這些都是某些東西汲取日月精華,日積月累以后成了“精”的。這女鬼肯定是不能輪回,也不能成仙了,她可能是想用這個樁,使自己超度,成為“精”。

眼前那幾個人頭擺在地上,其中有一個看樣子是前幾天死的,而且梳著“偏分”,應該就是上官的兒子無疑。還有幾個都戴著道冠,正陽子這才知道自己被那上官給涮了,不是什么請不來真人,而是請來的真人都再也沒有回去,其他的人誰還敢來?他們的眼睛都被挖了出來,成了兩個血窟窿。臉色鐵青,嘴張的大大的,里面含著忽明忽暗的鬼火,七竅都有血跡,看樣子是被女鬼嚇死的。要說捉鬼,爺爺跟正陽子也不是沒學過,有幾次師徒倆人也是給別人捉過幾次小鬼的,可鬼和鬼不同,就像人與人不同一樣,能力大小都有區分,眼前這個女鬼的威力就非同小可。

正陽子心想上官崇良囑咐過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尸,空手回去肯定是拿不著錢。就趁爺爺圍著一棵大樹跟女鬼繞圈子的時候,上去抓起那個新死的人頭就往岸邊跑,也不管爺爺不斷的呼救聲。

爺爺圍著樹轉的圈多了,開始頭暈起來,見師父往岸邊跑去,也連忙跟著師父跑去。誰想腳一軟,便一頭栽到了地上。那“枇杷鬼”見狀叉開五指插了過來,爺爺嚇的往樹下一滾,那“枇杷鬼”也往爺爺身上插去,嚇的爺爺靠在了樹上。眼看“枇杷鬼”的如雞蛋一樣的臉上忽然裂開了一個口子,向耳朵根裂去而且越裂越大,里面露出了白森森的尖牙,一條又長又尖的血舌頭伸了出來,兩只手掐住了爺爺的脖子,張開血盆大口向爺爺的喉嚨咬去。爺爺心想反正也活不成了,就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忽然爺爺覺得掐住自己脖子的手松開了,睜眼一看正陽子正站在枇杷鬼的身后,用拂塵套住了它的脖子,使勁向后拽,邊拽邊朝爺爺喊:“徒兒快跑!快跑!”

枇杷鬼抓著拂塵往后轉,正陽子用盡全身的力氣向后拽著,枇杷鬼往左轉,他就往右轉;枇杷鬼往右轉,他就往左轉。

“你還不快跑!”正陽子瞪大了眼睛朝爺爺吼道。

爺爺顧不上許多了,撒腿朝岸邊跑去,邊跑邊朝正陽子喊:“師父,我在船上等你!”

可爺爺回頭的那一剎那,看見正陽子已經摔在了地上,見枇杷鬼要去追爺爺,正陽子一把抱住了枇杷鬼的腿。枇杷鬼的腿是不能彎曲的,被正陽子這么一抱,頓時失去了重心也倒在了地上,它轉過身來就死死地掐住了正陽子的脖子,張就嘴朝正陽子就沒頭沒臉地啃去。

雖說正陽子平時見錢眼開,但是從剛才他救爺爺的那一剎那可以開出來他并不是個見利忘義之徒。爺爺又轉身向枇杷鬼沖去,只聽的正陽子在地上疼的大喊:“快!快拿透骨釘,”話沒說完就被掐的將剩下的話噎了下去。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爺爺就地撿起一塊石頭,掏出透骨釘跑到跟前對著枇杷鬼的頭頂“當”地一聲就釘了進去,頓時閃出一道金光,刺的倆人睜不開眼,爺爺的虎口也震的發麻。只聽它發出一陣撕心裂肺的慘叫,倒在了地上。那透骨釘是一種法器,大約有一尺長,在佛教和道教里都有記載。據說最早是從印度隨佛教一起傳到了中國,后來隨著各種宗教學說的融會貫通,連道教也用起了這東西,茅山道士出門做道場是必備的,鬼怪被這釘子釘入了天靈蓋,都會永世不得超生。爺爺曾經問過這透骨釘的用處,正陽子也沒對他說過,現在見被釘子釘進了天靈蓋的枇杷鬼躺在地上,霎時間化做了一灘血水,頓時明白了它的用處。

再去看正陽子,他的左臉頰已經成了一個血窟窿,被活生生地啃掉了一塊皮,露出了里面的牙齒,胸前也被抓的血肉模糊,樣子甚是駭人。

爺爺將奄奄一息的正陽子扶上船,等在船上的兩個家丁嚇的連看都不敢看就搖起了櫓。爺爺將正陽子扶著躺下,自己在包袱里翻找著云南白藥。卻只聽正陽子用手捂著臉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徒兒,你,你過來,為師有話要對你說。”

爺爺將藥找了出來,到他跟前準備給他灑在胸前,卻被他一把抓住:“不要灑了,沒用。”

“師父,灑上就好了,您老不會有事的。”爺爺想起正陽子剛才是為了救自己才弄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心里愧疚的要死。

“為師的大限已到,灑什么都沒用了。”正陽子微微笑了一下,將衣服慢慢地扯開,只見他的心口處已經被掏了一個大窟窿。爺爺拿著馬燈一照,頓時嚇了一跳,胸腔里面的心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黃紙!正陽子以前給爺爺說過,自己無心也能活,爺爺一直以為他是吹牛的,卻沒想到他竟和封神演義里的被狐貍精吃了自己的七竅玲瓏心的比干一樣,靠姜子牙的那道符才活下來。爺爺想起剛才釘那枇杷鬼的時候,見它好像是在嚼著什么東西,卻沒想到就是正陽子的心。正陽子接著說:“為師這一輩子愛財如命,除了這點雕蟲小技,其實根本就沒什么真本事,唉!”正陽子話還沒說完就被爺爺打斷了。

“師父騙我,師父本事通天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爺爺聽著的眼淚頓時涌了出來:“那天我來拜師,親眼見您在那里盤腿而坐,一坐就是好幾個時辰,動都不動一下。”

“唉!為師那是在樹下出恭,什么盤腿而坐!呵呵!”正陽子回光返照,意識忽然清醒起來,笑聲也爽朗了許多。

“那,那您后來用拂塵朝天上一揮,雨怎么就停了?!”爺爺顧不上擦眼淚了,瞪著眼睛望著正陽子。

“我哪里知道它怎么就停了?我也納悶啊!”正陽子苦笑道,見爺爺一臉的驚訝,就抓住爺爺的衣服給他說道:“徒兒閑話莫說,為師有事要囑咐你。為師小的時候和你一樣上山求藝,那山上的真人見我天資愚笨,沒一個愿意收我的。后來為師跟著一個云游道士學了點皮毛才混到現在,其實根本沒什么本事。為師這一輩子就愛那黃白之物,死也就死在一個‘財’字上,想來也是活該啊!咳咳!”正陽子沒說完就咳了起來,一口口的鮮血吐了出來,看來是被那枇杷鬼傷著肺了,他待氣血初定,接著說道:“你要記住為師的話,這一輩子都別去愛那些黃白之物。這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卻是毫無用處。”

“師父,我記住了!”爺爺咬著牙說道。

“還有,我又沒告訴你透骨釘的用處,你方才是怎么知道它是用來釘那枇杷鬼的天靈蓋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忽然覺得既是透骨釘,就應該往它頭骨上釘,天靈蓋是人的要害,想必也是鬼的要害吧!”

“好!為師習道一生,卻不及你一朝悟道。你天資聰慧,為師就將這本《上古神怪錄》傳與你。相傳大禹定了九州,鑄九鼎,刻各地神怪于上,以示天下之人。后來九鼎不知去向,只是他的臣子包樹婭將鼎上的內容抄錄了下來,才在這四千多年后傳于我手。險些被我這無用之人帶入土中,現在幸得吾徒,咳咳……”話未說完正陽子又是幾口鮮血噴到了地上。

“徒兒,你交與為師的每月一塊銀元為師并無全然用盡,剩下的藏在洞里為師的鋪蓋底下。你須銘記為師的話,好生悟道,習讀此書,也許有用的著的地方。為師,為師這就去了……”正陽子大口大口地喘著氣,瞪著眼睛講最后一句話說完,便慢慢地閉上了眼睛,駕鶴西去了。

爺爺頓時嚎啕大哭起來,搖擼的家丁也禁不住潸然淚下。爺爺料理完正陽子的后事,已經無心再學,就回到了家。自此爺爺只是專心飽讀詩書,將金錢看的很淡很淡,以至于祖上傳下來的基業到了自己手里的卻是每況愈下,一片頹然。

當然這只是爺爺給我講的一個故事,那枇杷鬼是定然沒有的,故事歸故事。但是那本書卻真真切切地留了下來。

再后來,文革抄家,幾個造反派將家里的唯一一點值錢的古物一把火燒了個一干二盡。幸虧爺爺趁他們不注意,將這本《上古神怪錄》掖進了褲襠里,這才留了下來。

我自小從沒見過這本書一次,因為爺爺從不在任何人面前將它拿出來。父親卻見了一次,那還是在爺爺一個人將它從箱子底下找出來的時候撞見的。父親以為是本很平常的破書,因為那時文革尚未開始,爺爺保存的這類的古書多的是。到爺爺將這書傳給了父親,父親又傳給了我的時候,我懂事后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包樹婭是禹的一個臣子,相傳文字就是他創造的,當然更多的說是“倉頡造字”。不管怎樣,從那時起經過了四千多年,據漢代的班固所著的《漢書》中記載,在周顯王四十二年的時候九鼎就掉入了彭城附近的泅水之下,后來秦始皇南巡派了幾千人打撈,都無功而返,而這本書卻不知被抄錄了多少遍,傳了下來。書里的內容有些像《山海經》,但里面卻多是些象形字,雖說旁邊有注釋,但因我那時書讀的少,卻是看的似懂非懂。現在想來,我卻覺得這本書并沒有被廣泛的抄錄或印刷,原因有二:一是此書里象形字居多,若按常理來說,經過多方抄錄和校正,必然沒有那么多了。其二就是目前為止我還未聽說有類似的書存于世,更不必說同本了。

那幾年的人一批一批下餃子似地“下海”做生意,我退伍復員后,也就將分配的工作辭了跟著別人學起了做生意。我去上海進了一大批那年特流行的長條的“大大泡泡糖”,又進了一大批“長筒襪“之類的零雜,學著別人包了商場一個柜臺賣了起來。誰知卻賠的血本無歸,還欠了一屁股債。從商場搬出來那天,家我是沒臉回了,在大街上望著茫茫人海,心里那個沮喪,于是想干脆一死了之。

死也得來個好死。雖有位哲人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我認為,既然要死,那就得好死,不然還真就不如賴活著呢!我給家里留著封信,上面寫了后事云云,然后就買了些豬頭肉,“即墨老酒”之類的跑到了海邊,打算邊欣賞海景邊吃,然后就從那懸崖上縱身一躍,將自己像“朝倉”一樣融化在藍天白云和大海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株洲县| 阜阳市| 衡阳市| 平遥县| 绵阳市| 日喀则市| 长春市| 略阳县| 巴青县| 东乡族自治县| 米脂县| 庆云县| 兴安县| 普安县| 神木县| 靖州| 崇义县| 江西省| 卓资县| 准格尔旗| 上虞市| 乐平市| 牙克石市| 凤冈县| 大洼县| 东光县| 襄汾县| 屯门区| 阿克| 仪征市| 凤山市| 出国| 邳州市| 兴安盟| 玉门市| 明溪县| 隆化县| 华池县| 黄梅县|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