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即便做錯,也不能什么也不做!
- 父慈子孝,除了上學我啥都會!
- 炒雞棒
- 2182字
- 2021-06-11 13:58:12
余閑看完關于原油的信息之后,又看了看原油期貨現在的價格,心中不由的感慨。
“沒想到到了今天,水居然比油都貴了!”
隨后余閑便把賬戶里的二百萬,統一購買了原油期貨。
而且還加上了十倍杠桿!
而見到這一幕。
直播間的觀眾們坐不住了。
“臥槽!余老師玩股票還不夠過癮,居然還想去搞期貨?!”
“期貨加杠桿?這不等于是墳頭蹦迪嘛!”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嗎?!”
“期貨這東西碰不得啊!加上杠桿就是了不得了!基本和賭博梭哈沒啥區別,一般人根本玩不轉的!”
“是啊!我曾經就買過黃金期貨,結果虧了八十多萬,打工近十年才把債務還清,現在我已經不碰期貨了,偶爾買買股票,賠也不會賠多少。”
“你們啊!余老師是一般人嗎?他買期貨肯定有他的道理!”
“就是就是!之前不信余老師的不都被打臉了嗎?”
而這個時候,交易所中開始不斷的爆出驚呼。
股市大跳水來了!
而之前那個嘲風過余閑的光頭佬此刻已經跪坐在股票交易市場的大廳之上了。
涕淚橫流!
不過余閑已經看不到對方的慘狀了。
因為他已經離開了。
畢竟錢已經投出去了,收益要到三天之后才能看到。
呆在這里也沒用。
另一邊。
夏央銀行總部。
這里是夏國貨幣的發行總銀行,制定和執行貨幣策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國內金融穩定的一個機構。
是金融界國家隊的代表,同時也是頂點。
此時碩大的會議室中坐滿了人。
最中間有一個屏幕,上面是期貨市場的走向圖,周圍是各種數據和曲線圖。
此時會議室中的每個人都面色嚴肅,仿佛即將登上戰場的士兵。
在這個是時代。
尋常的戰爭只會發生在國力相差極大的國家之中,究其原因還是為了攘獲利益。
而力量均衡的國家之間制衡太多,牽扯的各方面也太多,稍不留神就會兩敗俱傷,被其他國坐得漁翁之利。
所以它們往往熱戰不會發生。
而金融就代替了傳統戰場,成為了全新的戰場。
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錢都是不可缺少的!
丑國之所以能肆意妄為,大肆印錢,放水其他國家,就是因為掌握了世界貨幣,掌握了美刀霸權!
你想。
華爾街的那些金融大鱷,其實背后都是國家影子。
所以他們才能今天做空這個,明天做空那個,毫不顧忌對其經濟等影響,對當地百姓的傷害。
錢乃利器。
而控制錢走向的人被稱為金融專家。
他們就像是醫生,而錢在他們手上則是一把手術刀。
可救民、醫國。
但有句話說的話。
最好的醫生也一定是最好的殺手。
他們同樣知道如何用手術刀殺人。
甚至,殺國!
此時會議室中的所有金融從業者都在計算。
計算著原油的價格能否會漲?
他們之前在丑國那些華爾街的金融專家手上吃了大虧。
原油價格被其惡意砸到了負數。
結果導致國內許多買了銀行原油寶的人民賠的傾家蕩產。
鬧得不可開交!
最后只得由國家收拾殘局。
而這其中,他們夏央銀行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為他們沒有及時清倉。
換句話說。
他們給人民造成了損失!
而現在。
他們要找兌回來!
就從他們失手的原油期貨上找兌回來!
無數的精算師徹夜計算。
計算著原油接下來的走勢。
而隨著另一邊的余閑將兩百萬投進原油期貨中時。
原油的價格變動了。
盡管只是上漲了一點點,盡管還只是負數。
但精算師們已經嗅到了味道。
這時。
一個工作人員推門進來。
“報……報告!丑國邀請我們參加第四次OPEC會議!”
隨后會議現場傳來了精算師激動的話語。
“原油可能要漲!!!”
如同催化劑一般,會議現場頓時炸裂了起來。
而主持這次會議的領導聽聞消息之后。
直接下令!
今晚誰也別走,繼續加班。
開會!
而這次會議所需要討論和分析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時此時的石油是否有投資價值。
現在有太多的原油在海上飄著呢,夸張一點來說,原油真的一文不值。
儲存費用比其本身價值還貴!
所以原油的價格才會時負數。
但只要這個事件一過去,原油的價格就會蹭蹭的往上漲,那么儲存便不再是虧損,而是盈利了。
這樣一對比,原油頓時便成了有價值的香餑餑。
甚至因為久壓其價格,反而會剎不住車,漲到比原來更高點!
那么投資原油自然便是賺到。
但是問題只有一個。
那就是這次的OPEC會議能否談判成功?
如果不成功。
上述說的一切便全都是空談。
但如果成功了的話,那么現在投資原油便大有賺頭,甚至能把之前的虧損全都找補會來。
那么,問題來了,OPEC會議是否談判成功?
因為OPEC會議參與勢力很復雜,誰也無法保證這次的會議就一定能夠談妥。
過了二十多分鐘后。
央行的專業信息收集人,終于找到一條隱秘消息。
丑國的某家石油公司,在昨日秘密停止了頁巖油的工程建設。
這是要收手的前奏?
大家再聯想到米刀結算的壓力...
經歷了成千上百次精算之后。
最終,現場的幾十位專家,有半數人舉手表示丑國會出手干預,他們被打掉的牙,只能往肚子里面吞。
最多兩天時間,終會促成原油貿易的協定!
可盡管有如此的信息佐證,在場的很多人還是不愿意相信。
因為,這是大國博弈,是當事的國家計劃,是不會提前暴露的,也只能依靠人為去猜測。
這時有工作人員抬進來了一臺筆記本電腦來。
上面放送的便是之前余閑的錄像。
現場有不少人認識他,認識余閑。
多虧了他,解決了救災初期的資金壓力,使得后續救援計劃順利進行。
如今余閑進入金融市場。
三次投資,三次滿載而歸。
自然也惹得在座的金融從業者們的關注。
在場的所有精英的目光紛紛投向直播間中的余閑。
不明白為啥余閑沒有任何信息卻敢毅然決然的投資原油?
而他們即便的得到了許多信息依舊猶豫不決。
是直覺?還是敏銳的判斷?
這時。
會議場中心,主事人站起身來,表現也非常的干脆。
“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都能這么果斷,我們還在猶豫什么?”
“跟了!即便做錯,也不能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