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本人生規劃手冊
- 柏永輝
- 999字
- 2021-05-28 11:18:00
3.1.1 創收類角色這樣微調,收益才會大大提升
無論你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或是自由作家,或是自媒體創作者,作為在社會協作過程中為自己帶來收入的勞動行為,我們暫且統稱為創收類角色,這類角色主要有以下幾種職業。
冒險進取的“狩獵類”工種。人類祖先為了生存,有過一段時間的狩獵時期,類比到當今社會的工作方式,通常是為公司拿訂單、搶客戶、打市場的沖鋒型選手,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公司帶回更多的收益,同時自己也得到了一部分獎勵。因為經常需要在很多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做出決策,是一個非常考驗人的觀察能力和決斷力的工種,也是一個風險高、收益也高的職業,如果你沒辦法帶回成果,很大程度上自己也會餓肚子。
默默耕耘的“農業類”工種。這一類型工作的主要特征,是需要你守著某一塊責任田進行日常維護,一畝地原本可以生產多少斤經濟作物,是有一個參考指標的,所以在畝產作物恒定的大前提下,想要提升收成的最好方式基本上是兩種,即擴大責任田和深耕單位面積提高收益。
這項能力,平移到工作中,就會變成你工作中面臨的日常挑戰——我怎么做,才能提升一個班組的生產產量?我怎么做,才能減少我們生產線的次品率?我怎么做,可以加速倉儲的流轉率?我怎么做,才能縮短運營周轉時間?
統籌協調的“協調類”工種。這一工種開始涉及如何通過管理人員、物資以及生產過程的優化配置,從而讓每一個環節創造出更加多的收益。所以有時候未必身處一線才能做好事情,很多坐鎮大后方的決策者也可以非常厲害。當然這一類工種在公司的存在比例是有限的,通常一個公司會用經營利潤的10%~15%來養活管理團隊,如果養活一個管理團隊的運營成本過高的話,很大程度上會砍掉該管理團隊。
以上的工種,都具備這樣的特征,即優化資源配置,創造更多收益。這幾類工種會在行業的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工作配比,當某個行業處于爆發期的時候,“狩獵”類的工種會比較多;當這個行業處于成熟期和下行期的時候,“農業類”工種會比較多,不管怎么樣,公司的思考邏輯是哪一類工種產出效率最大,就多培養這類工種。
當因為你的精心呵護和深耕細作能夠做到在原有工作產值的基礎上提升10%~20%,甚至更高的話,你的價值就會越來越高。那么問題來了,你每天都在做什么樣的工作類型呢?你每天在用的相關技能,是哪一類知識體系呢?你每天深夜加班,回家充電的相關技能,是哪一類知識體系呢?
你做的,和你學的之間的匹配度是多少?當我點破這一點的時候,不少來找我咨詢的人驚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