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
在公元五世紀初,勃艮第王國被認為是一個年輕但是繁榮的王國。
皇室住所在波貝托馬格斯(現為沃爾姆斯)城,在萊茵河的一岸,因此皇室控制著萊茵河的上游和中游河段。
勃艮第人向過往商船收稅,因此王國的財富不斷增加。
另外,臨近的弗里斯蘭王國、弗蘭克王國、撒克遜王國、圖林根王國和阿勒曼王國與勃艮第王國商貿活躍。
每年在波貝托馬格斯,都有一場夏日集會。
勃艮第商人會專門前往羅馬,帶著紡織品、珍貴的珠寶、精致的武器、家居用品、化妝品和香水。
所有這些商品都受到參觀傳統集市的貴族們的追捧。
阿爾努爾夫,尼伯龍根王朝的開創者,統治著波貝托馬格斯,是一名勇敢的戰士。
他曾經效忠于羅馬帝國并且幫助它鎮壓貝爾吉卡省的高盧人起義。
羅馬皇帝弗拉維斯·尤利烏斯·瓦倫斯為了表彰阿爾努爾夫在戰場上的功勛和勇敢,賜予他波貝托馬格斯地區的城市(位于上日耳曼),并讓他成為統治者。
勃艮第從此效忠于大羅馬城。
另外,勃艮第王國還接受了阿里烏斯教1,一種羅馬人曾經崇拜的教派。(但后來羅馬官方宣布它是異端邪說。)
在公元0年,哥特人占領了羅馬。
又一個皇帝陷入絕望。
他離開當時的首都美迪奧蘭姆(現米蘭)后,遷都去了拉文納,在那里建了他的新宮邸。(順帶一說,此后十年都城一直在拉文納未動。)
丹克沃特·尼伯龍根2(有名的阿爾努爾夫·尼伯龍根的后代)馬上來幫助皇帝弗拉維斯·霍諾留·奧古斯都。
這位皇帝也看重這個戰爭部落的能力,賜予勃艮第一種王國—聯邦的地位(從另一種意義上說是同盟國。)
丹克沃特·尼伯龍根國王(岡瑟、赫爾諾特和吉塞勒的父親)事實上成為了新王國的統治者。
尼伯龍根王朝曾經中斷超過兩個世紀,在七世紀末被重新建立。
復興后的尼伯龍根王朝的代表人物是希爾德布蘭特一世,勃艮第地區最富有的人之一。
本小說采用公歷時間。
可是,在那時羅馬的各省,年份是用所謂的凱撒紀元。
據推測,這套系統出現于公元二世紀,以放蕩和道德敗壞聞名的羅馬皇帝魯基烏斯·奧雷里烏斯·柯莫杜斯·安東尼奴斯(公元0年)統治期間。
為了增加稅收,他在羅馬帝國的各省進行人口普查,據推測普查的年份是公元0年,被認為是記錄凱撒紀元的起點。
這種紀年方式被使用了幾個世紀,后來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它慢慢被從創世開始紀年的方式所取代。
從基督誕生開始紀年的方式是圣本尼迪克丁·貝德尊者第一次在八世紀提出的。
這種方式在歐洲廣泛傳播,但直到十五世紀才被天主教會正式承認。
從那時起,從基督誕生開始的紀年方式和從創世開始的紀年方式并行(這種系統有許多重要影響)。
1 阿里烏斯教是一種基督教派。它的創始人,阿里烏斯牧師,和他的追隨者不接受基督教的神學。
阿里烏斯崇拜像上帝一樣的神。這個教派在公元325年被尼西亞會議視為異端邪說。然而,阿里烏斯教在舊羅馬地區流傳開來,即使羅馬已經依附于教條主義基督教(所謂的羅馬教派,后來被稱為天主教)。
2 在世于公元328-3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