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6章 平定第七位異姓諸侯王:英布反漢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漢,先后攻破荊國、楚國,士氣旺盛。大漢朝廷無將能夠抵擋,劉邦患病,不得不親征,守護(hù)漢家天下。

劉邦帶兵東征,群臣留守,送軍霸上。就連身患重病的張良,也親自相送,行到曲郵。

張良臨別劉邦說了三句話:

1.自己身患重兵,不能隨行。

2.建議劉邦不要與英布硬拼:楚國人馬迅猛敏捷,希望皇上不要跟楚國人斗個高低。

3.送呂后、太子劉盈、呂氏家族一個人情:讓太子做將軍,監(jiān)守關(guān)中的軍隊。

張良這個人情,太大了。劉邦想更立太子,卻讓太子做將軍監(jiān)國。這向外界傳達(dá)了兩個消息:

1.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地位不可動搖。(維護(hù)了太子劉盈的正統(tǒng)地位。)

2.劉邦在外征戰(zhàn),太子劉盈監(jiān)國。一旦,劉邦對外戰(zhàn)事發(fā)生意外,劉盈就能合法繼位。(法律上加強(qiáng)了太子劉盈的地位。)

劉邦反秦滅楚,張良總會在關(guān)鍵時刻,獻(xiàn)出獲勝的計策。

劉邦稱帝后,張良被評選為漢初三杰。為了感謝張良對大漢王朝做出的奉獻(xiàn),劉邦也不吝嗇,封他為萬戶侯,封地在齊國隨便挑。

張良有一種寶貴精神:功成身退。

用現(xiàn)在話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張良選擇和劉邦初次相遇的地方,當(dāng)了一個留侯。

張良有大功,不據(jù)功要賞,其風(fēng)骨深得劉邦喜愛。

英布反漢,叛軍勢力強(qiáng)大。張良帶病相送,獻(xiàn)出作戰(zhàn)策略:楚人剽疾,無與爭鋒。

劉邦得到這個策略,很高興。

平定英布,劉邦也沒有足夠的信心。

劉邦親征,能夠凝聚將領(lǐng)上下一心。

太子劉盈監(jiān)國,能夠穩(wěn)定軍心,守護(hù)長安。

劉邦在外,劉盈在內(nèi),父子齊心,定能渡過這場危機(jī)。

面對張良的提議,劉邦答應(yīng)了,還說了這樣一番話:子房雖病,強(qiáng)臥而傅太子。

你患病,不能隨我出征,我能夠理解。但,你要輔佐太子,治理長安。

言下之意,我將兒子托付給你,你不能讓我失望啊!

劉邦厚賞張良,任命他為少傅。少傅是一個官職,這個官職是虛官,有名無實,是皇帝表彰有功之臣。他的職責(zé),是輔導(dǎo)太子的宮官。

把兒子劉盈交給張良,劉邦才徹底放心。

劉邦又讓制定漢初禮儀的叔孫通為太傅,教導(dǎo)太子劉盈的學(xué)業(yè)。

長安有太子劉盈坐鎮(zhèn),又有呂后、蕭何、張良等人輔佐。后方無憂,劉邦放心了,可以全力平叛。

按照薛公給出的三條進(jìn)攻路線,劉邦召集群臣制定策略。果不其然,英布選擇的路線如薛公預(yù)料那樣,先攻荊,再攻楚。

英布斬殺荊王劉賈,再敗楚王劉交,他的下一步作戰(zhàn)計劃,就是往西。

英布的運(yùn)氣用完了,他遇到了第三個對手,大漢皇帝劉邦。

就這樣,英布和劉邦再次相遇。

亡楚時,他們是盟友。

漢立時,他們是君臣。

現(xiàn)在,他們成為敵人。

兩人,最終走上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道路。

他們相遇的地點:會甀。

會甀在蘄縣以西,這里曾是秦將王翦大敗楚將項燕的地方,也是陳勝大澤鄉(xiāng)起義的開始。這一次,成為劉邦和英布之間的對決。

世事難料啊!

上一次見面,劉邦和英布還是君臣。再次見面,就成為敵人。

英布的軍隊,如張良預(yù)料那樣,不僅是精銳,還十分善戰(zhàn)。面對叛軍氣焰正盛,劉邦選擇了最擅長的戰(zhàn)術(shù):固守不出。

劉邦看著見英布排兵列陣,讓他想起了一個人:項羽。

英布和項羽并肩作戰(zhàn),列陣也相同。劉邦回憶起傷心事,更加厭惡英布。同時,劉邦也得出一個結(jié)論:英布很強(qiáng)大,需要小心應(yīng)對。

英布看見劉邦,也傻眼了。

他認(rèn)為劉邦病重,不會親征。能當(dāng)他對手的韓信、彭越已經(jīng)死了。天下間,再也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可,英布低估了劉邦,大漢皇帝終究還是來了。

英布忘了,對于平叛,劉邦總是親力親為。哪里有反叛,哪里就有劉邦的身影。

陣前,劉邦和英布見面了。

劉邦興師問罪:我待你不薄,讓你南面裂土封王,你何苦要造反?

英布不擅長文斗,懟了一句:我想當(dāng)皇帝。

雙方談得不愉快,就只有兵馬相見。

史料對于平定英布叛亂,是一筆帶過。

劉邦和英布對戰(zhàn),敗。

再打,又?jǐn) ?

英布連敗幾陣,就往南跑。

劉邦也沒有親自去追,交給了一名別將。

就這樣,劉邦平定了異姓諸侯王反叛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

英布號稱漢初三將,滅荊破楚,張良說不能硬碰,怎么就如此不能打?

根據(jù)史料,來看一下,劉邦平定英布之亂。

時間:漢十一年七月-漢十一年十月。

先來看,大漢這邊陣營。

指揮人:大漢皇帝劉邦。

參戰(zhàn)部將:夏侯嬰、灌嬰、酈商、將軍賁赫。

援軍:齊王劉肥、齊相曹參。

總兵力:漢軍將士多少沒有記載,齊軍十二萬,總兵力不低于二十萬。

再來看,叛軍這邊陣營。

最高指揮人:淮南王英布。

將領(lǐng):大司馬、上柱國、別將肥誅。

總兵力:史料沒有記載,英布擁有多少軍力。但,他傾國之力,在加上劫持荊國軍力,收集楚國的殘兵,其兵力不低于十五萬。

戰(zhàn)場:相之戰(zhàn)、蘄北之戰(zhàn)、會甀之戰(zhàn)(決戰(zhàn))

來看雙方的戰(zhàn)術(shù):

劉邦:

先堅壁固守,再匯合援軍,最后多面進(jìn)攻,協(xié)同作戰(zhàn)。

英布:

直搗黃龍。

戰(zhàn)果:劉邦大獲全勝,英布戰(zhàn)敗逃亡。

來看一下,大漢出戰(zhàn)將領(lǐng)取得的成績。

齊相曹參:

與漢軍合攻黥布的軍隊,大敗敵軍。向南打到蘄縣,又回軍平定了竹邑、相縣、蕭縣、留縣。

右丞相酈商:

酈商領(lǐng)兵正面攻擊,奪取了兩個陣地。從而使?jié)h軍能夠打垮黥布的軍隊。劉邦為了表彰他的功勛,把他的封邑改在曲周,增加到五千一百戶。

太仆夏侯嬰:

多次沖鋒陷陣,擊退叛軍,因為作戰(zhàn)有功,劉邦又加封食邑一千戶,封地汝陰。

車騎將軍灌嬰:

英布反漢,他率軍先行出征,在相縣,大敗黥布別將的軍隊,斬殺亞將、樓煩將共三人。又進(jìn)軍攻打英布上柱國的軍隊和大司馬的軍隊。

擊破英布別將肥誅,親手活捉左司馬一人。所率士卒斬其小將十人,追擊敵人的敗將殘兵一直到淮河沿岸。

靳歙:

因功,增加食邑,五千三百戶。

騎將劉濞(代王劉仲的兒子),會甄決戰(zhàn)有功,被劉邦封為吳王。

這場戰(zhàn)事,相當(dāng)激烈。

英布戰(zhàn)敗逃亡,劉邦中箭。

英布從驪山刑徒到裂土封王,史料記載,他只輸過兩次。

第一次,楚漢爭霸時。英布被隨何脅迫,反項投劉,攻擊楚國大后方。龍且擊敗英布,攻破九江國,誅殺其妻兒。

第二次,就是對戰(zhàn)劉邦。

第一次輸了,英布遇到劉邦,還能反敗為勝。

第二次輸了,英布向南逃亡,還能東山再起不?

劉邦三年反秦,五年滅楚,七年滅異姓諸侯王。在他一生征戰(zhàn)中,也兩次受箭傷。

第一次是楚漢爭霸時,廣武對戰(zhàn),劉邦數(shù)落項羽十條罪狀,項羽射了劉邦一箭,差點要了他命。

第二次就是英布。

劉邦雖戰(zhàn)勝英布,卻也受了重傷。英布南逃,劉邦無力追趕,將追殺英布的命令,交給了別將。

英布,是劉邦建立大漢后最危險的對手。也是劉邦用生命擊敗的對手。這個對手輸了,但,值得尊重。

英布輸了,也不冤枉。他的對手,是大漢皇帝。還有大漢封侯的人,以及齊王劉肥、齊相曹參助陣。

韓信被殺、彭越被誅、英布戰(zhàn)敗逃亡,劉邦除掉漢初三將,穩(wěn)固了大漢政權(quán)。

劉邦患重兵,又遭受箭傷。上天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接下來,大漢第一位皇帝會如何綻放有限的生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张家口市| 宜昌市| 山阳县| 庄浪县| 滨州市| 资兴市| 青州市| 津市市| 汝城县| 孝义市| 福州市| 龙海市| 文安县| 新蔡县| 东平县| 古田县| 平南县| 龙井市| 利川市| 龙海市| 东兰县| 通河县| 华安县| 宜州市| 高阳县| 贵南县| 松江区| 宁陕县| 鹤峰县| 昌乐县| 罗定市| 略阳县| 德阳市| 赤壁市| 灵台县| 景德镇市| 利津县| 庆阳市| 城步|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