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1章 匈奴第一位單于:頭曼登場

韓王信跟著劉邦打天下,可謂是忠心耿耿。畢竟,韓王信能夠復國,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劉邦支持,還得到大漢王朝官方認可。

但,兩件事,改變了韓王信的原有想法。

1.燕王臧涂被殺、楚王韓信被擒。

2.劉邦要他挪地。

劉邦處理兩個諸侯王的手段,讓韓王信不安。尤其是劉邦讓他離開祖地,前往晉陽。這個信號,就容易讓人多想。

韓王信腦海出現了第一問號:劉邦為什么要我去晉陽?

第二個問號:我不會被劉邦盯上了吧!

第三個問號:我的處境很不安全,會不會是大漢皇帝處理的下一個對象。。

韓王信有很多問號,也面臨一個選擇:去與不去?

通過這一年,發生的事,韓王信很敏感,得出兩個結論:

1.他被大漢天子盯上了,處境很危險。

2.不離開就會被處理。

韓王信配合劉邦人事調動,離開韓國陽翟,前往晉陽。為了表示態度端正,他主動申請去馬邑建都,抵抗匈奴,為大漢戍邊。

匈奴南下,攻打韓王信。韓王信處境堪憂,也沒想背叛劉邦。

為了自救,韓王信做了兩件事。

1.與匈奴議和。

2.向劉邦求援。

劉邦是大漢皇帝,韓王信戍邊不利,訓斥了幾句。

正是因為這封訓斥書信,最終讓韓王信做了一個決定:劉邦,你去死吧!小爺,不跟你混了。

來看一下,這封被漢書記載的書信。

專死不勇,專生不任,寇攻馬邑,君王力不足以堅守乎。安危豐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責於君王。信得書,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

這封書信的意思是說,怕死的人,不會成為強者。

想要偷生的人,干不出大事。

憑借,你的能力,難道抵擋不住匈奴入侵。

我把最重要的地方,交給你,你就是這樣報答我。

從這段話記載,能夠看到三個信號:

1.劉邦對韓王信起疑。

韓王信的能力,劉邦心里有底。他跟隨劉邦亡秦滅楚,成為七大諸侯王之一。他的能力,足以在抵擋住草原民族。

可,韓王信為什么抵擋不住?

是真抵擋不住,還是對劉邦有怨氣,不想干事(守住大漢江山)。

2.劉邦低估了邊患的勢力。

草原民族盤踞在中原北方,對中原虎視眈眈。

春秋時,北胡對中原造成強大的破壞力。這時,出了一個雄主:齊桓公尊王攘夷。

戰國時,燕趙抵擋胡患。前有趙武靈王,后有燕昭王。

大秦王朝,還有千古一帝,秦始皇。

北邊的胡患,難以入主中原。

劉邦亡秦滅楚,也不聽聞胡患。韓王信去了,反而胡患加重。劉邦心里嘀咕,是真的有胡患,還是韓王信以胡患為由,制造事端。

3.韓王信做了一個決定:投匈奴,反大漢。

韓王信北邊有強大的匈奴,南邊、東邊、西邊是大漢勢力范圍。韓王信的力量,動搖不了大漢根基。所以,他引外族南下,顛覆大漢王朝。

此時,韓王信的年齡估計也不小。據史料記載,他有個兒子,兒子還生了一個兒子。據估計,韓王信的年齡至少是壯年。

一個壯年人,怎會被別人侮辱。尤其是歷經戰禍,割據一方的諸侯王。所以,韓王信做了一個決定,用一個字來說:反。

韓王信投靠匈奴后,有強大的外援,立即聯合匈奴南下,發動對大漢的襲擊。

韓王信的戰略目標:南下洛陽,號召諸侯反劉。

根據《匈奴列傳》記載,韓王信投靠匈奴,冒頓調軍南下,越過勾注山,連戰連捷,抵達絧滴,整個晉陽郡失陷。

韓王信投靠匈奴,晉陽郡失陷,洛陽北大門被打開。這幾件事令劉邦很生氣。隨后,劉邦做了一個決定:調集兵力平叛。

劉邦戰勝兩個敵人,才贏得天下,建立漢家天下。這兩個敵人,一個是反秦,另一個是項羽。現在,劉邦多了一個敵人,來自北方草原民族:匈奴。

匈奴的起源,史料是一筆帶過。但,根據殘存的史料信息,還是能夠得出一些歷史片段。

在戰國時代,盤踞在燕趙諸侯以北,勢力最強大的草原部落有三股力量,他們被中原諸侯稱為三胡。從西向東,這三胡指的是林胡、樓煩、東胡。

這三胡運氣不好,遇到了中原諸侯第一位雄主。這位雄主,就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在國內推行胡服騎射,北擊三胡。林胡消亡、樓煩降服、東胡向東發展。中原諸侯的足跡,第一次踏入胡僵,進入河套平原。

趙武靈王為了更好的管理胡疆,采取了三個措施。

1.胡疆設郡。

林胡生活在黃河幾字形的河套南北地區(黃河是林胡的內流河),被設為九原郡、云中郡。樓煩在林胡東邊,被設為雁門郡。

2.修內外長城。

為了更好治理胡疆,防止北方草原民族南下。趙武靈王沿著陰山山脈,修了數千里內、外兩道長城,被稱為趙長城。

3.移民戍邊。

趙國在中原北與胡疆接壤。趙氏有一套與胡人民族融合的模式。其中,代郡就是典型的代表。

樓煩、林胡融合趙氏,在北地沒有發言權,又誕生了新的北胡,它的名字叫匈奴。

對于匈奴起源的確切時間,史料沒有明確記載。

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在全國推行胡服令,重創三胡。此時,趙國在北方草原,有很強的發言權。

匈奴,在這個時候誕生,融合其他草原民族,形成一個強大的部落。據《史記·匈奴傳》記載: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匈奴單于曰頭曼。

頭曼是匈奴的建立者,也是第一位稱單于。

來看一下,頭曼單于的基本信息。

生卒:前271年—前209年。

姓氏:攣鞮氏。

匈奴人稱頭曼為撐犁孤涂單于,意思說他是天宇之下的偉大首領。匈奴第一次與中原諸侯交戰的對手是趙國。

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在位期間,趙國在北方草原有很強大的發言權。及至,趙孝成王時,與秦國打了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又與燕國打了一場反擊戰。

趙國國力大衰,無力掌控北疆。匈奴趁機,率軍南下,多次掠奪趙國邊境,令趙國君臣苦不堪言。

進而,誕生了一個詞語:幕府。

同時,也出現了第一個抗匈名將:李牧。

李牧以步兵,殲滅匈奴十萬騎兵,威震草原。十幾年,匈奴不敢南下入侵趙國。(武安君李牧的事跡,歡迎看《戰國風云人物名將篇:李牧》)

秦始皇兼并天下,用武力一統六國。頭曼單于,恢復力量,趁機南下占領陰山南北。

匈奴再次出現在歷史舞臺,它的對手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崇尚武力,蕩平六國,一統天下,結束春秋戰國歷經數百年的戰亂。他要做一位,前無古人的偉大皇帝。

趙武靈王能夠馬踏胡疆,他也能。

趙國能夠痛擊匈奴,他也能。

趙國能修千里長城,他就修一個萬里長城。

第二位抗擊匈奴的名將,誕生了。這個人就是蒙恬。

蒙恬奉秦始皇之命,率領三十萬秦軍,北擊匈奴,奪回河套。

此戰之后,達到一個效果:北卻匈奴五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蒙恬駐在胡疆,在燕趙長城的基礎上,修了萬里長城。

頭曼單于縱橫草原,建立匈奴國,在北方稱雄。

但,他運氣不好。

遇到了中原諸侯最強盛的時候,尤其是先有李牧,后有蒙恬。

頭曼單于有兩大功績:

1.稱霸北方草原,建立匈奴國。

2.修建頭曼城。

他一生有三個對手。

1.趙國李牧。

2.大秦蒙恬。

3.冒頓。

當中原巨變,千古一帝,秦始皇命喪沙丘。頭曼單于,他的過去也成為歷史。他輸給趙國,輸給大秦,東邊敵對東胡,西邊警惕月氏覬覦,仍然屹立于草原。然,他的死,非正常自然死亡,而是被他兒子弒殺。

這個兒子,就是匈奴首位統一北方草原民族的男人:冒頓。

頭曼第一個縱橫北方草原,建立匈奴國。他沒有輸給敵人,卻死在了兒子的手中。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個雄主隕落。又是什么原因,導致父子成仇,冒頓弒父。接下來,看一下冒頓是如何從太子-棄子-單于,成為北方首位統一草原的雄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新田县| 武山县| 华池县| 千阳县| 密云县| 额尔古纳市| 如皋市| 龙陵县| 盖州市| 上栗县| 海口市| 江津市| 苍溪县| 喀喇| 高碑店市| 射洪县| 垫江县| 宁明县| 化州市| 黄梅县| 彰武县| 峨山| 龙胜| 喜德县| 卫辉市| 阿巴嘎旗| 红河县| 蓝山县| 扎赉特旗| 大荔县| 厦门市| 调兵山市| 阿拉善右旗| 行唐县| 旺苍县| 旺苍县| 定州市| 石棉县| 林州市|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