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平庸之人易感到無聊
- 人生的智慧(典藏版)
- (德)阿圖爾·叔本華
- 1036字
- 2021-05-26 17:32:26
大腦可被看作人體的寄生物或住客,閑暇則是一個人終日奔波辛苦掙得的果實,這閑暇可以讓大腦所反映的意識和個性有機會享受精神上的樂趣。除了閑暇之外,人生就只剩下勞作與付出。然而,大多數人用閑暇時光又干了些什么呢?要么縱情享樂,要么百無聊賴,要么渾渾噩噩。從這些消磨時光的方式,便能看出閑暇對于這些人來說是毫無價值的。如阿里奧斯托[31]所見——“無知者的無聊,多么可悲?!逼胀ㄈ酥粫伎既绾未虬l自己的光陰,而聰慧之人則會利用它們。智力平庸之人易感到無聊,原因在于他們的智力不過是受意欲所驅使,在意欲缺乏動力的時候,智力也就偃旗息鼓——智力和意欲,都需要外在刺激才能發揮作用。此時,一個人全部力量的停滯,一言以蔽之,便是無聊。
為消除無聊所帶來的痛苦,人們便對那些能帶來一時快樂的瑣碎之事頗感興趣,期望借此調動意欲,并激活智力。然而,相較于真實而自然的動機,這些意欲頗為膚淺,就像紙幣之于金幣——紙幣的價值是隨意的,不像金幣那樣貨真價實。比如,紙牌便是專為這一目標所創的游戲。如果沒有這些游戲,一個人在無所事事時,會玩自己的手指,或隨意打起拍子,要不就是抽一根雪茄來代替思考。因此,在各個國家,社交中最主要的消遣便是紙牌游戲[32],這樣的社交有何價值可言?不過是思想極端貧瘠的表現罷了。因為人們彼此之間缺乏可以交流的思想,便沉迷于紙牌游戲以贏取他人錢財。好一群冥頑之輩!
然而,我并不想有失公允,所以為紙牌游戲辯護幾句:打牌也算是一種演習,可以為應付日后的世俗生活做準備,因為通過打牌,人們可以學會合理利用那些不可撤銷的偶然事件(如發出的某張牌),竭盡所能從中獲利;而為了實現此目標,人必須學會掩飾,即使拿到一手爛牌也要裝作興高采烈的樣子。然而,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紙牌游戲也可能會讓人道德敗壞,因為它的全部目標便是機關算盡以贏取他人囊中之物。這類在牌桌上學得的習性,會延伸至并扎根于現實生活,而在日常事務中,一個人會漸漸用紙牌的規則看待“你我之物”,并認為只要不觸及法律,他便可以最大化利用自己的一切優勢謀取所需。這樣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正如我說過的,閑暇是生活中開出的花朵,更準確地說,是結出的碩果。一個人能夠自己完全掌控的也只有閑暇時光。一個內在豐富、自身具備很高素質的人才能真正讓閑暇產生價值,才能稱得上是幸福的。但大多數人的閑暇時光又能帶來什么呢?——無非一個百無聊賴又拖累自身的游手好閑之徒。因此,那些能享受閑暇的人應該慶幸:好在你不是出身貧賤,所以才得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