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高效變現
  • 張丹茹
  • 6946字
  • 2021-05-21 15:12:35

第5節人生創意庫:喚醒感受力,開創人生的無限可能

有一次,我受邀到一個微博大V的群里做分享,分享結束后,有不少群里的同學添加了我的個人微信。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之后,我收到了其中一位同學的留言,留言是這樣的:

“Angie老師,在過去一個星期的時間里,我把你的公眾號、書,還有朋友圈全部都看了一遍,經過再三確認,你就是我一直想要找的那個榜樣。

“我和你一樣是職場媽媽,不一樣的是,我的人生只有家庭和工作,圈子太窄了,你的存在讓我對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我對你充滿了好奇,你的人生太有創意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要全線跟著你好好學習。”

我已經不是第一次收到類似這樣的留言,一些已經跟著我在線上學習了一段時間,后來又在線下見面的學員同我聊天,他們說見到我的時候第一感受是:小小的身體藏著巨大的能量。

因為形象照的原因,從網上看來我好像一個很高冷的女人,于是總有人在見了面之后直呼:小小的身體散發著巨大的能量。

只要你喚醒自己的感受力,開始去搭建和豐富自己的人生創意庫,你的人生也可以跟我一樣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正常情況下,我們是通過親身經歷去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事實上,只要我們打開所有的感受力,有很多人生體驗未必需要自己親自經歷,借由他人的體驗,也能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

接下來,我將帶著大家從10個維度去學習如何找到人生創意庫。

第一個維度:從書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我很喜歡閱讀,看過我《學習力》一書的讀者,對我懷孕期間看300本書的故事應該不陌生。其實我從大學時期開始就很愛閱讀了,畢業后的前三年,因為工作很忙,我丟掉了這個好習慣,后來懷孕了,因為無所事事,我重新把這個習慣撿了回來。非常慶幸,當時把閱讀這個好習慣重新撿了回來。

如果是要從書中找到人生創意庫的靈感,最適合讀的書的類型是人物傳記,但閱讀人物傳記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

我發現很多人總是追求閱讀上的速度,但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很關鍵的點,當你在看別人文章的時候,你會驚嘆:

為什么這個人總是能夠舉出某個名人說的一段話,或者是從書里摘抄一些片段出來,而自己不行。

因為你在閱讀的時候是為了完成看書這個舉動或者是為了追求快速閱讀,真真正正想要從書中吸收知識的人不會過分地追求快,而是會很認真地從不同的維度去研讀,真正地讀懂一本書。以閱讀傳記小說為例子,你可以帶著這幾個問題去讀:

·主人公為什么做了這個決定?

·主人公的人生關鍵節點發生在什么時候?

·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主人公成功或失敗?

·如果我是主人公,我會怎么做?

試著把自己代入主人公的角色里面,在他人的人生里去經歷選擇和成長。

舉個例子,我很喜歡費曼先生有趣的一生,他是:

一位科學家,對所有關于動腦筋的事情都充滿興趣,魔術、開鎖、解密碼、猜謎、心算、賭錢……對興趣的不斷追逐,讓這位怪才的生活成了無數人的夢想。

因為看了和他相關的書和文章,我了解到原來一位科學家還能活得如此有趣。

再比如廖輝英對三毛傳奇一生的描述:

愿你過一生,抵得上別人好幾世。生命的意義,或許你的詮釋比較美麗。

大學時,在學校圖書館,我把能借到的三毛的所有書都讀了一遍,對三毛傳奇的一生充滿了好奇。喜歡三毛,純粹是從閱讀她的作品開始,從她的作品中感受到了她所擁有的濃度、寬度、密度都很高的一生。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是這么評價三毛的:

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過。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

從人生的長度來說,三毛的一生確實是相對短暫的。但從人生的濃度、密度、寬度來說,她擁有的才是淋漓盡致的一生。

慶幸自己喜歡閱讀,才發現“書中自有黃金屋”。

第二個維度:從電影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我很喜歡看電影,除了享受觀影本身,更喜歡的是收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活法態度。電影有巨大的魅力,往往是僅僅兩個小時的時間,卻濃縮了一個人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時刻,甚至是一個人的一生。

電影《最后的假期》我看了好幾遍,實在是太喜歡了。

由“黑珍珠”奎恩·拉提法飾演電影中的女主,她被誤診了,醫生告訴她時日不多。

如果生命已經面臨了倒數的狀態,你最想做些什么?胡吃海塞、盡情地享受一下生活?

片中的奎恩·拉提法是一個勤懇的烹飪用具推銷員,自發覺來日無多后,她便決定來一場此生了無遺憾的捷克豪華游,吃大餐、住海景別墅,找一找富貴的感覺,在暢享人生的同時,其樂觀的天性也時刻感染著周遭行色各異的住客。

我愛極了這段劇情,看得非常投入和享受,她就是我眼中非常有趣的人。

另外還有一部電影《遺愿清單》:

老富翁愛德華·科爾近年來在公立醫院的私有化改造事業中獲利頗豐,他為節省成本,規定病房“一房兩床”的做法頗受非議,但性格強勢的科爾不以為意。

豈料他不久被檢查出罹患癌癥,本欲入住單人病房的科爾在輿論壓力下只得與另一位病人——老卡特同處一室。

汽車修理技師老卡特博聞強識,將三個子女培養成才,但代價是犧牲了年輕時要做歷史教授的夢想。

曾經結婚多次如今卻孤身一人的科爾逐漸對卡特產生了興趣,兩位老人在病房中結下了友誼。

科爾偶然發現了卡特的“遺愿清單”,他決定運用自己的力量,讓那些紙面上的瘋狂構想一一實現,去發現人生的真正意義。

如果你現在就有很明確想做的事,那么就果斷地給這件事排出時間來。如果這件事對你來說是尚未可知的,那么果斷地給自己的人生留白,去做盡可能多的嘗試。

我在看電影時,看到很感動、很有感觸的地方,會暫停電影,拿起準備好的筆在紙上寫上我的感受。我也會問自己,如果我來刻畫這樣一個人物形象、這么一個故事橋段,我會怎么樣去設計。

第三個維度:從電視劇找到人生創意庫。

相對比而言,我看電視劇是比較少的,但也有不少劇給我帶來了啟發。

相對比數十集甚至是上百集的電視劇,我更喜歡看短劇,比如日劇《賣房子的女人》。該劇講述了不動產營業員三軒家萬智不對任何客人諂媚,卻通過幫助客人實實在在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賣出房子的故事。

看完后被女主的氣質深深吸引,在她眼中,沒有一套房子是賣不出去的,因為她發自內心地想幫客戶解決買房的問題。

劇如人生,人生如劇。

其實我在看人物傳記、電影或者看劇的時候,用的都是類似的人生創意庫思路。

如果是我感興趣的人物角色,我會梳理整個角色的發展:整條主線是什么、最關注的細節是什么,觀他人的閱歷,過自己的人生。

第四個維度:從綜藝節目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綜藝節目里,我最喜歡看的類型如下:

1.表達類:《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奇葩說》

2.人物訪談類:《十三邀》《女人30+》《魯豫有約》系列

3.真人秀類:《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餐廳》

想起看臺灣地區的綜藝節目《文茜大姐大》采訪楊定一,文茜在節目中問來訪嘉賓關于死亡的看法,嘉賓回答道:“我并不懼怕死亡,對我來說,每一刻都是死亡與重生的交替。”

他臉上的表情,滿是對自己當下生活的無限滿足。

楊定一是長庚生物科技的董事長,一個拋卻商人身份,癡迷探尋生命初心的老師。

15歲時,他在巴西全國高等學校招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巴西利亞大學醫學院,一時成為巴西的新聞人物,報刊、電視連續報道一月有余。

后來,他進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深造,他不僅是那里最年輕的雙博士學位持有人,也是第一個半年修完博士學位的創紀錄者。

楊定一表示:“一生想做的事,當下放下就去做吧,對不對?可以做多少就做多少,也不要有成功失敗,非要追求什么目標的觀念,把全部(這些觀念)丟掉,這樣子一個人活得快樂!”

類似這樣的節目,總是可以給我很多啟發。

當大家看了這篇有關搭建人生創意庫的文章后,我相信會有一些讀者覺得這樣活著是不是太累了,我單純看個電影、追個劇不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不是也可以嘗試一下我建議的方法呢?

一個最有發言權的人,是經歷過多種人生可能性的人,有了經歷,才有真正的發言權。

第五個維度:從社交媒體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什么是社交媒體,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指互聯網上基于用戶關系的內容生產與交換平臺。

社交媒體是人們彼此之間用來分享意見、見解、經驗和觀點的工具和平臺,現階段主要包括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等。社交媒體在互聯網的沃土上蓬勃發展,爆發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傳播的信息已成為人們瀏覽互聯網的重要內容,不僅制造了人們社交生活中爭相討論的一個又一個熱門話題,更進而吸引傳統媒體爭相跟進。

我自己常用的社交媒體包含以下平臺:

1.微博

2.微信生態圈:包含公眾號、朋友圈、社群及視頻號

3.小紅書

4.知乎

5.抖音

可以從每個平臺挑3~5個特別關注的博主,看對方表達的觀點、評論處的互動,從中了解對方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對方在面對抉擇時如何做選擇,以及對方的人生活法如何等。

我自己挑這些博主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看著順眼、喜歡就好。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選擇。

第六個維度:從上課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知識付費盛行的年代,人人都成了終身學習者,我也不例外。

這些年我參加過的線上線下課程,比往年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開始上課的時候,我的思維認知還停留在好好聽課上,以及聽完課后怎么把課程的知識轉化成生產力。

后來我發現,學習課程知識只是上課的一個部分,更重要的是我融入了愛學習的圈子之后,多維度地從這個圈子吸收能量,從豐富人生創意庫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這么做:

1.了解主講老師的人生故事;

2.詢問圈子內同頻率同學的人生故事;

3.認真學習主講老師授課內容里的案例故事。

有了這些學習的角度之后,我發現光是上個課,我就能收集到不少有創意的人生活法。

建議愛學習的你,不要再只是把重心放在課程的吸收上,分點注意力到其他人的人生故事上。

第七個維度:從社交活動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我很喜歡參加高能量圈子的社交活動,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個線下私董會活動,每一個參加會議的人的公眾號或者是微博的粉絲起碼要在一萬以上,我們每個人都會分享自己最擅長的商業模式,并拆解給現場的大家聽。

我喜歡把社交活動分成兩種類型:一類叫作輸出型社交,另一類叫作輸入型社交。

輸出型社交是指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更大比例在消耗自己,這種消耗有可能是因為你被迫出席此次的社交活動,也有可能因為你是這一次的主角,大部分的時候要由你來表達和展示,但其實更有滋養的是輸入型社交。

輸入型社交是指有一定門檻的社交活動,這個門檻可以像我開頭提到的粉絲數門檻,也可以是相對高一點的付費門檻,甚至是篩選機制的社交活動。

因為參加活動的人旗鼓相當,大家交流起來會收獲頗豐。

我建議大家以后在從事社交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把握輸出型社交和輸入型社交活動的比例,分享的同時,也別忘了從別人身上吸收能量。我還有許多次在輸入型社交活動中和參與者談成合作的經歷,推進的項目流水破百萬,這才是真正有效的社交活動。

當然,無論是參加輸出型社交活動還是輸入型社交活動,別忘了搭建人脈和了解他人的人生活法,切忌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過往的成就,傾聽能力是社交活動中最重要卻最容易被忽略的能力。

第八個維度:從廣告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我特別喜歡看廣告,尤其是一些創意廣告。

像OLAY的廣告,有非常多個版本我都很喜歡,給大家分享OLAY廣告的文案:

OLAY勵志廣告——年齡,不是你的理由!

你今年多大了?

面對這個問題,你的回答是否會略有遲疑,心中反復思慮是否要說出那個年齡數字。而有一群女性卻可以這樣自信地回答,她們堅信定義女性的數字從來都不應該是年齡。

經歷周遭對自己“太晚開始”的質疑,她目光堅定、毅然前行,如今在模特、演員、主持人的身份里游刃有余,如今的她可以自信地說:沒有太晚,只有不做,眼前時光正好。

宋茜“我今年9了”。

曾經的出道之路滿布荊棘,前途未卜,但她從不懦弱放棄,扎實積累每步腳印,如今的她可以從容地說:年齡是不再比較,只跟自己比賽。

何穗“我今年52了”。

做模特吃的是青春飯,走秀生涯還能走多久?面對人生未知的一切,她選擇無畏無懼、迎接每一個人生機遇,如今的她可以勇敢地說:我不知道未來的路是怎樣的,但我堅信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高圓圓“我今年24了”。

結婚意味著應該更穩定?而她卻想做更瘋狂的事情,不滿足的人生被不同的新嘗試填滿充實,如今的她可以驕傲地說:原來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把握現在就可以做得更好。

關于人生的數字有很多,年齡數字能夠記錄人生站點卻無法定義其軌跡方向,無論是舞臺上閃耀的明星藝人,還是每天為溫飽奮斗的普通人,都有著屬于自己記憶深意的數字。

自己的人生,取決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光看文案感觸還不那么深,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ID:angie20160120),回復:廣告,即可看到多個OLAY高能量勵志廣告。

在看到自己喜歡的廣告的時候,別忘了多一個收藏的動作,在能量低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看。

第九個維度:從朋友圈活法找到人生創意庫。

我會在微信上星標部分好友,星標的標準就是我特別喜歡看對方的朋友圈。

我知道有一種說法是,朋友圈的活法是虛假的,大家隱藏了酸苦辣,只保留了甜的部分。

但我卻特別欣賞那些把朋友圈活得熱氣騰騰的姑娘們,也很感謝這些姑娘們的持續更新,讓我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我不太介意真假,因為我本身就不虛榮、不造假,當你自己的內心清澈透亮,看到喜歡的自然就會留下,不符合價值觀的看到了也不會去批判,一滑而過就好了。

我有不少朋友辭掉了工作去全球旅游,我佩服對方的勇氣,而我暫時沒有這樣的計劃,那就隨著她的朋友圈環游全世界就好了。

我也有一些朋友的朋友圈,更新的狀態全和商業有關,我會在事業熱情有所消退的時候,去翻翻對方的朋友圈,嗅到商業氣息,重新拿回創業熱情。

我還有一些朋友的朋友圈,生活氣息非常濃厚,美食、美景精致照片的分享,光是看看就很美好了。

那些能在某種維度上刺激到自己的朋友圈,權當是沙丁魚里的“鲇魚”。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帶活沙丁魚回港。雖經種種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魚還是會在中途窒息而死。

后來,有人在裝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鲇魚。沙丁魚見了鲇魚四處躲避,這樣一來缺氧的問題得到解決,大多數沙丁魚都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鲇魚效應”。

第十個維度:從旅游中找到人生創意庫。

“生活在別處”這個概念很詩意,而旅游就是偶爾出離自己的日常生活狀態,一種非常好的讓自己“生活在別處”的方式。

游學是我近兩年才有的一些想法,就是在旅游的時候不僅僅是去吃好吃的,也不僅僅是到那個地方打個卡。我會深入地去了解一些當地的狀態。我記得我去云南的時候最喜歡去的一個地方,就是云南當地的一些農貿市場,他們在賣一些當地的特色產品,這些產品是你在超市里看不到的。你只有在當地很偏僻的角落才能夠發現這樣一些小物品,或者是一些你從來沒有見過的水果,這個是我特別喜歡的。

另外給愛旅游的小伙伴一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真的想通過旅游去為自己的人生創意庫做一些滋養,你還可以在出發前去了解一個國家或者城市的最出名的人會有哪些,在什么時候會有什么比較大型的活動,在旅游的過程中留心去觀察這些細節。

比如,你在旅行中可能剛好遇到潑水節或者是其他的類似節日,你可以有意識地去參加這些活動,體驗當地的民風民俗。

這些年里,還非常流行一個新的旅游方式,叫作“游學”。

“游學”指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另一個全新的環境里進行學習和游玩,既不是單純的旅游也不是簡單地學,而是在學習之中體驗人生,在體驗當中學習。游學的本質是文化的融合,是協助自己開闊視野,培養國際觀和樹立世界觀的一種絕佳方式。

有一句話叫作:去哪里旅游不重要,跟誰去才重要。

游學的重心就是和誰一起去旅游,我發起過幾次游學項目,大家的反饋是收獲真的太大了。

也歡迎大家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有機會來參加我發起的游學項目。

這十條人生創意庫我講得比較詳細,有一句話叫作:腦中有城堡的模樣,你才能搭建出城堡。

如果說你的人生創意庫里的內容為零,當你想要去主導自己人生的時候,你會毫無頭緒,但是當你在平時通過多個維度去增長知識后,當你想要去主導自己人生的時候,你就不會束手無策。

接下來,我將教大家如何一步步搭建人生創意庫。

第一步:要有自己的框架。

在上文中,我給大家分享了找到人生創意庫的十個維度,你可以從這十個維度里挑選出適合自己并喜歡的,作為自己人生創意庫的第一個版本的框架。

這個框架是可以不斷豐富的,可能最開始只是通過閱讀、看電影獲得靈感,后期可以逐漸豐富。

第二步:不斷地通過摘錄的形式讓你的人生創意庫框架更加豐富。

參考上文提到的十個維度和相關舉例,積極地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及課程,有任何的感受都豐富到人生創意庫里。

第三步:問自己,如何把這些應用到自己的人生當中。

比如,OLAY廣告文案多次強調要“無懼年齡”,35歲的你看到后應有的行動是:不再以覺得自己年紀大、太遲了為理由而拒絕一些機會和嘗試。

我特別喜歡一個概念,叫作“功夫在詩外”。“功夫在詩外”,原是宋朝大詩人陸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給他的一個兒子傳授寫詩的經驗時寫的一首詩中的一句。

詩的大意說:他初作詩時,只知道在辭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到中年才領悟到這種做法不對,詩應該注重內容、意境,應該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樂。

陸游在另一首詩中又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知道,所謂“功夫在詩外”,就是要強調“躬行”,到生活中廣泛涉獵,開闊眼界。

其實,搭建人生創意庫的過程,不就是“功夫在詩外”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泽县| 土默特右旗| 五河县| 翁源县| 虞城县| 安陆市| 乐安县| 德惠市| 博客| 综艺| 阜城县| 息烽县| 黄骅市| 蒙自县| 土默特左旗| 沂水县| 镇安县| 景德镇市| 巴里| 石河子市| 郯城县| 凌海市| 财经| 伊通| 红原县| 博白县| 旌德县| 太谷县| 胶南市| 宜兰县| 旬邑县| 东山县| 德格县| 钦州市| 巢湖市| 贡嘎县| 荣成市| 江川县| 万安县| 固阳县|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