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寫作的五大障礙

我們回憶過去的寫作經歷時,會發現寫作是一件讓自己痛苦的事情。學生時代,每次寫作文搜腸刮肚、東拼西湊才寫成一篇文章。那時候的寫作不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是為了作文拿高分或者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即使面對作文題目無話可說,為了作文的分數,我們也要硬著頭皮寫下去。

正是因為學生時代的痛苦記憶,很多人畢業之后就再也沒有寫過文章,“作文”這個詞徹底從他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寫作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因為學生時代的痛苦記憶而放棄寫作,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障礙一:寫作自信心問題

我到底能不能寫作?寫作需要天賦嗎?對初學者來說,寫作道路上遇到的第一個障礙不是寫作技巧上的問題,而是自己能否寫作的自信心問題。

很多人不敢開始寫作。我在“弘丹在寫作”微信公眾號后臺經常收到讀者的留言:我也想像你一樣開始寫作,但是怕自己寫不好。他們的內心常常涌起寫作的沖動,卻很不自信:“我真的能寫作嗎?”他們一直在糾結是否要開始,而不是真正行動起來。這種糾結耗費巨大的能量,最后他們對自己說:“寫作是作家的事,我連小學作文都寫不好,怎么能寫好文章呢?”然后就放棄寫作了。

還有一些人雖然動筆寫了,但在寫的過程中一直懷疑自己:“我真的能寫好嗎?”這種自我懷疑的聲音很強烈,讓他們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在寫作,只是在默默地寫著,一邊寫一邊懷疑。

阻礙大家寫作的不是寫作技巧,而是寫作的自信。很多人把問題錯誤地歸咎為自己的寫作技巧不足,因此聽了很多關于寫作技巧的分享,可是聽完之后依然不敢開始寫。

我剛開始寫東西時,每天只是寫500字左右的日記,后來創建公眾號,第一篇文章的題目是《每日寫作帶給我的變化》,分享在朋友圈后,有一位讀者留言:“我覺得你只是在寫日記罷了,這怎么能稱為寫作?”

她的留言讓我開始思考,到底什么是寫作?很多人覺得寫作是作家的專屬,只有作家才配用“寫作”這個詞。他們對于寫作的畏懼是因為對寫作的定義太神圣。

《現代寫作教程》一書中對寫作的定義如下:寫作是用語言符號創造精神產品的思維活動過程。狹義的寫作定義是指用語言符號創造文學作品的思維活動。廣義的寫作定義是用語言符號創造一切文章(包括文學作品)的活動過程。從廣義的寫作定義來說,每個人都能夠寫作,也都應該寫作。我給寫作下的定義很簡單:把自己的所想所思寫下來。

如果你實在覺得“寫作”這個詞帶給你很大壓力,那么你可以用“書寫”來代替。“書寫”這個詞仿佛有神奇的魔力,當你說出這個詞時,內心的壓力就會減輕很多。寫作和任何技能一樣都是可以通過不斷練習獲得提升的。當你開始寫作時,一定要從心底里相信自己,通過刻意練習,每個人都能掌控寫作技能。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自我驗證”,一旦人們有了關于自身的想法,他們就會努力證明這些自我觀念。比如,你覺得自己學不會寫作,你會尋找各種相關的觀點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相反,如果你從心底相信自己能夠學會寫作,你也會尋找相關的觀點來證明自己,并開始實踐。不斷練習之后,你會發現自己真的學會了寫作,這也是“自我驗證”的表現。因此,你要給自己積極的暗示,而不是消極的暗示。

寫作是一種實踐。就像游泳,即使你學習了再多游泳的技巧,如果不下水練習,你永遠也學不會游泳。寫作也是如此,即使你知道再多寫作技巧,如果你不真正寫起來,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寫得有多好。

建立寫作自信心,這是從害怕寫作到提筆就寫的第一步。當你克服了自我懷疑,你的寫作之路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如何持續寫下去,需要不斷精進你的寫作技能。

‖障礙二:把寫作只局限在文學領域

很多人認為的“寫作”只是文學領域的寫作,認為寫小說、詩歌、散文、劇本,才能叫做寫作。文學領域的寫作的確是寫作的重要領域,但不是寫作的全部。不會寫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并不代表你不會寫作。

寫作是現代人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我所說的寫作,并不僅僅是指文學領域的寫作,是廣義的寫作,指的是用文字清晰、簡潔、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遞自己的價值觀。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可以用文字來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所掌握的知識,這樣知識和經驗才能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如科技領域的《Java編程思想》等,經濟管理領域的《經濟學》、《管理學》等,自我提升領域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因此,不要只把寫作局限在文學領域,寫作可以應用于任何領域,是現代人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練習寫作也可以分為不同階段。第一階段,把文章寫通順。第二階段,學會清晰、簡潔、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路和觀點。第三階段,寫出自己的著作。剛開始練習寫作不需要天賦,先打好基礎,寫出流暢的文字,做到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以“自己沒有寫作天賦”為借口,心安理得地偷懶。我們先要像工匠一樣,通過刻意練習訓練自己的基礎寫作能力。

‖障礙三:過分在意他人評價

寫作之所以是痛苦的事,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外界的評價。一旦別人說我們的文章寫得不好,我們的內心就會有“羞恥感”。因此,在寫作時放不開手腳,大腦一直用“好壞”來審視自己的文字,一邊寫一邊自我懷疑“我這篇文章到底寫得好不好”,一邊寫一邊刪除,往往一個小時都寫不完1000字。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讓我們無法打開心靈自由創作,也無法感受創作帶來的快樂。

即使內心渴望寫作,依然很容易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放棄寫作。一旦別人評價自己的文章寫得不夠好,或者沒有寫作天賦,就會沮喪失望,甚至放棄寫作。

很多人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放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有些時候,我們的拖延也是因為害怕犯錯,害怕別人的評價。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導致我們總是以別人喜歡的方式來生活,卻不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有時,甚至會為了他人的評價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何克服這一點?《焦慮情緒調節手冊》一書中提到的“蒙羞體驗”,對于克服寫作的第三個障礙有一定幫助。

書中講述了律師杰弗瑞的故事。杰弗瑞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律師,但他最近的一個案子失敗了,非常沮喪和懊惱。作者讓他告訴10個律師他的案子失敗了。一開始,他特別焦慮,甚至想退縮。當他硬著頭皮告訴別人時,他發現結果并不是那么難堪,10個人中有5個人根本就沒注意他說了什么,繼續侃侃而談自己的事情。另外5個律師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心里話講給他聽,他們說,聽到連杰弗瑞都會輸了案子,他們的壓力就不是那么大了。

“蒙羞體驗”讓杰弗瑞發現自己大大夸大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大部分人其實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根本沒有那么關注你。另外,他發現自己的脆弱反而是最大的財富。

“蒙羞體驗”是暴露療法的一種,暴露療法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很多恐懼都是我們自己的假想,而不是事實。要克服這樣的恐懼,就要直面內心假想出來的恐懼。

如果你怕自己的文章寫得不好,會被別人嘲笑,那我也邀請你來做一個蒙羞體驗。第一,把你認為寫得最爛的文章發布到網絡上,如簡書,看看會不會有人留言說你的文章寫得太差。第二,把你的文章發給10個朋友(如果你不想讓現實中的朋友知道你在寫作,你可以發給網絡上認識的朋友),看他們如何評價你的文章,會不會嘲笑你的文章。

當你去做這個蒙羞體驗時,你會發現自己對于寫作的恐懼其實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別人并不會嘲笑你的文章,相信蒙羞體驗會幫助你提升寫作自信心。

如果真的有小伙伴嘲笑自己,那該怎么辦呢?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成本和收益來核算繼續寫作帶來的收益,以及放棄寫作帶來的損失。

如果你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了寫作,那么3年之后你的寫作能力不會有任何提升,也許你還是不敢寫作,還是怕被別人嘲笑。

如果你受到別人的嘲笑還是繼續寫作,經過3年的練習,你的寫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也許3年后你出版了一本書。那么,之前嘲笑你文章寫得差的朋友,也不會再嘲笑你了,因為你已經有了自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并且寫作會給你帶來更多機會,比如,和優秀的作家成為朋友,靠寫作有工作之外的收入等。

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努力或者寫作,是典型的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的方式。我們無法控制別人,但可以控制自己。如果你不想3年之后一無所獲,那就繼續寫作吧,暫時屏蔽那些嘲笑的聲音,自顧自地前行。

在我寫作之初,也受到過別人的嘲笑,我把文章發在朋友圈里,有人說,你這也叫寫文章嗎?只不過是寫日記罷了。但我并沒有因為他人的嘲笑而放棄寫作。經過幾年的寫作,當初嘲笑我的那些人已經開始夸我的文章寫得好了。當你受到別人的嘲笑時,放棄只會讓他們的嘲笑成真,而你自顧自地努力反而會讓嘲笑你的人敬佩你。

但現實是很多人因為別人的一句玩笑似的嘲笑而放棄了努力。不僅對寫作如此,對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幾年過去了,他依然沒有任何進步,依然在初學者的狀態踏步,這才是最大的損失,因為時間是不可逆的。

另外,你要記住,每個人都必須經歷從寫得不好到寫得好的過程,即使那些著名的作家也是如此。因此,在剛開始練習寫作的階段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更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放棄寫作。

此外,我建議一開始練習寫作時不要著急把文章發布出來,先持續練習一段時間,等你真正愛上寫作,或者等你的文字越來越成熟時再分享出來。這樣也就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放棄寫作。有些人看到別人的努力,會為了掩蓋自身的不努力而習慣性地給別人潑冷水,這樣別人就會放棄努力跟自己一樣渾渾噩噩過日子。

另一方面,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觀點或作品與我們自身等同起來。當別人評價我們的作品不好時,我們會理解為對自己的否定,因此一聽到批評自己的文章時就會習慣性防衛。我們要轉變思路,別人批評我們的文章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文章質量,而不是因為批評而放棄寫作。如果有人客觀地評論甚至批評你的文字,對你來說是件好事,因為你的文字又可以進步了。

‖障礙四:無話可說,無物可寫

當你克服了前面三個障礙開始動筆寫作時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寫什么,無話可說,無物可寫。為什么別人總是有寫不完的素材,而自己卻大腦空空,什么也寫不出來呢?為什么別人能每天寫一篇文章,自己寫了幾天,就像把自己掏空了一樣,沒什么內容可寫?這是寫作的第四個障礙。

第四個障礙對應兩個問題。第一,到底該寫什么內容?第二,該怎么寫這些內容?因此,解決這個障礙也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提升素材的積累;另一方面是學習如何精準地表達內容。

作為一名寫作者,要學會收集和整理素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素材就像是巧婦的米,如果沒有寫作素材,即使有再好的寫作技巧,也無法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內容是文章的靈魂,寫作應該言之有物。寫作內容對每個人來說是千差萬別的,與你過去的經歷、職業、你的所見所聞、你的眼界、思考能力等息息相關。

此外,要學會將生活中的素材加工、重塑,也就是要學會成為一名“巧婦”。并且要有能力讓自己保持穩定的寫作頻率,而不僅僅是靠靈感寫作。

本書的后面章節會詳細介紹如何將生活小事加工成文章,以及如何收集素材、如何整理素材來幫助大家克服第四個障礙。

‖障礙五:寫作遇到瓶頸期,怎么辦

持續寫作一段時間之后就會遇到瓶頸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或者寫了一段時間,感覺自己在原地打轉,文章沒有任何進步。

在寫作過程中,有時候會沮喪地發現自己好像寫不出文章了。看著別人源源不斷地創作出優秀的文章,內心更加焦急。這個時候其實就是陷入了寫作瓶頸期。

瓶頸期是寫作者最容易放棄的時候,因為在這個階段,寫作者的自我評價往往比較低,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寫作才華,或者懷疑寫作這條道路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如何度過寫作瓶頸期,也是我們面臨的寫作障礙之一。本書的后面章節會詳細介紹如何度過寫作瓶頸期。

克服寫作道路上的這五大障礙,我們的寫作之路就會順暢很多。

‖我是如何從零開始寫作的

2015年年初,我的朋友朱教授寫了一篇關于她的美女朋友想要寫小說的文章。朱教授其實并不是一位教授,他是一名培訓師,因為他總是一本正經,所以大家送他外號——教授。他的美女朋友想要寫小說,朱教授就幫她梳理寫小說的初衷。

我原本以為這只是一篇非常普通的文章,但讀著讀著,內心柔軟的地方被深深打動。朱教授那位想要寫小說的美女,她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是: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看完這篇文章,我發現自己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卻從未動筆。我本來是一位重度拖延癥患者。說來也奇怪,看完那篇文章的第二天,我早起半個小時,在書桌前寫日記。一開始是手寫日記,每天早晨寫400~500字,一個人默默地寫了半年。半年之后開始在博客寫作。然后,創建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后來,在簡書上寫作。從此開啟了寫作之旅,持續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天。

在寫作400小時之后,我成為簡書簽約作者。現在我也是領英自媒體的專欄作者,微博、有書的簽約作者,各個平臺的入駐作者。

在寫作半年以后,我問教授,你那位美女朋友開始寫作了嗎?教授說沒有。我當時挺震驚的。故事的女主人公沒有行動起來,而我這位讀者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機緣巧合開始寫作。

我們往往以為自己沒有行動力是因為缺乏夢想,當找到夢想時,自己一定會全力以赴。其實,很多時候,即使你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也會因為惰性或者各種借口而不斷推遲自己的夢想,甚至一直拖延。沒有行動力,縱使有再美好的夢想,也終究只是夢想,不會成為現實。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寫下自己所想所思的想法,卻一直停留在想法階段,從未行動。這也是我組織21天愛上寫作訓練營的原因,想讓有寫作沖動的人真正動筆寫起來。不動筆寫,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寫得有多好,也不知道寫作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收獲。真正的學習發生在行動之后,只有行動,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組織寫作訓練營,我帶領2000多人從零開始寫作。最讓我感動的不是多少小伙伴的文章通過簡書首頁投稿或者文章被大號轉載,而是他們通過寫作找到了生命的力量,通過寫作更加了解自己,通過寫作愛上生活,找到生活的樂趣……向內心深處要答案,尋找自己的內驅力。當你愛上寫作,也就愛上自己。

把寫作當成一項練習。每天練習寫作,而不是只為了寫一篇文章,為了出一本書而寫作。就像跑步一樣,每天去持續地跑,僅僅是為了跑步本身帶來的愉悅,而不是為了參加馬拉松比賽。寫作本身就是寫作最大的收獲,享受每一個寫作的過程。不管心情好也罷,心情不好也罷,每天完成固定的寫作字數,就把它當做每天必須完成的一門功課。

寫作是一種紙上的修行。就像臺灣作家林清玄說的那樣:“對于一個作家,文字就是最好的修行,文學就是最好的道場。我每天只要一坐到書桌前,拿起筆來,我的心就安寧了,感覺到歡喜和滿足。不論生命有多么巨大的苦痛與困局,只要坐在書桌前,一切就轉化了,進入了一種天真的心境。”

‖寫作可以自嗨嗎

寫作可以自嗨嗎?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因為有不少作者說,寫作不能自嗨,你要考慮讀者的感受。因此,很多初學者一開始寫作就戰戰兢兢,害怕自己的寫作陷入自嗨狀態。

對于很多人來說,寫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一件很難堅持下去的事情,就是因為他的寫作從來沒有自嗨過。在學生時代,寫作是不得已為之的,是為了考試拿高分。在自媒體時代,很多人想要開始寫作,是因為別人都在寫作,而且別人靠寫作實現了財務自由,或者成為了自由職業者,自己也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從而加入寫作行列,但是開始寫作之后卻覺得很痛苦,很難堅持下去。

我個人的觀點恰恰相反,我覺得寫作要自嗨,而且必須經歷自嗨的階段。只有真正經歷過自嗨階段,才能喜歡上寫作,并且愛上寫作。只有喜歡上做某件事,才會有內驅力。喜歡的事兒,自然就能堅持下去。

一開始寫作完全可以用自嗨的方式,寫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事情,寫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當寫作帶給你心流的感覺,讓你體驗過創作的快樂時,你自然就會沉浸在寫作的樂趣中。如果你從來沒有享受到寫作帶給你的快樂,如果寫作帶給你的一直是痛苦的感覺,那么你是很難持續寫下去的。誰都不可能有那么強的意志力,堅持做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認為寫作的第一階段是自嗨階段。經歷自嗨階段,是為了感受寫作帶來的心流,感受創作帶來的樂趣,等你真正愛上寫作,你可以走出自嗨的創作階段,開始考慮讀者的感受,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寫作。但自嗨階段是你持久寫作的保障。如何進入自嗨階段,你可以嘗試我在后面介紹的自由寫作的方式。經過寫作的自嗨階段,你會真正愛上寫作。

寫作的第二階段是走出自嗨,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寫作。自嗨階段的寫作是一種表達,你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不管讀者有沒有看懂只要自己寫得暢快就行,但是作為公開寫作,尤其是想要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寫作者,我們要學會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寫作。一些爆款文章之所以能夠有千萬的閱讀量,除了作者的寫作功底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了解讀者的痛點,能夠引發讀者情緒上的共鳴。

走出自嗨階段的寫作,我們可以給自己定個目標,比如,成為某個平臺的簽約作者。如果你能夠成為簽約作者,也說明你的寫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認可。

第三階段是成為暢銷書作者。當你在各大平臺擁有一定的粉絲,在某個領域積累一定的影響力之后,你也許能遇到一位認可你的編輯,他會拋出橄欖枝邀請你出書。出版書籍之后,你就擁有了自己的作品,可以從一名寫作者升級為暢銷書作者。

第四階段是成為一流的作家。雖然這是一個普通人都能出書的時代,但要成為一流的作家還是比較艱難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在這個階段,才華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了。前面三個階段是通過拼勤奮就可以做到的,但成為一流的作家是需要才華的。就像村上春樹在回答別人的提問——“對小說家來說,最為重要的資質是什么”時,村上春樹回答:“無須贅言,當然是才華。倘若毫無文學才華,無論何等熱心與努力,恐怕也成不了小說家。說這是必要的資質,毋寧說是前提條件。如果沒有燃料,再出色的汽車也無法開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汽车| 德兴市| 星子县| 安图县| 冀州市| 靖远县| 馆陶县| 宜川县| 南华县| 呼伦贝尔市| 庄河市| 噶尔县| 闽清县| 徐水县| 武川县| 澄城县| 依安县| 藁城市| 深州市| 三明市| 徐汇区| 湄潭县| 西平县| 华阴市| 南乐县| 江城| 扎赉特旗| 上思县| 梅州市| 新闻| 黄平县| 丽江市| 班戈县| 南雄市| 大洼县| 新乡县| 安溪县| 张家川| 茌平县|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