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及山梨縣葡萄酒莊考察之旅
2013年10月18日,我們一行9人在中國葡萄酒資訊網CEO屈星先生、青島大學涂正順教授的帶領下前往日本北海道及山梨縣考察葡萄酒莊。我們由北京首都機場飛東京福田機場再轉北海道。日本可以用“小、少、老”三個字來形容。“小”是指日本的國土面積小,只有37.8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27億,集中在沿海地區。“少”是指吃飯少,定食成為日本的主要飲食方式,營養搭配非常合理,在日本很少見到大腹便便的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達到80多歲,排在世界前列,與飲食有很大關系。“老”是指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多,給我們開車的司機已經65歲了,但身體健康,身輕如燕。車子也老,日本人有懷舊心理,路上見到很多老爺車,其實發動機都是新的。日本的停車費很貴,以限制車流量。日本的行政區劃為都、道、府、縣,縣比市大。北海道在日本的最北邊,面積7.8萬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中國人吃東西講究“色香味”,日本人則講究“生鮮旬”。很多東西日本人都是吃“生鮮”的,如三文魚、蘿卜等。“旬”是指什么季節吃什么東西,如金秋十月是北海道螃蟹最肥美的季節,所以這次到北海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吃幾斤重的帝王蟹配日本高檔清酒。
10月20日,我們從橫濱到山梨縣,入住溫泉酒店。酒店是純日式的,睡榻榻米,我對同屋的周錫生說,將要米(死)的人才睡榻榻米。穿和服,和服要左壓右,因為右壓左是死人穿的。日本比較盛行溫泉文化,泡溫泉也是日本人長壽的秘訣之一。日本火山活動頻繁,溫泉比較多。鑒別是不是真正的溫泉,方法很簡單:從溫泉出來后不急于沖洗,站在冷風中10分鐘,如果感覺越來越冷,說明泡的只是熱水,熱水的熱量是從外往內,而溫泉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熱量是從內往外散發,所以從溫泉里出來是感覺不到冷的。
我們參觀的第一家酒莊是甲府市酒折町酒莊,酒莊位于山梨縣甲府市政府的南端,四周均為葡萄園,風景優美。酒莊建在半山腰,建筑風格為仿歐酒堡。上層建筑為停車場及商店,二層為游客參觀道,一層為發酵及灌裝生產線,負一層為酒窖。酒莊小巧精致,設計合理,布局緊湊,讓人賞心悅目。甲府為盆地,日照時間長,陽光充足,但雨水較多,年降雨量達1000多毫米,所以這里的葡萄園大多都進行避雨栽培。我們品嘗了幾款酒,質量平平,沒有過人之處。酒莊年產葡萄酒180噸,約24萬瓶,這些酒在日本國內就銷完了。日本年輕人喜歡晚上到居酒屋喝酒,各種酒的銷量都很大。
我們參觀的第二家酒莊是美露香酒莊,酒莊成立于1892年,創始人為宮崎光太郎。宮崎是第一個到法國學習葡萄酒釀造的日本人,回來后便創建了宮崎第一釀造所。由于學法國人生產干型葡萄酒,不符合日本國內的消費習慣,9年后公司就倒閉了,轉而生產甜型及半甜型葡萄酒,公司才起死回生。目前該公司在日本葡萄酒行業排名前五,也是亞洲第一個在法國波爾多購買酒莊的企業。品嘗了幾款酒,也很一般。
參觀的第三家酒莊是登美之丘酒莊,始建于1909年,是日本幾大著名葡萄酒酒莊之一。品嘗了幾款酒,其中一款干白葡萄酒讓人眼前一亮,一問才知道這款酒在法國獲得過金獎。
最后我們參觀有賀先生的兒子的葡萄酒廠,工廠的生產設備非常先進,我們品嘗了正在發酵的原酒,濃郁的果香讓人陶醉。有賀先生是山梨縣葡萄酒協會會長,曾花5億日元購買朝日啤酒公司旗下的葡萄酒廠,還有一家非常豪華的西餐廳。在西餐廳用餐結束后,有賀會長帶我們參觀了一個特別的酒窖,用廢棄的火車隧道改造而成,恒溫效果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我們還造訪了位于山梨縣甲府市善光寺附近的植原葡萄研究所。植原葡萄研究所的法人代表是植原宣弘先生。他先聽取涂博士介紹中國刺葡萄和毛葡萄的生產現狀,然后給我們介紹了植原葡萄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并讓我們品嘗葡萄,我國引進的很多鮮食葡萄品種都是他們研發的。他還邀請我們去家里參觀一棵有60多年樹齡的葡萄樹,這棵葡萄樹覆蓋一畝多地,讓我等大開眼界。
在日本一個多星期,我穿的阿迪達斯運動鞋仍一塵不染。在東京大街上,見到抽煙的人拿著一個小布袋,將煙灰煙蒂放在里面;礦泉水喝完后將瓶蓋、瓶身及標簽分門別類地放進垃圾桶。富士山上沒有垃圾桶,游客需將垃圾帶回。由于民族情結,我對日本一直沒有好感,但不得不承認日本是個很愛學習的國家,二戰前佛教和儒家思想是學中國的;二戰后汽車、光學、醫療是學習德國的,所以日本能在短短幾十年間躋身世界經濟發達國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