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視頻號:像搭積木一樣拼出爆款短視頻
- 盧大叔
- 1905字
- 2021-05-19 18:19:30
1.2.2 繼承微信優質資源
1.互動意愿更強
評估一個App的商業價值,除了看用戶使用時長,更重要的是看用戶使用頻次。所有手機App,在使用頻次上應該沒有誰能超越微信。抖音單個用戶的使用時長可能高于視頻號,但視頻號的用戶使用頻次高于抖音。這意味著視頻號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同時創作者和粉絲有更深入的溝通機會。
從盧大叔兩年多的抖音運營經歷來看,抖音用戶的私信互動率極低,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用戶使用頻次。同樣是50分鐘/天的使用時長,視頻號是用戶一天打開10次,每次5分鐘;抖音是用戶一天打開2次,每次25分鐘。很明顯,前者能看到的信息廣度更大,能與博主互動得更深。另一個原因是,微信是天然的溝通工具,視頻號上的粉絲有更強的互動需求與意愿;而抖音偏向媒體屬性,用戶更習慣看首頁推薦信息流里的視頻。
視頻號繼承了微信用戶更高的使用頻次、更強的互動需求與意愿。
2.億級用戶規模
2019年年底,微信月活躍賬戶數超過了11.5億個。我們不能說這些賬戶都會開通視頻號,但畢竟視頻號內置于微信中,全面放開視頻號,用戶規模估計也能達到億級。
視頻號最終的用戶規模(這里對視頻號用戶的定義是指活躍賬戶,如果一個用戶一個月只看了一次視頻號,那么他自然不能算是視頻號用戶)取決于兩個群體:
一是已經有短視頻消費習慣的用戶。他們可能在抖音、快手或其他平臺上。如果視頻號更方便、體驗更好、內容更合他們的胃口,這些用戶會部分回流。
二是還沒有明顯的短視頻消費習慣的用戶。他們可能會無意中在微信上看到一些視頻片段,但不太了解其他短視頻平臺,沒有主動下載。如果微信在體驗與內容上做好優化,這些用戶也能轉化一部分。
視頻號一經放開,即有可能繼承微信億級用戶規模這一優質資產。
3.強社交關系鏈
社交關系是微信乃至騰訊賴以生存的法寶,其他平臺拿不去,也搶不走。社交關系分兩種:
一是強社交關系,QQ好友、微信好友都屬于強社交關系。人是社會性動物,不可能離開社交關系。盧大叔是“80后”,以前社交好友都在QQ上,QQ是每天必用的工具。現在好友都在微信上,QQ幾乎不怎么用了,而微信成了每天的必修課。
二是弱社交關系,微博粉絲、公眾號粉絲及抖音粉絲、快手粉絲等屬于弱社交關系。弱社交關系通常是一對多的關系,很難進行深入溝通。弱社交關系主要靠內容鏈接關系,如果其他地方有更好的內容,這層關系就會斷開,開啟新的關系。
如果視頻號是一個獨立的短視頻App,那么用戶與博主的關系一定是弱關系。但視頻號是內置于微信中的,由于微信強社交關系鏈的介入,這種弱關系相較于其他平臺,也會變得更強。
4.內容生態鏈
微信公開課公眾號(微信官方對外宣傳的窗口)發文稱,視頻號的推出不是為了直接與抖音、快手等抗衡,而是為了整合微信內容生態。從視頻號發布至今(截至本書完稿時)的半年多時間來看,確實不假。視頻號在界面布局、產品運營邏輯上與抖音存在很大的差異,而在與微信內其他內容產品的打通上不遺余力。
視頻號動態(創作者發布的視頻或圖片)可以被自由轉發給微信好友、轉發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其中轉發給好友或者轉發到微信群的動態,點擊后即可進入視頻號界面直接觀看與互動;轉發到朋友圈的動態,在最新版本(7.0.15版本)的微信中,可以直接以大尺寸視頻封面圖顯示在朋友圈信息流中。
在視頻號中發布動態時,可以添加公眾號文章鏈接(視頻號鏈接到小程序只是時間問題)。隨著視頻號的全面放開,微信平臺內各大內容產品間的打通,一定會催生出更多、更好的內容玩法和變現方式。
抖音也一直在嘗試和頭條系的其他產品(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打通。但難度不小,有兩個原因:
一是每個App都相對獨立,用戶調性、喜好差別很大,雖然在功能和數據上打通了,但用戶對不同形式的內容(短視頻、長視頻、微頭條、長文章等)存在不適應。而在微信上,這些不同形式的內容一直都有序并存。
二是站在產品運營的角度,都想通過抖音這個流量巨無霸分流到頭條系的其他產品。即便在抖音上直接展示其他App的內容,也會遇到用戶的排斥,更別說讓用戶在抖音上看其他平臺內容,并希望用戶下載、安裝其App了。而微信一開始就是一個超級平臺,所謂的分流只是一次點擊而已。
5.變現路徑更短
視頻號的變現路徑更短,主要有三個原因:
? 微信好友屬于強社交關系,用戶黏性和使用頻次高。
? 微信支付就像空氣一樣,重要而便捷。用戶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支付習慣。
? 微信的本質是連接,連接人與人的溝通、連接人與信息、連接人與服務。
在微信生態內有大量的電商類服務,如平臺級的京東、拼多多,也有第三方技術服務類的,如有贊,還有商家自己開發的在線商城,這些共同構成了微信電商生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和完善,用戶對微信電商生態的操作已經非常熟悉。
視頻號的變現路徑更短,其實是繼承了微信的如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