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媽媽是如何遇見爸爸的

媽媽喜歡給我留便條。不管送我去什么地方,分手的時候,她總喜歡塞張紙條給我。我一直不明白她為什么要那樣做,為什么不直接把紙條上的話說出來呢,她真是不嫌麻煩,既要浪費紙,又要用難聞的膠水粘信封。

我收到的媽媽的第一張紙條是在一九五四年,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那時候我有多大?應該五歲吧。學校的操場上都是邊跑邊叫的孩子。我緊緊拽著媽媽的手,走近學校。有個戴著黑色貝雷帽的老師站在校門口。我看到別人的媽媽親親她們的孩子,揮揮手就離開了。我肯定是在這個時候哭了起來。

“怎么了?”媽媽問。

“不要走。”

“放學的時候我會在門口等你的。”

“不。”

“沒關系的。我會等著你的。”

“那我找不到你怎么辦?”

“不會找不到的。”

“那我把你給丟了怎么辦?”

“媽媽是不會丟的,查理。”

她笑了,手伸到衣服口袋里,遞給我一只小小的藍色信封。

“拿著,”她說,“如果你真的很想我,那就打開信封看看。”

她從包里拿出一片紙巾,擦了擦我的眼淚,然后用力抱了抱我,和我說再見。我依舊能夠記得她那時候的模樣:她穿著印花布的裙子,嘴唇上涂著露華濃的紅色唇膏,長發在耳邊飄拂。我舉起她留給我的信,向她道別。現在想起來,她可能都沒有仔細考慮過,我剛上幼兒園,字都不識呢。但那就是我的母親。關鍵是那份心思。

爸媽相遇的故事是這樣的:1944年春天,在椒谷湖的下游,她遇見了爸爸。那時她在游泳,他在打棒球。他投了一個球,伙伴把球打飛了,落到河里。媽媽看到了,朝球游過去。而爸爸也跳到水中去揀球。他從水底下浮出來的時候,兩個腦袋撞在了一起。

“后來,我們就這樣撞來撞去的。”媽媽過去常說。

他們倆閃電般陷入熱戀。我爸的脾氣就是這樣,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就是快快把事情做完。那時候,他是個高大健碩的小伙,剛剛高中畢業,梳著奶油大包頭,開著他爸的藍白色凱迪拉克車。二戰一爆發,他就積極報名,參軍入伍,告訴媽媽他要殺敵立功,“要成為鎮上消滅敵人最多的人。”戰艦把他運到了意大利,亞平寧山脈北部,靠近博洛尼亞一個叫坡奧山谷的地方服役。一九四五年,他給媽媽寫了封信,向媽媽求婚——“做我的妻子吧。”他在信中寫道。我覺得那更像是個命令。媽媽答應了他。媽媽的回信寫在一種很特別的亞麻紙上的,紙很貴,根本超出了她的消費能力,但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堅持買了這種紙寫回信。我媽媽認為寫什么字和用什么紙是同樣重要的。

爸爸收到媽媽回信后兩星期,德軍簽署了投降協議。爸爸回家了。

我的理論是:爸爸打仗沒打過癮。所以后來,他向我們開戰。

我爸叫雷奧納多,但人人都叫他雷奧;我媽叫寶琳,但人人都叫她寶兒。媽媽有一雙大大的杏眼,飄逸的黑發,奶油色的皮膚,和好萊塢明星奧黛麗·赫本頗有幾分相似。在我們那個小鎮上,長得像媽媽這樣漂亮的可不多。她喜歡化妝——睫毛膏,眼線,腮紅,樣樣齊全——大家都覺得她“有趣”,“有個性”,或者是“怪怪的”,有點“犟頭倔腦”。而小時候的我,一直覺得她是個麻煩。

我穿沒穿套鞋?帶沒帶外套?學校的作業完成了嗎?為什么我的褲子拉破了?

她還總是糾正我的語法。

“我和羅伯特要去……”(1)我說。

“羅伯特和我。”媽媽打斷我的話。

“我和杰米想要……”

“杰米和我。”她總是糾正我。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有特定的形象。媽媽在我腦海中的形象是涂著口紅,向我彎下身體,豎起一根手指,教育我要好好努力。而爸爸的形象則是一個身體后仰,肩膀靠在墻壁上休息的男人。他手指間夾著一支香煙,看著我,任我起起伏伏。

現在回想起來,我應該看得出,媽媽要靠近我,爸爸則要遠離我。但那時,我還是個小孩,小孩能懂啥呢?

我媽是法國移民的后裔,信仰新教,我爸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信仰天主教,他們倆的結合,等于把上帝、罪孽和人生百味攪和在一起,弄得火候過了頭。他們總是在爭吵。孩子、食品、宗教,都是吵架的誘因。爸爸曾在浴室門口掛了一張耶穌像,一等他上班,媽媽就把畫像挪到一個不太顯眼的角落。爸爸回到家就大聲嚷嚷起來,“上帝啊,你怎么能夠動耶穌像呢!”媽媽反駁道,“那不過是個畫像罷了,雷奧,你以為上帝愿意把自己的畫像掛在浴室門口嗎?”

爸爸不睬她,把畫像掛回去。

第二天,媽媽又把畫像挪走。

如此這般,折騰不休。

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和文化背景,如果說我們家有民主的話,那么爸爸的一票相當于兩票。他決定我們晚飯吃什么,房子刷什么顏色,家里的錢存什么銀行,客廳那臺贊尼詩牌黑白電視機應該調什么頻道。我出生的那一天,他通知媽媽:“這孩子要去天主教堂受洗,”毫無商量余地。

滑稽的地方在于,他自己對宗教其實沒有什么興趣。戰爭結束后,爸爸在鎮上開了家賣煙酒的小店,和宗教比起來,他更關心的是利潤。他對我的要求,就是要我信仰棒球。我還不能走路的時候,他就扔球給我。在媽媽還沒有讓我用剪刀之前,他已經給了我一個木質的球棒。他說只要我有“計劃”,并且“堅持執行計劃”,那么總有一天,我可以加入甲級棒球隊。

當然了,在你如此年幼的時候,你會把父母給你設定的志向當成棲身之所,而不是你自己的。

所以,我七歲的時候,學會了看報紙上的棒球比賽積分表,那上面所列出的棒球隊的名字,就是我奮斗的目標。我在爸爸的店里放了一副棒球手套,如果他有幾分鐘的空余時間,那么他就可以在停車場里擲球給我,幫我練習。我甚至會穿著釘鞋去教堂參加星期日彌撒,因為贊美詩的最后一個音符落下,我就要趕去參加美國循環賽。人們說教堂是“上帝的家”,我很擔心上帝會不滿意我穿著釘鞋踏在他家地板上,所以我曾試著踮起腳尖走路,可是爸爸卻小聲說,“見鬼了,你干嗎呢?”我趕緊放下腳跟。

而媽媽呢,并不喜歡棒球。她出身貧寒,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戰爭期間,不得不輟學打工維持生計。她的高中文憑是上夜校得來的,后來她又用同樣的辦法修完了護士學校。在她看來,只有書本、大學以及它們替我打開的一扇扇門才是正途。對于棒球,她覺得唯一的用處就是讓我“呼吸點新鮮空氣”。

但我打棒球的時候,她總會來看。她坐在觀眾席上,戴著大大的太陽眼鏡,頭發總是吹得整整齊齊,那是當地美容院的杰作。有時候,我會從球員候場區偷偷看她,發現她總是望著遙遠的地平線。但輪到我出場擊球的時候,她會拍著手叫:“耶,查理!”我想,對我而言,那就是參加比賽的全部意義所在了。在爸爸離開我們之前,他是我參加的每一個業余棒球隊的業余教練。有一次,他看到我朝著觀眾席方向張望,便朝我嚷道:“眼睛看著球,雞仔!那里可沒有能幫你打好球的東西!”我趕快回過頭。

我猜,媽媽,她不是爸爸所說的“計劃”的一部分。

不過,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崇拜媽媽,就像小男孩崇拜他們的媽媽那樣理所當然。而且,她本來就是一個容易讓人崇拜的媽媽。首先,她很幽默。她不介意把冰激凌抹在自己的臉上,就為了讓我們笑一笑。她還會發出怪怪的聲音,模仿大力水手(2)說話,或者路易斯·阿姆斯特朗(3)唱歌時的沙啞嗓音:“如果你的心里沒有他,你如何去擺脫他……”她撓我的癢癢,也讓我撓她的癢癢,然后夾緊了手臂笑個不停。每天晚上,她都到我床前來給我蓋被子,摩挲著我的頭發說,“給媽媽一個吻。”她告訴我,我很聰明,而聰明很劃算,所以我應該每星期看一本書。為了確保完成這個指標,她總帶我去圖書館。有時候她穿得太過耀眼,還有時候她會和著我們小孩子的音樂唱歌,這讓我有些難為情。但我信任她,從來沒有,沒有一刻對此有所懷疑。

媽媽說的話,我都相信。

別搞錯了,她并不溺愛我。她打我。她責備我。她懲罰我。但她愛我。她真的愛我。我不小心從秋千上摔下來,她愛我。我穿著滿是泥漿的鞋子踩在自家地板上,她愛我。面對我的嘔吐,鼻涕,流著血的膝蓋,她還是愛我。不管來來去去,順境逆境,她都愛我。對于我,她盛滿了愛的井深不見底。

她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讓我去追逐她的愛。

明白了吧,我有一個理論:孩子們喜歡追逐他們得不到的愛。對我來說,那就是爸爸的愛。他把他的愛藏著,像文件箱里的文件。而我,想方設法要得到它。

媽媽過世多年后,我給自己列了兩個清單,一張單子上列著媽媽為我挺身而出的事情;另一張單子上列著我沒有為媽媽挺身而出的事情。很悲哀,兩個單子長短差距很大。為什么對于爸爸媽媽,孩子會向其中的一個,索取很多很多,而對另一個,標準卻會放得又低又松呢?

或許,我老爸說的有道理。你可以是爸爸的乖兒子,或者是媽媽的好寶貝,但你不可能把兩者都占全。所以,你就緊緊抓住你以為可能會失去的那一個。


(1) 英語語法中,人稱代詞有主格和賓格之分。此處對話中,雞仔把主格和賓格的使用方法給混淆了。

(2) 大力水手:美國著名卡通人物。

(3)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著名爵士歌

媽媽為我挺身而出的事情

那年我五歲。媽媽帶我去范尼利市場。有個鄰居,穿著浴袍,頭上頂著粉紅色的卷發筒,推開紗門,招呼媽媽。乘著她們講話,我松開媽媽的手,走到隔壁人家的后院玩耍。

突然,有只德國牧羊犬,不知從哪里冒了出來,沖著我大聲吼叫,還好它被拴在了一根晾衣桿上。“汪,汪,汪!”它豎直了后腿,繩子都要被它拉斷了。“汪,汪,汪!”

我調轉屁股,一路狂奔。我失聲尖叫。媽媽沖了過來。

“怎么了?”她拽住我的手肘大聲問,“那是什么?”

“一條狗!”

她舒了口氣。“一條狗?哪里?在那里嗎?”

我點點頭,哭了出來。

她陪我繞過屋子,回到后院。狗就在那里。它又沖著我們叫了起來——汪,汪,汪!——我嚇得往后縮。但媽媽拽著我,向前走了兩步。然后,她學狗叫。她學狗叫。她發出的狗叫聲,是我所聽過的人類發出的最好聽的狗叫聲。

狗嗚咽了一聲,蜷起身子。媽媽轉過身。

“查理,你得讓他們知道誰是主人。”她說。

(來自在雞仔貝奈特的物品中發現的記事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东源县| 顺平县| 齐河县| 临江市| 新昌县| 金秀| 日照市| 宜城市| 虎林市| 东港市| 平邑县| 花莲市| 织金县| 株洲市| 望都县| 抚州市| 美姑县| 芦溪县| 张家口市| 阳江市| 石首市| 延安市| 循化| 湘西| 桂阳县| 大宁县| 平阴县| 博爱县| 礼泉县| 定边县| 曲麻莱县| 黔东| 诏安县| 剑阁县| 浦县| 南康市| 澎湖县| 板桥市| 青龙|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