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給孩子的早晚餐營養膳食(共兩冊)作者名: 薩巴蒂娜本章字數: 2308字更新時間: 2021-05-19 17:29:51
我們談論的“早餐”到底是什么?


關于烹飪方式:去繁就簡,少即是多
早晨影響著家人一天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清早時光”總是顯得格外短暫。制作快速又有營養的早餐,是每個聰明家長的必備技能。
為孩子制作早餐,應該減少長時間高溫烹飪和加工步驟煩瑣的菜式,避免爆炒和煎炸的操作,不做燒烤、煙熏、腌制的食物,多用蒸、煮的健康烹飪方式。這樣不僅能夠讓食用者減少脂肪堆積,促進消化,同時可有效避免食材營養成分流失,并且大大縮短早餐制作時間。
關于食材處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為4~7歲的孩子準備早餐時,盡量將食材處理成孩子適口的大小,同時成品質地也要較成年人的食物口感略軟一點。一些容易因為誤食而讓人窒息的食材,家長也要注意避免使用。
7~12歲孩子的腸胃已經發育得較為成熟,但還是和成人的有區別。因此食材的質地、大小均可與成年人一致,但是也要盡量減少使用黏性較大和不容易消化的食材制作早餐。
早晨的時間很短暫,家長應該盡量避免讓孩子在吃早餐過程中自己處理食物,盡可能給孩子提供處理好的食物,把時間留給孩子“吃”早餐,同時避免過度催促。一些比較燙的食物,也盡量快速降溫到不太燙口后再給孩子,避免燙傷。
關于分量:量腹而食,取予有節
孩子的胃在進食前和孩子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大,可以進食的量不會太大。早上七點到九點也是孩子的胃最活躍的時候,這時候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同時,考慮到吃完早餐去上學,吃得太飽會引起身體的不適,大腦思維不活躍,所以早餐要吃得比較精細而有節制,讓主食、蔬菜、湯粥、魚蝦、肉類配比均衡。
午餐因為下午還有活動,可以吃得稍多一點。晚餐因為接近睡眠時間,吃太多不僅不能消化、吸收,還會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增加身體的疲勞感,所以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吃到“剛剛飽”為宜。
關于調味料:滿而不溢,少即是多
在烹飪的過程中,要遵循低油、低鹽和低糖的原則,不放味精,少添料酒,以及少放醬油(醬油中含有味精成分);不要使用含有添加劑成分的調料,如嫩肉粉,和有反式脂肪酸的沙拉醬等;還要注意不使用辣椒,少使用偏刺激口感的醬料作為調料。
孩子較成年人的體重要輕很多,在調料的用量上也要同步下調。制作全家都吃的菜式時,最好先給孩子的菜調味后盛出,然后再按家長的口味調味。不要讓孩子攝入成年人分量的油、鹽和糖等調料,以免增加他們身體的負擔。
關于食材采購:天然之道,活在當下
很多反季節食材的出現,解決了食物短缺的問題。但因為缺少自然界陽光、雨露的滋養,反季節食材無法完成自身營養和味道的積累的過程,會有一些缺陷。所以,我們相信應季的食材才是最好的,這意味著它是自然成熟的。“什么熟了吃什么”,應季食材可以滿足安全和美味的需求。中國時令節氣知識認為,當季成熟的蔬果和人體對營養及食材秉性的需求相互呼應。盛夏喝綠豆湯清熱解暑,秋冬吃熟梨降燥去火……讓孩子多吃些按季節生長的食物,可滋養脾胃,少生病,讓身體茁壯成長。
關于食物的多樣性:博采眾長,營養全面
合理的膳食結構應當包含多種品類的天然食物。植物所含的營養的信息,大都可以從其顏色上反映出來。每一種色彩的天然食物,大體擁有相似的功能,比如白色的食物清潤,黑色的食物補腎……孩子每天盡量吃多種顏色的蔬果、谷物,能夠攝入更加全面的營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食用3種以上顏色的蔬果、谷物,以保證營養均衡。
關于健康的可替代食材:揀精剔肥,上下求索
很多研究表明,孩子在小時候減少糖的攝入,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成年后發生肥胖和糖尿病的概率。對于愛吃甜食的孩子,在制作早餐時,可以適當使用有利于脾胃健康的麥芽糖來代替普通砂糖。少攝入含糖量高的水果,以防引發齲齒和肥胖等問題。在早餐種類的選擇上,既可選燒餅、油條又可選饅頭夾蛋;可用紅薯粥取代薯條;來杯自制的能改善體質的營養水勝過喝市售飲料。這些做法讓孩子減輕了身體的負擔,更富有朝氣地迎接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