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MO-OFDM技術原理
- 華為WLAN LAB (以色列)多倫·埃茲里 希米·希洛
- 940字
- 2021-05-17 18:06:08
第2章 接收分集——最大比合并
2.1 系統模型和ML接收機
我們從單輸入多輸出(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SIMO)系統的例子開始介紹,其中接收機有N個接收天線,如圖2-1所示。在這種情況下,測量向量y的數學模型為:
y=hs+ρn (2.1)
其中,信道向量h的元素hi是方差為1的復正態隨機變量,噪聲向量n的元素ni也是方差為1的復正態隨機變量,兩者相互獨立。

圖2-1 最大比合并配置
假設接收機已知h,利用SISO例子中的方法,來獲取SIMO的ML檢測器,這種情況下,
的表達式就變成:

式(2.2)在的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解處取得全局最小值(見附錄E):

而可以改寫為:

由于最小二乘解的性質,上式等號右邊的最后一項為0:

所以可以繼續簡化為:

因此,在接收分集的情況下,式(2.2)這一ML檢測器可簡化為:

其中,為最小二乘解[見式(2.3)]。
上述結果表明,在接收分集場景中,最優解是先對s做最小二乘估計,得到,隨后的處理與SISO相同。
在接收分集的情況下,最小二乘解也被稱為最大比合并(Maximum Ratio Com bining,MRC)[15-16]。當接收天線數為2時,式(2.3)可寫作:

這意味著,先將信道的相位影響從每個天線接收的信號中去除,然后根據信道強度(每天線SNR),對去除信道相位影響的信號進行加權求和。
2.2 錯誤概率評估
在式(2.3)中代入式(2.1),會得到:

注意噪聲項的方差為,因此經過MRC合并后的SNR,即處理后SNR(post processing SNR,ppSNR)為
因此,對于給定的h,其錯誤概率與式(1.6)類似:

通過對式(2.10)基于復正態分布h進行平均,得出錯誤概率:

參考附錄B,使用式(B.7),式(2.11)的上界可以簡化為[6]:

可見,接收分集大大降低了錯誤概率。直觀來看,這種結論可以從表達式中推導出來,隱含于式(2.9)中。估計誤差的方差取決于所有信道的絕對值,而不僅僅是SISO情況下的一個信道。此外,在白噪聲信道的情況下,MRC只是對來自多天線的信號進行平均,將估計誤差的方差減小為原來的1/N。
在這一點上,先介紹MIMO中的兩個重要概念。
·首先是分集階數(Diversity Order,DO):

這是錯誤概率曲線在高信噪比時的斜率。
·第二個是陣列增益(Array Gain,AG),定義為ppSNR與SNR的增益:

AG的另一種更有意義的定義(從性能角度來看)可能與之前的定義不一致,那就是相對于錯誤概率曲線(比如,QPSK曲線)的偏移:

在接收分集的情況下,DO和AG(根據兩個定義)都等于N。具有2個和4個接收天線的MRC的SER曲線如圖2-2所示。

圖2-2 MRC 1×2[7]和1×4的SER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