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音樂是極富有情感的藝術,是以聲傳情、以情感人的藝術,正像美學家叔本華所說的那樣:“音樂絕不同于其他藝術,其他藝術只是觀念的復寫,觀念不過是藝術的對象而已。音樂則是意志本身的復寫,這就是音樂能夠有力地透入人心的原因。”而歌曲又是音樂藝術中能夠非常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很容易激發聽眾情感共鳴、受眾與參與群體非常多的一門藝術。
在全世界,歌曲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已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每一個人都可能參與到歌曲的欣賞、演唱、傳播中,歌曲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的藝術陪伴。同時歌曲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凈化、調節和滋養作用,是人類生活中必備的精神食糧。
什么是好的歌曲?如何創作一首好聽的歌曲?好聽的歌有哪些創作規律?怎樣才能流行、流傳、留存?這些都是長期以來廣大音樂創作者研究和學習的課題。
筆者長期從事歌曲創作和研究工作(從事音樂創作三十余年,從事音樂教育二十余年),一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藝術創作教研室(原解放軍藝術學院作曲教研室)從事作曲教學工作,所教授的《歌曲創作》及《作曲技術理論》課程,為全軍培養了上千名的優秀音樂創作骨干,培養了小曾、蔣興國、馬來西、鄂矛、許飛、惠培峰、王敏、安松、石明、彭博、李雨松等一大批活躍在軍隊和其他地方的優秀音樂創作人才,學員作品多次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和全軍各類音樂創作大獎。這本《歌曲創作指南》就是在筆者《歌曲創作》講義的基礎上,結合近二十年的教學實踐,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需要,反復提煉打磨,歷經六年撰寫,數易其稿,最終完成的。
《歌曲創作指南》一共十四章,內容翔實、實用性和針對性強,從歌曲的整體創意、基本要素、旋律線、節奏、調式、調性、曲式結構、旋律素材及其發展手法、歌曲的高潮及其發展手法等入手,全方位地對歌曲創作的整體構思、風格、手法、技巧、規律進行了講解和研究探討。特別為了解決二聲部寫作問題增加了“歌曲的二聲部寫作”章節;為了適應部隊官兵的需要,增加了“隊列歌曲的創作”章節;為了提高歌曲作者的綜合素質增加了“歌詞創作基礎”章節;同時為了加深詞曲創作研究的深度,增加了“旋律與歌詞的音調關系”章節,這些內容都填補了國內歌曲創作類教材的空白,也成為本書的亮點和創新點。
本書從實際應用出發,知識點新穎,內容豐富,由淺入深,圖文并茂,實操性強,精選不同歷史時期經典名曲和作者本人的實例作為解讀譜例。歌曲風格包含民族、美聲、流行等不同體裁,兼顧經典與時尚、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目的是讓學員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快速掌握歌曲的創作規律、方法和途徑,為學子在藝術創作道路上打開一扇門,推開一扇窗,點亮一盞燈,照亮一條路,并使之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創作出動聽、動心、感人、符合時代需要的藝術作品。
因為編寫視角和自身水平的局限,本書難免有不盡如人意和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和同行批評指正。
最后,向所有為這本書出版給予關懷和幫助的親人、朋友一并致謝。
欒凱
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