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包括新材料及其相關產品和技術裝備。具體涵蓋了新材料本身形成的產業,新材料技術及其裝備制造業,傳統材料技術提升的產業等。
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產業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的附加值高,生產與市場的國際性強,以及應用范圍廣,發展前景好等特點。
新材料產業研發水平及產業化規模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新材料在產業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新材料、輕金屬材料、陶瓷材料、復合材料、石墨材料、建筑材料、納米材料等領域,新材料具有特色與優勢。
新材料產業主要包括:紡織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制品業、塑料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醫用材料及醫療制品業、電工器材及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等。
在國內,新材料產業已經形成了以大慶為中心的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以牡丹江為主的特種陶瓷材料產業基地,以中心城市為主的建筑材料產業基地,以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和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鋁鎂合金材料產業化基地,以黑河、綏化為中心的硅基材料生產基地。
美國政府制定的《國家納米技術計劃》被列為第一優先科技發展計劃;德國在九大重點發展領域均將新材料列為首位,同時將納米技術列為科研創新的戰略領域;日本把開發新材料列為國家高新技術的第二大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研究。2014年6月6日到9日,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國際新材料大會在重慶舉行,約800多名嘉賓參加了這次大會。
2014年7月4日至7日,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的“中國材料大會2014”在四川成都召開,來自全國材料相關領域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事業單位的主要領導以及專家、學者近30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從20世紀來看,國防和戰爭的需要、核能的利用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是新材料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在21世紀,衛生保健、經濟持續增長以及信息處理和應用成為了新材料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在2013年,世界新材料不斷推陳出新,不少高性能的材料或成果不斷涌現。其中,出現最多的依舊是納米材料。比如,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開發出一種低成本陰極材料,被稱為蜂窩狀3D石墨烯,合成過程既不困難也不昂貴,是制造陰極的理想材料,能夠取代此前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生產中所必需的貴金屬鉑。
德國杜伊斯堡大學采用在磷酸鈣納米晶體表面包裹核酸物質的方法,制成一種膏狀骨骼修復材料,可以加速人體骨骼修復速度和改善修復過程。
俄羅斯圣彼得堡“鐵氧體域”科學研究所公開了一種最新研制的納米隱身涂層。這種納米隱身涂層如果應用于海軍裝備,會大幅提高水面艦艇的隱身性能,并降低被寬頻雷達發現的可能性,能夠提高艦船對抗雷達制導、熱源制導和激光制導等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
工業和商業的全球化更加注重材料的經濟性、知識產權價值和與商業戰略的關系,新材料在發展綠色工業方面也會起重要作用。未來新材料的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圍繞如何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展開。
綜觀全世界,新材料產業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支撐著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各個國家搶占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
拓展閱讀
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納米結構物理研究小組開發出最多可拉長20%的透明電子元件,能用于像穿戴衣服一樣套在電腦或貼在皮膚上的傳感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