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希臘的克里特文明
書名: 再現(xiàn)史前文明作者名: 馮化太主編本章字數(shù): 2336字更新時間: 2021-05-25 15:54:12
考古學家的發(fā)現(xiàn)
克里特文明,也譯作米諾斯文明或邁諾安文明,是愛琴海地區(qū)的古代文明,出現(xiàn)于古希臘。在邁錫尼文明之前的青銅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至前1450年,該文明的發(fā)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島。
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等來到克里特島上進行考古發(fā)掘,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他們在島上發(fā)掘出好幾座古城的遺址,另外還有大量的文物,證明了克里特王國的存在。
在古都“克諾索斯”的遺址中,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座王宮的廢墟。它占地約20000平方米,依坡而建,共有3層,還有地下室。宮中大小房屋共幾百間,均由迂回曲折的廊道連接。王宮結構之復雜,實為罕見。學者們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米諾斯雙斧迷宮,因為在廢墟中發(fā)現(xiàn)了雙斧標志。
考古學家在王宮的墻壁上發(fā)現(xiàn)種種題材的壁畫,上面繪畫的都是些國王和貴族婦女及仆役的形象。這些壁畫歷經(jīng)數(shù)千載之久,色澤仍然鮮麗如初。在王宮一個倉庫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一人高的大陶缸,里面裝著糧食、橄欖油和酒。在另一些倉庫里放著戰(zhàn)車和兵器。一間外面包著鉛皮的小室貯藏著國王的巨大財富,其中包括無數(shù)的寶石、黃金飾物和印章。
在出土的文物中,最有歷史價值的是那些數(shù)萬張刻有文字的泥版,在這些泥版上,古克里特詩人用線形文字記述了國王的檔案和重要事件。一塊文字泥版上赫然寫著:“雅典貢來婦女7人,童子及幼女各一名”,這不禁使人想起關于米諾斯王強迫雅典進貢童男童女的故事。
克里特文明的起源
克諾索斯位于克里特島北部,這里最早的宮殿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興建,建在新石器時代的居民點內。這個時期,克諾索斯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組織得以發(fā)展,不僅與東地中海沿岸的貿易頻繁,還與埃及、腓尼基、小亞細亞、西西里、意大利等地有廣泛的聯(lián)系。
在法伊斯托斯、馬利阿、扎克羅斯等地也陸續(xù)出現(xiàn)了宮殿。克諾索斯的后宮殿毀于地震或戰(zhàn)禍,后又重建,而且更加雄偉。這是一個由多座兩層以上樓房組成的完美建筑群,有專供舉行祭祀的場所。
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諾索斯和法伊斯托斯等地的宮殿同時遭到破壞,有人認為是由于錫拉島附近的火山爆發(fā)。公元前1450年左右,宮殿遭到人為破壞,可能是由于巴爾干半島希臘人的入侵。從這時起,希臘人成了克里特島的主宰,并逐漸與當?shù)卦芯用袢诤?,克里特文明亦隨之結束。
克里特文明的發(fā)展
米諾斯人主要以從事海外貿易為主。他們的文化在約前1700年之前顯出高度的組織性,與之后以軍事貴族統(tǒng)治為特點的文化相同。許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相信,米諾斯人在青銅時期重要的錫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錫與產(chǎn)自塞浦路斯的銅的合金被用來制造青銅。而隨后青銅工具逐漸由性能更優(yōu)的鐵器所取代的過程,與米諾斯文明的衰落相吻合。此外,米諾斯人還進行番紅花的貿易,這是一種產(chǎn)自愛琴地區(qū)的自然基因變種產(chǎn)物。雖然很難找到這種貿易的實物證據(jù),不過在圣托里尼有幅著名的壁畫“番紅花采集者”。
克里特文明繁榮時期
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繁榮時期,克諾索斯的米諾斯王朝不僅統(tǒng)治克里特島,還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島。克里特首都克諾索斯有8萬人口,加上海港共在10萬人以上。
克諾索斯城的主體是龐大復雜的宮殿建筑群,由于擁有當時最強大的海軍,克諾索斯城的宮殿幾乎無外患之憂,只是因為沒有堅固的圍墻和城堡,所以在外觀上不像埃及等地的宮殿看起來那樣高大宏偉。
克里特文明的消失
3000多年前在地中海上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克里特文明最后突然神秘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個古代文明的蒸發(fā),這一切具體又發(fā)生在什么時候,這已經(jīng)成為困擾考古學界多年的難解之謎。而一段在地下埋藏數(shù)千年的橄欖枝有望成為解開這個謎團的鑰匙,丹麥科學家曾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論文說,毀滅整個克里特文明的可能是1萬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火山噴發(fā)。
科學家認為,大約3600多年前,錫拉島上一座火山突然猛烈噴發(fā),其噴出的煙柱上升到高空,火山灰甚至隨風飄散到格陵蘭島、中國和北美洲?;鹕絿姲l(fā)還引發(fā)了大海嘯,高達12米的巨浪席卷了距離錫拉島100多千米的克里特島,摧毀了沿海的港口和漁村。而且,火山灰長期飄浮在空中,造成一種類似核大戰(zhàn)之后的“核冬天”效應,造成此后幾年農作物連續(xù)欠收??死锾匚拿骺赡芤虼嗽馐芰藲缧源驌?,迅速走向衰亡。
消失時間的確定
弗里德里希的另一重要成果在于更加準確地確定了克里特文明消失的時間。此前,一些考古學家通過把克里特島文物與古埃及新王朝時期文物作比較,間接推斷克里特文明滅亡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此次發(fā)現(xiàn)的橄欖樹枝能夠幫助科學家更加準確地確定火山噴發(fā)的時間。
經(jīng)鑒定,這個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1627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間??死锾貚u最早始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前后,受西亞和埃及文明的影響,克里特島進入了青銅時代。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出現(xiàn)了最初的奴隸主城市國家,主要有克諾索斯、費斯托斯、馬利亞、法埃斯特、古爾尼亞、菲拉卡斯特羅和扎克羅等。其中以克諾索斯和法埃斯特最強盛,兩者修筑有大道,擁有海港。
至公元前1700年時,一場災難毀掉了島上的宮殿,米諾斯人重建了更加富麗堂皇的宮殿,并由克諾索斯統(tǒng)一全島。根據(jù)希臘神話克里特島有米諾斯王的傳說,學者們稱克諾索斯的王朝為米諾斯王朝,克里特文明亦名為米諾斯文明。
雖然只是把克里特文明滅亡的時間向前推了100年左右,但其給歷史學界帶來的影響卻不容忽視,西方文明史的起源部分可能要因此改寫。
科學家認為,克里特文明與古埃及新王朝有著密切的商業(yè)和文化交流,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影響。然而,最新確定的時間表卻否定了這種看法,因為古埃及新王朝開始于公元前16世紀,而那時克里特文明已經(jīng)不復存在。
拓展閱讀
克里特島是愛琴海上最大的島嶼,而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起點,尤以富麗堂皇、結構復雜的宮殿建筑聞名。這樣一個強大的文明最終卻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對此存在多種猜測,有人認為是它被來自小亞細亞的蠻族摧毀,有人認為是與希臘城邦交戰(zhàn)的結果,還有人認為可能是遭遇了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