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做“庫杜”的非洲羚羊,被放養在南非幾處觀賞牧場里,可是沒過多久,它們卻接二連三地相繼死去。為了尋找原因,有關科學家來到牧場,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檢查,并做了一些試驗,發現羚羊之死是緣于這里的一種叫金合歡樹的報復行為。
原來在牧場里覓食的羚羊啃吃了金合歡樹葉,被吃的樹的葉子立即釋放一種毒氣,飄向其他樹葉。得到警報的其他金合歡樹葉便迅速做出反應,產生出高劑量含毒的單寧酸。羚羊津津有味地吃下金合歡樹葉后,便一命嗚呼了。
南美洲秘魯南部山區有一種像棕櫚般的樹,巨大的葉子長滿了又尖又硬的刺。在天空中飛來飛去的鳥兒累了便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哪知,這種樹以為鳥侵犯了它,于是便乘機報復,用尖刺將鳥刺傷或刺死。
歐洲阿爾卑斯山的落葉松,當繁育的嫩苗被羊群吃了后,很快就會長出一簇刺針來,一旦羊群再犯,它們會刺中羊的身體,羊群只得退避三舍。
有趣的是被羊群吞食之后新長出的嫩苗,在刺針的保護下,會一直長到羊群吃不到的高度才抽出枝條來。
秘魯山區里生長著一種不到半米高,有如臉盆大小的野花,每朵花都有5個花瓣,每個花瓣的邊緣上都長滿了尖刺,不去碰它倒也相安無事,但如果碰它一下,它的花瓣會猛地飛彈開來傷人,輕者讓你流血,重者則會留下永久的疤痕。
一種生長在中美洲名叫“布爾塞拉”的樹,會借助于“射擊”來保衛自己。如果有個喜好攀折花木的人,不經意間從它的樹枝上摘下一朵花或一片葉子,樹葉的斷口處即刻會噴射出一種令人討厭的黏性液體,濺得你一身都是。
在印度尼西亞布敦島西部森林,有一種被稱為“飛鳥殺手”的彈樹。在它樹枝干交叉的枝苞上,會生成鉤狀的樹枝,鉤尖倒勾在枝干交叉處另一枝苞上形成牽拉。特別到了4月,由于樹上花苞開始吐蕊放香,鉤尖一觸即發,如果飛鳥禁受不住花香的誘惑,只要一碰上花朵,被繃緊的鉤尖即產生強烈的彈力,致鳥當即斃命。
也有一些植物的報復行為雖不那么直觀和轟轟烈烈,但也足以讓那些敢于冒犯自己的入侵者刻骨銘心,甚至命喪黃泉。臭蟲爬上蠶豆葉面時,會被葉面上鋒利的鉤狀毛纏住無法前進,也無法撤退,直至餓死。
拓展閱讀
我國云南省有一種叫黑德木的樹,別看它平時悄無聲息,如果有人劈它一斧或砍它一刀,它即刻“勃然大怒”,傷口處會發出像自行車內胎漏氣般的“突、突”聲,當地人說這是黑德木對侵略者發出的強烈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