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地球為何有傷口

地球上的傷口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我們往往只欣賞地球山清水秀的完美,卻沒注意到地球有許多難以愈合的“傷口”。而誰也不知道那些“傷口”是怎樣形成的。幾萬年過去了,至今仍留給我們許多未解之謎。

地球上最大的傷口是東非大裂谷和海底深處的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從北亞的土耳其一直延伸至非洲東南的莫桑比克海岸。裂谷跨越50多個緯度,總長超過6500千米。人們稱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傷疤”。裂谷底部有些地方深不見底,積水形成40多個條帶狀或串珠狀湖泊群。其中東非坦噶尼喀湖是全球最深的湖泊,水深超過1400米。而在無水的裂谷帶,有巨大而狹長的凹槽溝谷,兩邊是陡峻的懸崖峭壁。

同時裂谷帶上活躍著火山帶和地震帶。在裂谷帶的基伍湖下層,還發現至今形成機制還不清楚的甲烷氣,儲量高達500多億立方米。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在東非高原的裂谷帶找到好幾個碳酸巖火山,它們自地下深處噴涌出類似碳酸鹽巖性質的巖漿來。但碳酸巖的形成原因各說不一。

大裂谷是如何形成的

據地質學家們考察研究認為,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于強烈的地殼斷裂運動,使同阿拉伯古陸塊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谷。

那時候,這一地區的地殼處在大運動時期,整個區域出現抬升現象,地殼下面的地幔物質上升分流,產生巨大的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運動不斷地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生,地下熔巖不斷地涌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巖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峰,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谷的谷底。

東非大裂谷的下陷開始于上新世,斷裂運動發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錯動時期從上新世一直延續到第四紀。北段形成紅海,使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分離;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幾條活動裂谷擴張作用下,把非洲大陸分裂開來。

拓展閱讀

東非大裂谷還是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這里,例如阿貝湖、沙拉湖、圖爾卡納湖、馬加迪湖、馬拉維湖、坦噶尼喀湖等。這些湖泊呈長條狀展開,順裂谷帶呈串珠狀,成為東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云南省| 天镇县| 呼伦贝尔市| 凤城市| 射洪县| 巴林左旗| 平和县| 丁青县| 镇安县| 太仓市| 青阳县| 祁东县| 米易县| 江北区| 玛纳斯县| 通山县| 山东省| 和平县| 隆化县| 邢台县| 湘西| 红原县| 阳山县| 湘阴县| 邵武市| 外汇| 颍上县| 五河县| 偏关县| 定襄县| 贵溪市| 天全县| 文昌市| 米脂县| 新巴尔虎左旗| 抚宁县| 都昌县| 疏勒县| 揭阳市|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