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認識
地球到底有多大年齡,是一直以來讓許多人感興趣的謎。
早在1862年,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湯姆森根據地球形成時是一個熾熱火球的設想,并考慮了熱帶巖石中的傳導和地面散熱的快慢后認為:假如地球上沒有其他熱的來源,那么地球從早期熾熱狀態冷卻到現在這樣,至少不會少于2000萬年,最多不會超過4億年。
科學測定
直至20世紀科學家才發現,用同位素地質測定法測定地球年齡是最佳的方法??茖W家運用這種方法測定出巖石中某種現存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以及測出經蛻變分裂出來的元素的含量,再根據相應元素放射性蛻變關系,就能夠計算出巖石的年齡。
目前,科學家找到的最古老的巖石有38億歲。然而,也有人認為,38億歲的巖石是地球在冷卻后形成堅硬地殼后遺留下來的,所以它并不是地球的年齡。
科學界的界定
那么地球的年齡到底是多少呢?20世紀60年代以后,人們在廣泛測量和分析那些墜落到地球的隕石年齡以后,發現大部分隕石為44億年至46億年。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阿波羅”探月飛行測取月球表面巖石的年齡,也是44億年至46億年。所以,科學家將地球的年齡定為46億歲。
科學界的爭論
但是,對于地球46億歲的結論還存在各種爭論。如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認為地球大概在60億年前開始形成,至45億年前才成為一個地質實體。前蘇聯學者施密特根據他的“俘獲說”,從塵埃、隕石積成為地球的角度進行計算,結果推測出76億年的年齡值。然而,多數的結論都是依靠間接證據推測出的。人們至今也沒有發現地球上有超過40億年以上的巖石。
因此,地球的年齡到底有多大,還有待于做更深入的研究。46億年這個數字也只是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拓展閱讀
科學家們通過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對地球和月球的年齡進行測算,不過由于當時的科學技術并未像今天這樣發達,所得出的數據也并非完全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