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協調人際關系(1)

如欲蜂蜜,就別打翻蜂房

1931年5月7日,警方歷經幾個星期的搜捕,令紐約市警察大傷腦筋的“雙槍殺手”克羅里窮途末路,被圍困在西尾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當時,150名警員和偵探包圍在他頂樓的藏身之處。他們把屋頂穿洞,要用催淚彈把這位“警察殺手”熏出來。同時,在周圍的建筑物上,架設了多挺機關槍。

大約過了一個鐘頭,這幢紐約高級住宅區內,不斷地響著清脆的手槍聲和“嗒嗒”的機槍聲。克羅里伏在一張堆滿雜物的椅子后面,不斷地朝警方開火。許多膽大好奇的市民,涌上街頭觀看這場槍戰。要知道,在紐約,這種激烈的槍戰只在電影中見過,現實生活中實不多見。

當克羅里被捉到的時候,警察局局長莫隆尼宣布,這個雙槍惡徒是紐約有史以來最危險的罪犯之一。“他動不動就開槍殺人,”局長說,“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讓我們看看這位雙槍惡魔是怎樣辯駁、證明自己是無辜的吧。當警方朝他藏身的公寓開火的時候,他寫了一封信給“有關人士”,信中說:“在我的衣服之下是一顆疲憊的心,但這顆心是仁慈的,一顆不會傷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

克羅里寫這封信的時候,鮮血從他的傷口涌出,在信紙上留下一道紅色的血跡。

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樣的呢?在搜捕發生之前,克羅里在長島一條郊外的道路上跟女友在汽車里溫存。出其不意,一位警員來到車旁,敲擊車窗說:“請出示你的駕駛執照。”

克羅里一言不發,而后拔出手槍朝那位警員連開數槍。那位可憐的警員瞬間倒在血泊中??肆_里跳出來,又朝尚未斷氣的警員打了一槍。這難道就是克羅里所謂的“從不會傷害任何人的仁慈之心”嗎?

克羅里被判坐電椅。當他抵達辛辛監獄的死刑室時,他是否說“這是我殺人的下場”?沒有。他反而說:“這就是我防衛自己所得到的結果嗎?”

毫無疑問,自始至終,“雙槍殺手”克羅里都不曾悔恨過,因為他認為自己根本沒有什么錯。

這是匪徒中一種不尋常的態度嗎?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還是先聽聽這段話:“我把一生中最好的時光,都花在給別人提供輕松的娛樂,幫助他們得到快樂上,人們回報給我的卻只有辱罵。是他們的恩將仇報把我逼成了亡命之徒。”

這是阿爾·卡朋所說過的話。是的,美國昔日的第一號公敵,即橫行芝加哥最陰險的匪首卡朋不曾責怪自己。他真的自以為是大眾的恩人,一個不受感激卻受誤解的大眾恩人。

達奇·舒爾茨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達奇是惡名昭彰的“紐約之鼠”。當他在紐瓦克被槍手擊倒之前,也自認為造福群眾。在一次報紙訪問中,他說,他是一名大眾恩人,他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名恩人。

針對這方面,我與辛辛監獄的監獄長劉易士通過幾次很有意思的信進行了交流。他在其中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在牢里的罪犯,幾乎沒有一個自認是壞人。他們跟你我一樣,都是人,都會為自己辯解。他們會告訴我們,為什么要撬開保險箱,為什么隨時要扣動扳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論是有理還是無理,總要為自己破壞社會的行為辯解一番。因此,他們總是得到這樣的結論:罪責不在他們,下地獄和伏法的也不應該是他們。”

如果阿爾·卡朋、“雙槍殺手”克羅里、達奇·舒爾茨以及監獄里的那些亡命之徒,從來都不為自己的行為自責過,那么,又何必強求你我所接觸的那些人呢?

過世的約翰·華納梅克爾一度承認:“我30年前就學到,責怪別人是愚蠢的行為。我不責怪上帝對智慧分配不均,因為要克服我自己的缺陷,都已經非常困難了。”

華納梅克爾早就領會到了這一點,但我卻必須在這個冷酷的地方碰撞了三十多年,才開始領悟到:100次中有99次,沒有人會責怪自己任何事,不論他錯得多么離譜。

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B.F.史金勒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在學習方面,一只因良好行為而得到獎勵的動物,要比一只因行為不良而受到處罰的動物學得快得多,而且更能夠記住它所學的內容。進一步研究顯示,人類也有著同樣的情形。批評,并不能夠改變事實,反而常常會引起憤恨。

另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席萊說:“我們極希望獲得別人的贊揚,同樣,我們也極為害怕別人的指責?!?

大多數情況下,批評所引發的后果只能是憤恨,常常使員工和朋友的士氣低落,而狀況卻不會有絲毫改善。

俄克拉荷馬州恩尼德市的江士頓,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檢查員。他的職責之一是監督在工地上工作的員工是否戴著安全帽。據他說,他最初一旦碰到沒有戴安全帽的人,就板著臉,命令他們必須遵守公司的規定。結果員工雖然表面上接受了他的糾正,卻滿心不高興,常常在他離開以后又把安全帽摘掉。

后來江士頓決定改變方式。當他再次發現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時候,他就問他們是不是安全帽戴起來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合適的地方,然后用一種關切的語調提醒他們,戴帽子的目的并不完全是遵守制度,更重要的是對他們負責,保護他們的生命不受到傷害,并建議他們為家人、自己,工作時一定要戴安全帽。這樣做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遵守規定戴安全帽的人愈來愈多,這也就避免了憤恨或情緒上的不滿。

這類事件還有很多,例如西奧多·羅斯福和塔夫脫總統之間的那場爭論,他們的不和睦導致共和黨的分裂,反將伍德洛·威爾遜送進了白宮。

事情發生在1908年,當時羅斯福搬出白宮,共和黨的塔夫脫當選為總統。然后,羅斯福到非洲去獵獅子。當他回到美國后,看到塔夫脫的保守作風,很是震怒。羅斯福除了公然抨擊塔夫脫,還準備再度出來競選總統,并重新組建“進步黨”。這幾乎導致老共和黨的瓦解。果然,緊接而來的那次選舉,塔夫脫和共和黨只贏得了佛蒙特州和猶他州兩個區的選票。這是共和黨有史以來遭受的最慘痛的打擊。

羅斯福譴責塔夫脫,但是塔夫脫并沒有絲毫的悔意,他含著眼淚說道:“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對。”

讓我們再來看看“茶壺敦油田”舞弊案吧。那樁丑聞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美國第29任總統哈丁政府的內政部長亞勃·佛爾受權主掌政府在艾爾克山丘和茶壺敦地區油田的出租事宜,那些油田是留給海軍日后擴建壯大使用的。

佛爾部長有沒有讓別人公開投標呢?沒有。他干脆把那份利潤豐腴的合同交給他的朋友艾德華·杜黑尼。而杜黑尼又做了什么呢?他給了佛爾部長所謂的10萬美元“貸款”。佛爾部長還命令美國海軍進入該區,驅逐了在艾爾克附近掘油的其他油商。

面對不合理的命令和恐怖的槍彈刺刀,這些油商離開油田,沖進法院,揭發了10萬美元茶壺敦油田舞弊案。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毀了哈丁總統的執政,激起全民公憤,幾乎弄垮共和黨,佛爾也落入鐵窗。

佛爾被斥罵得狗血淋頭,以前還沒有一個政客被斥責得如此凄慘。他反悔了嗎?一點兒也沒有!好多年之后,胡佛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暗示哈丁總統之死是由于一個朋友出賣他,令他焦心和憂慮過度才導致悲劇發生的。

而當佛爾太太聽到這段話時,她從椅子上跳起來,淚流滿面,雙手握緊拳頭,尖聲叫道:“什么,哈丁被佛爾出賣了?絕對不會,我先生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即使整屋子都是黃金,也無法使我先生起歹念。他才是被人出賣而被釘上十字架的?!?

你瞧,人性表現出來了,做錯事的人只會責怪別人,而從來不會責怪自己。我們都是如此。所以,當你我明天很想批評別人的時候,不要忘了阿爾·卡朋、“雙槍殺手”克羅里以及亞勃·佛爾。我們要明白,批評就像家鴿,它們總會回來的。

另外,我們也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當我們指責和糾正某個人的錯誤時,他可能會為自己辯護,反咬我們一口,或者,像文雅的塔夫脫那樣,說:“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對?!?

1865年4月15日,林肯奄奄一息地躺在福特戲院正對面一家廉價客棧的臥房里。有人在戲院里開槍擊中了林肯。林肯那瘦長的身子斜躺在那張對他來說太短的床上。床的上方掛著一張博納爾的名畫《馬市》的廉價復制品,還有一盞煤氣燈發出慘淡的黃暈。

當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氣時,戰爭部長斯坦東說:“這里躺著的是人間有史以來最完美的元首。”

林肯待人處事的成功秘訣是什么?我花了十年時間研究林肯的一生,而且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寫作和潤飾一本名為《林肯的另一面》的書。我自信,我對林肯的性格和居家生活所做的研究,比任何人都要詳盡徹底,尤其對他待人處事方面更有心得。

林肯不喜歡批評別人嗎?不是的。他年輕的時候住在印第安納州的鴿溪谷,當時的他不但經常批評別人,而且寫信、作詩諷刺別人,并把那些信件和詩丟在一定會被那個人發現的路上。

林肯在伊利諾伊州春田鎮執行律師業務的時候,甚至投書給報社,公開攻擊他的對手。其中有一封信所導致的后果使他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1842年秋天,林肯在《春田時報》刊出了一封未署名的信,意在譏刺一位妄自尊大,名為詹姆斯·史爾茲的愛爾蘭人。信的內容極具攻擊和取笑意味,語言十分尖酸,令鎮上的人捧腹大笑。

史爾茲是個敏感而驕傲的人,他查出寫信的人后,便找到林肯,提出要跟他決斗。對方給他選擇武器的自由,因為他的雙臂很長,他就選擇騎兵的長劍,并跟一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學習擊劍。

決斗的那一天,林肯和史爾茲在密西西比的一個沙灘碰頭,準備決斗至死為止。幸好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了他們,才終止了這場決斗。

這是林肯一生中最恐怖的私人事件。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林肯待人的態度和處事方式,他從此再沒有寫過一封侮辱人的信件,他不再取笑任何人。從那時候起,他不再為任何事批評和指責別人。

南北戰爭時,林肯一次又一次任命新的將軍統率北軍,而每一個將軍,如馬克蘭、波普、伯恩賽德、胡克爾、米德都相繼慘敗,使得林肯幾乎陷入絕境。全國有一半的人都在痛罵那些差勁的將軍,但林肯沒有一句怨言,一直保持著沉默。他喜歡引用這樣一句名言:“你不論斷他人,他人就不會論斷你?!?

當林肯的太太和其他人對南方人士有所非議的時候,林肯說:“不要批評他們。如果我處在同樣的情況之下,也會跟他們一樣?!?

1863年7月1日,葛底斯堡戰役打響了。四天后,李將軍開始向南撤退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他冒雨帶領部隊撤逃到波多梅克時,被一條高漲的河流擋住了去路,而身后又是一支勝利的北軍。李將軍已經陷入了絕境,無路可逃。

林肯知道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只要打敗了李將軍的軍隊,戰爭很快就可以結束了。因此,林肯滿懷希望地命令米德不要召開軍事會議,立即出擊。林肯不僅以電報下令,還派出一名特使去見米德,要他立即采取行動。

米德將軍接到命令后是怎么做的呢?他并沒有立刻執行命令,而是召開了一次又一次軍事會議。他遲疑不決,一再拖延。他舉出各種借口,拒絕攻擊李將軍。最后,河水退去,李將軍帶著他的士兵從波多梅克逃脫了。

林肯對他的兒子勞勃特吼叫起來:“老天爺!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們在我們的掌握中,我們只要伸出手來,他們就是我們的了,但我無論說什么做什么,都無法使我們的軍隊移動一步。在那種情況下,幾乎任何一位將領都可以擊敗李將軍。如果我在那兒的話,我自己就可以把他殲滅?!?

在痛苦、失望之余,林肯坐下來,給米德寫了一封信。當然,這時的林肯在言論措辭上都非常“不客氣”,表達了林肯內心的極端不滿。

我親愛的將軍:

我不相信你能體會李逃脫所引起的嚴重不幸。他本來在我們的輕易掌握之中,當時如果一擁而上的話,加上我們最近的一些其他勝利,就可以結束戰事了。結果現在呢?戰事可能會無限期地延長下去。如果你上星期不能安全地攻打李的話,又怎么能在渡河之后,以你剩下的少部分兵士,不到你當時手邊的三分之二兵力去攻擊他呢?我無法期望你能改變形勢,若要期望你能的話,也是一種不合理的期望。你的良機已經失去了,因此我感到無比悲痛。

你一定想知道,米德將軍看過這封信后的反應如何?

米德一直沒有看到這封信,因為林肯根本就沒有把它發出去。這封信是林肯死后,在他的文件中找到的。

我猜想,這只是一個猜想,寫完這封信之后,林肯看著窗外,對自己說:“等一下,也許我不應該如此匆忙。我坐在這安靜的白宮里,命令米德出擊是舉手之勞的事,但假如我當時在葛底斯堡,假如我在上星期,也跟米德一樣,見到遍地血腥;假如我聽到傷兵的悲號哀吟,也許我也不會如此急著去進攻了;假如我也像米德一樣畏縮,我的做法可能就會跟他相同了。不管怎樣,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即使我發出這封信,也絲毫不會改變局勢,只能引發更壞的影響。米德會為自己辯護,會反過來責備我,或產生厭惡心理,破壞他身為指揮官的效力,而且也許會迫使他辭職不干了。”

因此,就像我上面所說的,林肯把這封信放在一旁,因為他從痛苦的經驗中學到,尖刻的批評和斥責幾乎總是無濟于事的。

西奧多·羅斯??偨y說,他當總統時,若碰到棘手的問題,他常往椅子后一靠,抬頭望望掛在他白宮辦公室墻上那張林肯的巨幅畫像,問他自己:“如果林肯處在我這種情況下,他將怎么做?他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阳谷县| 曲松县| 河津市| 陆川县| 遂溪县| 股票| 蓬溪县| 玉环县| 社旗县| 黑山县| 威海市| 大冶市| 唐山市| 溧水县| 休宁县| 留坝县| 香港| 大竹县| 德庆县| 遂溪县| 邻水| 皮山县| 石家庄市| 应城市| 扶绥县| 巴马| 聊城市| 蒲城县| 红桥区| 疏勒县| 崇州市| 永兴县| 曲阳县| 仁布县| 桐庐县| 北票市| 繁昌县| 尉氏县| 克东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