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動物舌頭的不同用途
- 中國青少年百科全書(下)
- 劉力編著
- 635字
- 2021-05-27 15:20:32
我們人類的舌頭不但用于說話,在咀嚼的過程中,還能起到攪拌的作用。動物的舌頭除了用于“攪拌”外,往往還是捕食獵物的工具。
食蟻獸的舌頭像鞭子一樣又細又長,可以伸進蟻洞中舔食螞蟻。
企鵝生活在南極,以海洋里的小魚小蝦為生。魚的身上有鱗和黏液,特別滑,不容易被咬住。企鵝的舌頭上長滿了肉刺,魚一到了企鵝的嘴里,就被肉刺掛住再也滑不出去。
青蛙的舌頭長得很奇怪,和人的舌頭正好相反,舌根長在前頭,開衩的舌尖反而在后面。當它發現昆蟲的時候,只要張開嘴,舌尖能伸出很遠,你還來不及看清楚,昆蟲已經進到它的嘴里了。
蝸牛的舌頭上有上萬只細小的牙齒,它趴在植物的枝干上,經常用舌頭刮來刮去,把植物汁液和嫩葉刮進嘴里,很快就會導致植物死亡。
啄木鳥的舌頭又細又長,可以自由伸長和縮短,舌尖上長了好多的倒鉤,能把蟲子從洞里鉤出來吃掉。
在澳洲森林里有一種叫麝香鸚鵡的鳥類,因為它們喜歡啄食花朵,吸取花蜜,它們的舌頭竟然長成小梳子的模樣。
長頸鹿的舌頭長達半米,既是“鉤子”又是“攪拌機”。高處樹枝上的葉子它只要用舌頭輕輕一鉤,便可輕易地送到嘴里,隨即又在口腔中來回蠕動,樹葉便很快地被嚼爛了。
變色龍則有一條又細又長的舌頭,當舌頭完全伸展時,甚至超過其身體的長度,用不上1/4秒,它那快速而有力的舌頭就將獵物吃進肚里。然后,長舌又能自然得像“卷棉被”般地卷回嘴里。
人類會制造盛水工具,而在歐洲,有一種紅狐,雖然不會制造盛水工具,但它們身體天生便帶有“水杯”,原來它只要把舌頭稍稍卷起,便可形成茶匙狀去盛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