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心下痞滿

[名詞解釋]痛者為結洶洶痹,不痛者為痞滿。有因下而郁結者,從下虛及陽氣下陷而治;有不因下而痞結者,從土壤及痰飲、食郁、濕熱而治。

濕熱氣郁 1.桔梗,胸脅痛刺,同枳殼煎。2.黃連,濕熱痞滿。3.黃芩,利胸中氣,脾經濕熱。4.柴胡,傷寒心下諸痰熱結實,胸中邪氣,心下痞,胸脅痛。5.前胡,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6.貝母,主胸脅逆氣,散心胸郁結之氣,姜汁炒丸。7.芎,治一切氣、血,燥濕開郁,搜肝氣。8.木香,能升降諸氣,專泄胸腹滯塞。陽衰氣脹懶食,同訶子、糖和丸服。9.香附子,利三焦,解六郁,消飲食痰飲,一切氣疾,同砂仁、甘草末服。同烏藥末服。同茯神丸服。一味浸酒服。

痰食 1.半夏,消痰熱滿結。小結胸,痛在心下,同黃連、栝蔞煎服。2.旋覆花,汗下后,心下痞滿,噫氣不止。3.縮砂,痰氣膈脹,以蘿卜汁浸,焙研湯服。4.澤漆,心下伏瘕如杯,同大黃、葶藶丸服。5.栝蔞,胸痹痰結,痛徹心背,痞滿喘咳,取子丸服,或同薤白煎酒服。6.牽牛,胸膈食積,以末一兩,同巴豆霜,水丸服。7.生姜,心下堅痞,同半夏煮服。8.白芥子,冷痰痞滿,同白術丸服。9.橘皮,痰熱痞滿,同白術丸服,或煎服。10.青橘皮,胸膈氣滯,同茴香、甘草、白鹽制末,點服。四制為末,煎服,名“快膈湯”。11.巴豆,陰證寒實結胸,大便不通,貼臍灸。

脾虛 1.人參,主胸脅逆滿,消胸中痰,消食變酸水,瀉心、肺、脾、胃火邪。心下結硬,常覺痞滿,多食則吐,氣引前后,噫呃不除,思慮郁結,同橘皮去白丸服。2.術,除熱消食,消痰水。胸膈煩悶,白術末,湯服。消痞強胃,同枳實為丸服。心下堅大如盤,水飲所作,腹滿脅鳴,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氣分,同枳實水煎服。3.蒼術,除心下急滿,解郁燥濕。4.遠志,去心下膈氣。5.升麻、柴胡,升清氣,降濁氣。6.附子、羊肉,老人膈痞不下食,同橘皮、姜、面做羹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明光市| 梁山县| 三台县| 庆云县| 麻城市| 六盘水市| 思南县| 石渠县| 隆林| 灵丘县| 历史| 江北区| 遂宁市| 高青县| 太仆寺旗| 溧阳市| 绍兴县| 柳林县| 元谋县| 临朐县| 舞钢市| 丽水市| 天津市| 晋宁县| 安图县| 长宁区| 云浮市| 三河市| 永福县| 遂平县| 息烽县| 渭源县| 襄垣县| 闽清县| 哈密市| 佳木斯市| 文成县| 梧州市| 广昌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