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經商
- 學管理學經營(當代教育叢書·現代名言妙語全集 )
- 李銘主編
- 1932字
- 2021-05-31 09:41:25
貿易界也像戰爭、國政和文學界一樣,存在著天才……只要一看到有,天賦的商人,你就會認為,天賦似乎也統治著貿易界。
(美)愛默生:《論文集第1輯·論性格》
如今能否在商業上獲得成功,取決于商人能否使顧客相信他擁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美)杰拉爾德·斯坦利·李:《大眾》
只顧眼前的利益是經營不好企業的,要有遠見,踏踏實實地干。
(日)堅尾忠雄,引自《日本47位企業家的經營訣竅》
一個人有責任去賺錢,但必須是用誠實的方式。
(古羅馬)西塞羅:《論義務》
正當而合法的買賣,沒有能全靠投機的。
(美)馬克·吐溫:《馬克·吐溫文集》
誠實掙到的財產是高尚的。這一要靠勤儉,二要靠正直無欺。
(英)弗·培根:《隨筆·論財產》
除了賺錢還是賺錢的生意其實是很糟糕的生意。
(美)亨利·福特:《1919年接受采訪時講的話》
商人的興趣就在那些能找到財富的地方。
(英)埃·伯克:《致塞繆爾·斯潘先生的信》
做生意要公平合理,這樣買賣雙方就不會有人抱怨。
(英)約翰·雷:《英國諺語大全》
“討價還價”這條原則也是交易場上的格言。
(英)狄更斯:《馬丁·朱述爾維特》
生意經已經變得越來越自私,幾乎到了行竊的邊緣,并且很容易接近(如果尚未超過這一界限)詐騙的界限。
(美)愛默生:《自然演說與演講集》
這個世界上,交易就是欺騙,誰強誰就獲利。一個人進行詐騙,而另一個愿意受騙,這就是公道。
(泰)古立·因禿塞:《期待者》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商人和海盜是沒有區別的。甚至在今天,商業道德其實也只不過是文雅一點的海盜精神罷了。
(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我們做買主時認為不合理的價格,當我們做賣主時卻認為它很公道。
(日)佚名:《角色與觀察》
發財有術,能叫沙子變金子。
(英)阿·揚格:《法國游記》
把賺錢看作品德惡劣是根本錯誤的。但是如果過分熱衷于賺錢,那么品德便會變壞,這也是真的。
(日)澀澤榮一
用血汗掙來的錢是最問心無愧的。
(英)理·薩維奇:《論公共精神》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失自己的靈魂,那有什么益處呢?
《新約全書·馬太福音》
用不義的手段賺錢,則是最大的惡事。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引自《古希臘羅馬哲學》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只存有賺錢的思想。
(日)松下幸之助:《工作·生活·夢》
我愿意有錢,但我決不想要不義之財;日后報應總會來。
(古希臘)梭倫:《正義》
不義之財如同車輪上的塵埃,轉瞬即逝。
(蘇)高爾基:《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正直的人從來不會成為暴發戶。
(古希臘)米南德:《今天》
靠不義之財發家富不了。
(英)約翰·雷:《英國諺語大全》
用卑鄙手段得來的財富,將像煙消云散一樣很快消失。
(日)諺語
靠可恥的職業獲得的財富,顯然帶著不名譽的烙印。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引自《古希臘羅馬哲學》
當財富是從魔鬼那里來的時候(如由詐欺、壓迫和其他不正當的手段而來的財富是也),他們是來得很快的。
(英)弗·培根:《隨筆·論財富》
當你得到的是一筆無人質疑的財產,這筆財產才算真正歸了你。
(古羅馬)恩尼烏斯,引自尤維納利斯《諷刺詩集》
損人利己者所得的財富,/將給他帶來痛苦;/正大光明者所得的財富,/縱然喪失亦能最終得益。
(印)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政事篇》
聚斂財富也即自尋煩惱。
(美)本·富蘭克林:《格言歷書》
聚財貴在有魄力。
(古羅馬)賀拉斯:《書札》
財富就是將智慧運用于自然;致富的藝術不是勤奮,更不是節儉,而是選擇合適的方法、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地點。
(美)愛默生:《處世之道·財富》
富貴之道是一種技術,巧者能集財富于一身,拙者比土崩瓦解更容易失去財富。
(日)上田秋成:《雨月物語·貧富論》
因為財富就是勢力,所以一切勢力都必然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手段攫取財富。
(英)埃·伯克:《1780年2月11日在英國下院的演說》
發財的捷徑是視金錢如糞土。
(古羅馬)塞內加:《致魯西流書信集》
對于商業利己主義思想來說,不存在國家,除了利潤以外不考慮任何熱情和主義。
(美)杰弗遜
貿易雖是爭奪利潤的,但并非單憑暴力所能做好的,它是需要動用智慧的事。
(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
合理利潤的獲得,不僅是商人經營的目的,也是社會繁榮的基石。
(日)松下幸之助,引自《現代企業經營名言》
道德和聲譽是商業中至關重要的東西。
(美)羅·索貝爾:《華爾街內幕》
好貨不愁沒有市場。
(古羅馬)普拉圖斯:《皮努魯斯》
生意是否成功,確實取決于良好的服務。
(英)洛·福特:《世界杰出企業家金言》
如果信息來得太慢,你就趕不上新潮。
(美)阿伯迪妮:《2000年大趨勢》
只要合作是嚴格自愿的,交易雙方得不到好處,就不會有任何交易。
(美)米爾頓·弗里德曼·羅斯弗里德曼:《自由選擇》
正是由于我們相互的需要,我們對人類才有貢獻;相互的需要乃是一切商業的基礎,乃是人與人之間永恒的關系。
(法)伏爾泰:《哲學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