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領袖
- 政治是種理想(當代教育叢書·現代名言妙語全集 )
- 李銘主編
- 1869字
- 2021-05-31 09:41:21
一個領導人要把一個角色演得成功,必須自己適合演這個角色。
(美)尼克松:《領導者》
一個國家領導人的首要職責是求得自身和國家的生存。
(新)李光耀,引自尼克松《領導者》
政治家如果走錯一步路,不是使國家遭到滅亡,就是使國民陷于貧困。
(日)松下幸之助:《工作、生活、夢》
凡是真正杰出的帝王、君主或政治家,只有使自己成為為民眾的福利而行使其權力的人,才能與其稱號相符;只有徹底成為這種公仆的人,才能稱得上勝過一般當權者的真正的領袖。
(日)池田大作:《權力的魔性》
身為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是能做到寬嚴并濟。
(日)松下幸之助:《工作、生活、夢》
領導者的資格,決定于有無責任心,而其責任心的大小、強弱,又決定著人格的偉大程度。
(日)池田大作:《我的人學》
不以成為領導者而自滿,一定要做樂隊指揮那樣的人。
(日)大平正芳,引自《昭和宰相列傳》
指出政府應該達到的適當的目的,是思辨哲學家的職責。而找出達此目的適當方法并有效地利用它們,是政治家即行動中的哲學家的職責。
(英)伯克:《論當前不滿情緒產生的原因》
凡是真正應該被稱作政治活動家的人,即使他們的肉體已經死去,但他們在政治上是不會死去的。
(蘇)列寧:《列寧選集》
在這開闊的林蔭大道盡頭,就是那些巨人的圣殿,我們已經站在他們的肩上。
(美)里根,引自坎農《從演員到總統:羅納德·里根》
領導人的最偉大的貢獻往往在他去世以后才顯現。
(美)尼克松:《領導者》
偉大的活動家總是應偉大的歷史要求而產生的。
(俄)留里科夫
政治家造就時勢,時勢造就政治。
(美)希拉德:《丹尼爾·韋伯斯特的生平與貢獻》
統治者就是坐在歷史這輛汽車的方向盤前面的人,他既開動汽車,又隨著汽車而動。
(美)基辛格,引自安瓦爾·薩達特《回憶錄》
搞政治的人如果沒有當總統的野心,那就是平庸之輩。
(韓)金泳三,引自《南朝鮮總統候選人其人其事》
政治家是為國家服務的政客;政客是要國家為他服務的政治家。
(法)蓬皮杜,引自《觀察家報》
治理國家卻不能讓臣民幸福,就該放棄王冠。
(意)羅大里:《“三顆紐扣”的房子》
眼睛只見到光榮的從事政治活動的人,雖然徒有統治者之名,而實際上僅僅是大眾的奴隸。
(古希臘)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
政治家沒有愛憎觀念,指導他們行動的不是情感而是利益。
(英)切斯特菲爾德:《書信錄》
一個首領就是需要其他人的人。
(法)保·瓦萊里:《壞思想與別人》
具有包容一切的氣度和改善一切的才能,這兩點就是我所認為的政治家的標準。
(英)埃·伯克:《關于法國革命的感想》
即使是最卓越的政治家,如果他打算做一個“獨唱”演員,那他也會失敗。
(美)基辛格,引自格勞巴德《基辛格》
凡是想統治人類的人,無論是誰,必得把簡單本能這個概念放在心上,它是社會的有力的調節器。
(法)安·莫魯瓦:《人生五大問題》
總理大臣的職務是不能以友情作交易的。
(日)吉田茂,引自早板茂三《田中角榮秘聞》
天生的統治者,他統治人心,像風驅使云彩一樣,他可以驅使種種不同的人為他服務。
(德)蒙森:《羅馬史》
我的抱負是指揮別人,而不是聽人指揮。
(德)俾斯麥,引自帕麥爾《俾斯麥傳》
一個在其政治生涯中曾統治一切的人,能屈居第二嗎?
(美)布什:《喬治·布什自傳——注視未來》
無人能毫無內疚地進行統治。
(法)圣茹斯特,引自阿瑟·凱斯特勒《正午的黑暗》
治理國家是一項殘忍的事業,好心是辦不成事的。
(英)哈里法克斯:《文集》
一個領袖人物有時為了盡他的職責而必須堅強到近乎殘忍。
(美)尼克松:《領導者》
政治家的模范行為應該是堅信高尚的原則,并隨時準備為之犧牲。
(埃)穆·阿·沙·拉巴思:《參議員阿里先生》
在政治上的一個主要手腕,就是對于無論任何困難的局面,都要使人民相信并非完全沒有希望。
(英)弗·培根:《隨筆·論叛亂》
我們贊賞那種真正的政治家,就像贊賞那種給我們寫下了人間最宏偉的詩篇的人一樣。永遠放眼未來,趕在命運的前頭,超越于權力之上。
(法)巴爾扎克:《鄉村醫生》
政客考慮下一次選舉,政治家考慮下一個朝代。
(英)克拉克
我相信在政治中有這樣一條神圣的“馬基雅弗里”定律:“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就要作出犧牲。”
(英)斯威夫特:《論英國人的投機騙局》
書本是培養不出領導人的。書本可以幫助人們進步,但它本身培養不出領導人。領導工作人員只能在工作過程中成長起來。
(蘇)斯大林:《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我希望在我意識到自己曾為國家作出過一些貢獻并留下這種印象時引退。
(德)俾斯麥,引自帕麥爾《俾斯麥傳》
對那些執掌大權的人們來說,丑聞比錯誤更致命。
(法)拿破侖,引自科蘭古《隨拿破侖遠征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