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疾病與預防

患疝氣的治療

常見的是腹股溝斜疝,在哭、鬧、咳嗽、站立或用力排便時腹股溝或陰囊部可見一個腫物,安靜平臥時可消失,腫物進入腹部時可聽到咕嚕水聲。輕型不經常出現,隨著腹肌發育結實后會有自愈的可能。但有時疝的內容不能自由回到腹腔,會疼痛變硬,惡心、嘔吐,即稱為嵌頓疵;如果治療不及時,局部紅、腫、熱、全身發熱稱為絞窄性腸梗阻是卡住的腸管開始發炎壞死,應馬上手術治療,否則會導致腹膜炎而有生命危險。

能回納的疝也應在3~6歲之內手術。孩子太小不懂話不易于合作,術后哭鬧腹部壓力增加不利于傷口愈合。由于6歲孩子要上學,帶著疵囊不便于過集體生活和參加體育活動,而孩子過了3歲又基本上無自愈可能,所以最好在4歲時手術治療。

疵帶會壓傷皮膚及疵內的腸管,對活潑好動的男孩甚感不便,許多孩子寧愿手術也不愿用疝帶。3歲以下孩子要防止感冒咳嗽,注意大便通暢,不能大哭大鬧防止腹部壓力過大使疝突然嵌頓。難以安撫的孩子可同醫生商量是否可早期手術。

拔除有害的牙

應該拔除的牙

孩子的牙齒如果沒有精心的呵護,就可能會發生各種病變,其中有些病牙已不能保留,如接近乳恒牙替換期時,病牙已露髓;乳牙的根尖病變造成根尖及根分叉區骨質廣泛破壞并有可能影響恒牙胚的發育;乳牙因外傷根折近頸二分之一區或在骨折線上;有病灶感染現象并不能治愈的牙齒等均應拔除。

因咬合誘導需要拔除的乳牙:到了換牙的年齡,乳牙遲遲不脫落,妨礙恒牙的正常萌出或恒牙已萌出而乳牙仍未脫落,形成了“雙排牙”現象,此時應拔除滯留的乳牙。對未到換牙的年齡,但由于齲壞、炎癥等原因,乳牙根尖已露出并經常刺激周圍牙齦、唇、頰部軟組織甚至造成潰瘍的也應拔除。

對乳牙齲壞已經無法充填修復的,牙冠殘缺不全或完全破壞,僅剩牙根反復發炎化膿、引起腫脹、疼痛的應在炎癥控制下拔除。

對多生牙、額外牙以及反復引起全身或頜面部疾病的,且治療效果不佳的也應給予拔除。

有的孩子一張嘴幾乎看不到什么好牙,大都破壞到只剩下牙根了,對這樣殘存的牙根是否一定要拔除呢?有的父母真不知如何是好,總覺得反正以后還要換牙,拔除也無妨,其實并不是這樣,如果乳牙的牙根不松動、不刺激牙齦和黏膜、也不經常發炎的話,最好能保留到牙齒替換時。特別是乳尖牙(虎牙)、第二乳磨牙對牙弓周長和后繼恒牙的萌出和排列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當牙的殘根經常發炎、腫脹,甚至引起間隙感染的牙,在拔除后需要保留間隙時,一定要做個間隙保持器,防止鄰牙移位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齊。因此,當大人不知道某些牙該不該拔時,一定要帶孩子征求口腔醫生的意見。

拔牙后的護理

拔牙后,創口一般在10日左右基本愈合,恢復正常,在這段其間要妥善保護傷口。如果不注意保護傷口,就有可能造成拔牙后出血過多,甚至引起傷口感染、發炎、腫脹、張嘴受限、疼痛以及傷口愈合時間延長,嚴重時可引起干槽癥的并發。

拔牙后應咬住拔牙創面上的紗布棉球,半小時后吐出。咬住紗布棉球,一方面可以止血,同時也可以使創面的血塊凝結起來,有利于傷口的愈合。一般半小時左右出血停止。過早的吐出棉球容易造成出血,但紗布棉球也不應咬得太緊太久,否則反能增加感染機會。紗布棉球吐出后常帶少量血絲,這是正常的。不要老用舌頭去舔傷口或吮吸傷口,更不要用手指、牙簽等東西去碰傷口。也不要老是吐口水,因反復吐口水容易引起出血,嘴里口水較多時可咽下去。

拔牙后要吃東西需等到2小時之后,因為麻醉藥能維持1~2小時,過早進食會誤咬傷口唇、黏膜。為了防止沖刷掉傷口內凝結的血塊,引發再出血,拔牙當天可以不刷牙、漱口。

如果拔牙后仍有較多的出血,甚至能吐出血塊的應到醫院檢查,看拔牙處是否有繼續滲血,及時做好止血處理。拔牙24~48小時后,如果張口輕度受限的還可適當做熱敷或理療。

咬舌、舔牙、咬頰的害處

咬舌習慣常常由吮指習慣引起。孩子經常用牙咬舌頭,使舌尖在上下前牙之間活動,影響前牙,另外吐舌、伸舌、咬指甲同樣會造成上頜前突及前牙開臘、前牙向唇側傾斜或散開。舔牙常在兒童換牙期發生,使被舔的牙受到向外推擠的壓力而導致牙齒向外呈扇形散開,使前牙間隙變寬。咬唇習慣中最常見的是咬下唇,如果是上前牙咬下唇會出現上前牙唇向移動,下前牙舌面傾斜、重疊擁擠,甚至引起下牙弓的塌陷。而下前牙咬上唇時則與之相反,形成上下前牙反能關系的“地包天”畸形。這些不良口腔習慣若持續到4歲會引起口腔肌肉的異常功能及牙胎關系的變化,甚至錯能。應盡可能采取合適的護理和心理疏導的方法使兒童盡早改掉不良習慣,若在6歲以后仍不能克服的話,需使用矯治器強制小兒改掉上述不良習慣。

預防齲齒

小孩子齲齒的現象在當今出現得越來越多。有的父母認為,反正孩子的乳牙是要換的,得了齲齒也沒關系。其實不然,齲齒嚴重時會破壞恒齒的牙胚,影響恒牙以后的發育。

齲齒發生的機理很簡單,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如果沒有及時清除,就使得細菌繁殖,腐蝕破壞牙釉質,于是造成了齲齒。如果不及時治療,可繼續發展為牙髓炎,使得牙齒腫脹,甚至會引起臉部的腫脹。

孩子如果不小心得了齲齒,應及時到醫院修補齲洞,以保護恒牙牙胚,使其順利萌出。最好不要把壞牙拔掉。因為孩子的牙根還沒有發育成熟,拔牙會損傷牙根的正常發育。此外,拔牙會使鄰近的牙齒傾斜,影響孩子的咀嚼。沒有得齲齒的孩子也應做好預防。預防齲齒的方法如下:

讓孩子堅持天天刷牙

孩子3歲時就可學習自己獨立刷牙了,到了4歲,家長可培養孩子天天刷牙的習慣。一般孩子意志力較弱,堅持性差,這就需要家長不斷提醒督促孩子,逐步養成習慣。為了增強牙齒的抗齲性,還可使用含氟牙膏。與此同時,父母應教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時應上下左右里外的牙齒全都刷到。采取上下豎刷的方法而不是左右橫刷,除去牙縫中的殘渣。

讓孩子少吃糖

尤其是晚上睡覺前不要讓孩子吃糖。可以給孩子講糖不能吃得太多的原因,一般4歲孩子都能接受道理的,還可給孩子講述有關保護牙齒的故事。如果晚上孩子堅持要吃糖,可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給孩子講故事,玩心愛的玩具等。

進食后要堅持漱口

每次在孩子進食之后要教他用水漱口,以清除留在口內的食物殘渣。

保護孩子的聽力

導致聽力出現障礙的原因最常見的有:掏耳朵時不慎,刺傷了鼓膜,引起耳聾;因患了某些病長期使用慶大霉素、奎寧、鏈霉素等對耳朵有損害的藥物,使聽力受損;患中耳炎,引起聽力障礙等。

每個人都明白聽力對于人有著重要作用,從小保護孩子的聽力是對他今后的人生負責。如果孩子聽力受損,就幾乎無法學習語言,因此,當他們聾了以后常常會變成啞巴。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的,那么應怎樣保護孩子的聽力呢!

首先應注意平時不要用火柴、發絲等給孩子掏耳屎。一般來說,耳屎能自行掉出,不需去掏。如果耳朵內耳屎太多而不掉出,可上醫院讓醫生取出。要嚴禁孩子自己掏耳朵,因為小孩手的肌肉控制力差,一不小心就會把耳朵掏壞。另外,如發現孩子有往耳朵里隨便塞紙團等毛病,應當加以教育。

其次,盡量避免給孩子使用慶大霉素、奎寧、鏈霉素等藥物,以免損傷聽力。要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麻疹、乙腦等傳染性疾病。因為這些病可引起中耳炎。此外,給孩子洗頭洗臉時不要讓污水流入耳朵里,以免發生外耳道炎,影響聽力。

再次,不要讓孩子靠近噪音太大的地方,以免損傷孩子的聽力。如果發現孩子的耳朵疼痛,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及早正確的治療,避免孩子聽力減退。

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許多意外事故都是在粗心大意沒有預計后果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事先加以預防,許多是可以避免的。為了避免孩子發生意外事故,應排除潛在的危險。

家里的有毒、有害物品如藥物、農藥等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如鎖在柜子里或放在高處,因為孩子很可能因好奇而吃進肚子里去。其他危險品如針、刀、釘子等也是如此。

給孩子清洗時,要先倒涼水,后倒熱水。如果先倒熱水,孩子一不小心把手或腳伸進了盆里,就會被燙傷。不要讓孩子隨便玩火,教育他讓他知道火是很危險的。如果孩子不聽,可以故意拿火放在孩子的手指邊燎一下,使他知道被火燒灼的痛苦,了解到火的厲害,以后就不敢隨便玩火了。

媽媽縫衣服或織毛衣時,不要讓孩子靠近自己,以免扎傷他們。不要讓孩子隨便進入廚房,尤其是炒菜時,油星四濺、煙霧籠罩,對孩子的健康不利。油的溫度很高,如果濺到孩子身上,也是很危險的。

家庭用電尤其要注意,孩子不知道電很危險,家長要適時教育,不要讓孩子隨便觸摸插座、插頭和電燈等物品。孩子放爆竹煙花,大人應在身邊陪伴,并指導孩子,以免炸傷。最好是不讓孩子燃放鞭炮。

另外,要注意道路上的危險。馬路是最易出事故的地方,不要讓孩子在馬路等危險地方玩耍,甚至附近地區也不要讓他去。孩子玩耍時應有大人看著,他始終要在成人的照看目光之下。孩子逛街時應有成人陪伴。

雖然時時處處都潛在危險,但因此就把孩子鎖在家中,不讓孩子出去玩或不敢讓孩子大膽地玩,也是不對的。應該要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自由自在地活動。還應教育孩子自己保護自己。如不要跟陌生人走;知道玻璃等物品是有危險的,不能隨便拿著玩;腐爛的東西是不能吃的等等。

常見的急救方法

意外事故主要靠預防,但如果發生了就要會采取急救措施。如孩子觸電或溺水后,要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法搶救。

人工呼吸法

將受傷的孩子置于仰臥姿勢,頭部盡量向后仰,同時清除口、鼻中的雜物或鼻涕,以保持呼吸暢通。成人深吸一口氣,并捏住孩子的鼻孔,緊對著孩子的嘴吹氣。吹完氣后,放松捏鼻子的手,用手輕壓孩子的胸部,幫助呼氣。這樣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做15次左右,直至孩子的胸廓稍微隆起,要想掌握正確而熟練的人工呼吸法,必須經過大量的練習。具有一定經驗的人才能對孩子進行人工呼吸。

心臟擠壓法

讓受傷的孩子以仰臥的姿勢放在堅硬的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注意不能躺在柔軟的床上,以保證擠壓的效果。成人在孩子的側面,雙手重疊把手掌的根部放在孩子胸骨的二分之一處的下方,即兩乳頭之間。用手掌根部用力,垂直地、沖擊性地向下擠壓,使胸骨向下陷約2公分左右。有節律地擠壓、放松,每分鐘60次左右。注意不能把手放在左胸乳頭處擠壓,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通常情況下這兩種方法要同時進行。在搶救的同時,要盡快送往醫院急救,在送往醫院途中仍然要實施搶救。

如果是觸電,應當先切斷電源。

如果是溺水,應當首先將孩子口中、鼻中的雜物清除掉,以使呼吸通暢。然后使溺水的孩子腳部高于頭部平躺,以使其體內的水倒出來。也可將孩子放在成人的膝上,使其頭部下垂,將水傾出。然后再立即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

預防和護理急性腎炎

癥狀

急性腎炎常發生在呼吸道感染和皮膚鏈球菌感染之后,是幼兒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主要癥狀為:眼瞼浮腫,一二天后發展至下肢浮腫;尿少,并伴有血尿,有的用肉眼即可看見,有的需在顯微鏡下才能檢查出來;大多血壓升高,并且頭痛、嘔吐、煩躁不安、視力模糊等。一、兩周后血壓會隨著尿量增加而自行下降。

預防和護理

急性腎炎的治療沒有特效藥,關鍵是加強護理。如治療和護理得當,三至四周后可進入恢復期,完全治愈需要半年左右,個別的可轉變為慢性腎炎。

不論病情輕重,患病的最初兩周內,都必須臥床休息,因為這時最容易發生嚴重的并發癥,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如果病情急劇發展,應立即送醫院及時搶救。

在護理急性腎炎時需做到:密切注意患兒的尿量。如果持續少尿(每日尿量少于250毫升)或無尿(每日少于50毫升),使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易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注意觀察患病兒的浮腫情況。如果體內水分滯留過多,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注意衛生,晨起和飯后可用淡鹽水漱口,勤換衣服。

患病早期,可適當限制水、鹽及蛋白質的攝入,可進食高糖、維生素豐富、低脂肪、無鹽或少鹽、低蛋白食物。但不要長期限制孩子的飲食,以免影響小孩的發育。

預防急性腎炎,應做到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患猩紅熱扁桃腺炎時應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注意衛生,避免皮膚感染。

患肺炎的護理

癥狀

肺炎按病因可分為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霉菌性肺炎等,按病理表現可分為大葉性肺炎和支氣管肺炎兩類。3歲以上孩子以大葉性肺炎較多,該病的癥狀為:突然高燒達39℃~40℃。同時伴有發冷、全身疼痛、疲乏無力、咳嗽。有的孩子還可能發生休克,有如上癥狀的一種或幾種都要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如果患病的孩子肺炎癥狀較輕,精神狀況較好,沒有呼吸困難及口唇指甲發青等現象,可以不住院,只要有家長良好的護理即可。

護理

對于患病的孩子要按醫生要求讓他及時打針、服藥。注意讓他休息,室內保持空氣新鮮,上、下午各通風一次,每次十多分鐘。不允許在患兒室內抽煙,以免有害煙霧使患童呼吸道粘膜受損傷而增加痰液稠度。

室內要保持適宜的濕度,尤其是冬、春季節,孩子吸入干燥空氣后會損傷呼吸道粘膜,并且不利于痰液的排出。解決辦法是在地面上潑熱水,用抹布擦地,或在火爐上放一水壺,開著蓋,使水分蒸發。室溫應在20℃左右。

給孩子蓋的被子和穿的衣服不要過厚,以免過熱引起呼吸困難。可以讓孩子側臥,也可呈半躺半坐式,以利呼吸。

孩子的飲食要有益于消化,富有營養。可吃米湯、粥、牛奶、雞蛋羹、面條等,少食多餐。由于肺炎患兒發燒時,呼吸速度加快,水分流失比平常多,因此要多喝水。如果體溫較高,除服藥外,還可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果鼻塞,可用0.5%~1%麻黃素滴鼻。

百日咳的預防和護理

癥狀

百日咳多流行于冬、春季,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百日咳的癥狀為:開始時輕度發熱、咳嗽、流鼻涕,與感冒相似,過2~3天后,熱度漸退,咳嗽加重,白天癥狀較輕,晚上咳得較厲害,咳起來連續十幾聲,有時咳得喘不過氣,直至咳出大量粘液。咳后伴有特殊的似雞鳴的回聲,這是百日咳與一般咳嗽。

預防和護理

百日咳的病程很長,一般需100天左右才能好,因此叫百日咳。但是并不是說到了100天,自然而然就會好,而是需要細心地護理和治療,否則會出現一些并發癥。

預防百日咳的最佳方法是及時接種百日咳疫苗。在百日咳流行期間,如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應戴上口罩。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房間經常通風,衣服用日光曝曬。平常注意為孩子增加營養,讓他堅持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力。

預防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常見傳染病。它可分為A型、B型、非A非B型三種。

以上幾種肝炎都可通過消化道傳染。健康的人如果接觸了被肝炎病毒污染的水、食物、食具、玩具等,就可能被感染。因此,應當講究衛生。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肝炎患者必須隔離,以免傳染他人。肝炎病人用過的衣物、用具可用開水蒸煮15分鐘以消毒。

后兩種肝炎還可通過血型傳染。如輸血、注射血液制品及使用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灸針、化驗針都可發生傳染。

小孩患A型肝炎的人數較多,約占全部肝炎患兒的80%以上。開始時發燒,約38℃左右,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食油膩食物,肝區疼痛,尿黃如濃茶或醬油色(黃疸型肝炎患兒),約4~5天后出現黃疸,鞏膜(白眼球)及臉部和皮膚發黃。癥狀持續2~6周消失。只要護理得當,一般能治療,也有少數轉成慢性。B型肝炎常常不能及時發現,轉為慢性的比率較高,達30%,還可并發其他疾病。由于小孩抵抗力低,感染C型肝炎病毒后很容易發生澳抗陽性,肝炎病毒長期存在于血液,不僅損害肝功能,而且一旦身體免疫功能低下時即可發病。所以一定要加強預防,不要吃不潔凈的食物,一旦發現持續發燒、食欲不振并且肝區(右腹部)疼痛,應立即去醫院檢查,如果診斷出是肝炎就應注意正確的護理,以免轉變成慢性。此外,平常還應加強身體鍛煉,增加營養,提高抵抗力。

預防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是小兒常發疾病。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扁桃腺內病菌大量繁殖,引起急性扁桃腺炎,并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咽炎。該病發病急,患兒高燒咽痛,吞咽困難,張口檢查時,可見扁桃腺充血、腫脹,嚴重時有黃白色點狀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并有壓痛。急性扁桃腺炎反復發作,可變成慢性,還可引起腎炎等其他疾病。

患兒應當注意休息,多飲水。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食,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潔,用鹽水或復方硼酸漱口液等漱口。

患兒治療時用抗生素,可選用青霉素、磺胺類藥物。高燒時,可以用酒精擦頜下、腋下、大腿根部等降溫。口含化六神丸、含碘喉片等進行局部治療。

針對反復性的扁桃腺炎,可以在急性期炎癥控制后,作手術將扁桃腺切除。

預防扁桃腺炎要做到: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增加營養,多喝水;注意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還應注意口腔衛生,養成飯后漱口及睡前、清晨刷牙的良好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出国| 锦屏县| 盘山县| 光山县| 湘阴县| 江津市| 瓮安县| 曲麻莱县| 保亭| 敦煌市| 阿克苏市| 琼中| 得荣县| 临夏市| 张家界市| 尤溪县| 探索| 游戏| 田东县| 清新县| 中卫市| 井研县| 临武县| 大关县| 沂源县| 肇源县| 焉耆| 灌云县| 佛坪县| 台州市| 宜章县| 长武县| 台北市| 茌平县| 阿拉善右旗| 班戈县| 龙江县| 长沙县| 固安县|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