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食品加工的竅門
- 家庭生活小竅門完全知識手冊
- 張南編著
- 10109字
- 2021-05-31 09:43:29
洗腸、肚的竅門
將腸、肚的污物倒凈,翻過來,其內層是粘膜組織,呈絨毛狀,起伏不平,污物和胃腸液混合在一起不易洗干凈,這里介紹幾種清洗竅門:
1.水洗:先用清水把腸肚洗幾遍,洗去明顯污物雜質,然后用鹽、明礬、醋或玉米面反復搓揉,直至將污物粘液搓凈,再用水沖洗,最后放些食醋加水浸泡,可清除異味,也利于保存。
2.油洗:將腸肚內翻外,用清水洗一遍略瀝干水后,每個肚或每斤腸放入花生油10克,用雙手反復搓揉2~3分鐘,再用水清洗。這樣即可將腸肚洗凈,且煮熟后芳香可口。如無花生油可用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不可用動物油。
3.干炒:將腸、肚放在熱鍋上干炒,待污水受熱外浸時,取出置清水中清洗干凈。
4.蔥洗:將腸肚倒干凈污物,翻卷過來,然后將洗凈的蔥搗碎,按蔥和腸肚1:10的比例在一起搓揉,至無滑膩感時,再用水沖洗干凈即可。
洗肺的竅門
清洗肺不要放在盆中搓洗。可將肺管套在水龍頭上,將水灌入肺內,使肺擴張,大小血管都充滿水后,用手搓洗一下,將水倒出來,然后再灌滿水,再倒出,直至肺葉發白時為好。最后放在鍋中加熱,使肺管中殘物浸出,再用清水沖洗即可。
洗鮮肉的竅門
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肉,上面粘附著許多臟物,用自來水沖洗時油膩膩的,不易洗凈。如果用熱淘米水清洗,臟物就容易清除掉。
也可拿一團和好的面團,在肉上來回滾動,就能很快將臟物粘下。
洗豬油的竅門
豬板油臟了很不容易洗干凈。如果將豬板油放進30~40℃的溫水中,用干凈的包裝紙慢慢地擦洗,就比較容易將板油洗干凈。
洗舌頭的竅門
洗豬舌、牛舌時,可先用開水浸泡,直泡至舌苔發白,再用小刀刮去白苔,然后用清水洗凈即可。
洗豬心的竅門
將豬心放在面粉中“滾”一下,放置1小時后清洗,再烹炒,其味美純正。
洗豬肝的竅門
用水沖5分鐘,切成適當大小,再泡入冷水四五分鐘,取出瀝干,不僅可洗凈,而且可去腥味。
洗蔬菜的竅門
1.用淡鹽水洗菜。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常常使用化學農藥和肥料。為了消除蔬菜表皮殘留的農藥,使用1%~3%的淡鹽水洗滌蔬菜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秋季收割的蔬菜,往往在菜根部位或菜葉背面的褶紋里躲藏著種種小瓢蟲。用淡鹽水洗菜,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其除去。
2.用淡醋水洗菜。電冰箱并不是保鮮箱,若從冰箱中取蔬菜因貯存時間較長而顯得發蔫,可以向洗菜盆內的清水中滴3~5滴食醋,五六分鐘后再將菜洗凈,洗好的蔬菜將鮮亮如初。
洗黃花菜的竅門
鮮黃花菜(金針菜)中含有秋水仙堿,在人體內被氧化成為氧化二秋水仙堿,有劇毒。因此,要用開水燙后浸泡,除去汁水,徹底炒熟才能吃。
洗茄子的竅門
茄子切后有了銹,可在燒之前,將茄絲或茄丁放入淡鹽水中,用手抓洗片刻,撈出,擠出黑水,再放入清水中漂去鹽分,撈出,擠去水,即可烹制。
洗瓜果的竅門
食用前,先將瓜果在鹽水中浸泡20~30分鐘,去除瓜果表皮上殘存的農藥或寄生蟲卵,鹽水也有殺滅某些病菌的作用。
洗蘑菇的竅門
蘑菇表面有粘液,使泥沙粘上不易洗凈。洗蘑菇時,水里先放點食鹽拌和,泡一會再洗,就極易把泥沙洗掉。
洗木耳的竅門
將木耳放在淡鹽水里浸泡1小時左右,然后抓洗,再用冷水洗幾次,即可洗除沙子。
也可在洗木耳的水中加少許食醋,然后輕輕搓洗,這樣也可除去沙子。
還可用米湯浸泡,不僅易洗,而且泡過的木耳肥大、松軟,烹調后味道鮮美。
洗咸肉的竅門
用清水漂洗并不能達到咸肉退咸的目的。應用鹽水來浸洗。只是所用鹽水的濃度要低于咸肉中所含鹽分的濃度。漂洗幾次,咸肉中所含的鹽分就會逐漸溶解在鹽水中,最后再以淡淡的鹽水清洗一下就可烹制了。
洗雞肫的竅門
先用刀把雞肫剖開(不能切斷),翻開,清除其中污物,用手撕剝掉內壁黃皮(即雞內金),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凈即可。
洗魚類的竅門
洗鮮魚時,只要在放魚的盆中滴入1~2滴生植物油,即可除去魚上的粘液。
將魚泡入冷水中,加入少許醋,過兩小時再去鱗,則很易刮干凈。
如果帶魚較臟,可用淘米水擦洗,不但魚易洗凈,而且手也不至于太腥。
墨斗魚內含有許多墨汁,不易清洗。可先撕去表皮拉掉灰骨,將墨斗魚放在有水的盆中,在水中拉出牢頭、內臟,再在水中挖掉墨斗魚的眼珠,流盡墨汁。然后多換幾次清水將內外洗凈即可。
洗鮮蝦的竅門
清洗鮮蝦時,用剪刀將頭的前部剪去,擠出胃中的殘留物。將蝦煮至半熟時剝去甲殼,此時蝦的背肌很容易翻起,可把直腸去掉,再加工成各種菜肴。
洗魚塊的竅門
可將魚塊一一排在竹籮內,用水來回沖洗,然后用凈布或紙巾將水擦干。
洗大米的竅門
取大小兩只盆,大小盆中均放大半盆水;把放有米的小盆再放入大盆中;手在小盆中攪動米,不時地將處于懸浮狀態的米和水傾入大盆中。如此幾次,小盆底部就只剩下砂粒了。
洗芝麻的竅門
將芝麻浸濕下沉后,把表面水大部分倒去,留水至芝麻1厘米左右,用手抓芝麻,使砂粒下沉,將上面的芝麻抓出,剩下少數芝麻和砂粒,再分離揀出即可。這樣洗芝麻,又快又好,保證食用時無砂粒。
洗冷凍食物的竅門
從市場上買回來的凍雞、凍魚、凍肉等冷凍食物,在煮前洗時,可先用姜汁浸洗3~5分鐘,這樣可起到“返鮮”作用,能去除一些異味。
去狗肉土腥氣味的竅門
剛剛宰殺的新鮮的狗肉有一股土腥氣味,可用鹽、花椒、大料等調味品拌勻,將狗肉腌一個晚上再烹調。
去狗肉膻味的竅門
可以先將狗肉用冷水燒開,待煮到七八分熟時,即將水倒去,再將狗肉切開成塊或片,按照要求烹調,狗肉就沒有膻味了。
除海參苦澀的竅門
將泡發好的海參(無論什么方法發制皆適用),切成所需用的形狀,每5000克發好的海參,和250克醋精加500毫升開水,然后倒在海參內,拌勻。海參沾醋后即收縮變硬。海參中的灰粒(堿性物質)和醋中和,并溶于水中。隨后放入自來水中,漂浸2~3小時,至海參還原變軟,無酸味和苦澀味即可。瀝盡水分,即可烹制。
菠菜去澀的竅門
菠菜營養豐富,但有澀味,去除的方法是:將洗好的菠菜放在開水中燙一燙,撈起再炒,即可去掉澀味。經開水燙后,菠菜中的草酸也同時被除掉。在吃菠菜時,不除掉草酸,會使菠菜本身所含的鈣質不為人體吸收。
除卷心菜異味的竅門
食用卷心菜時,有一股不爽口的氣味,去除方法是在烹調時,只要加些韭菜和大蔥,再用甜面醬代替醬,經這樣處理,菜可變得清香爽口。
除豆腐豆腥氣的竅門
烹制豆腐時,可以將豆腐切成15厘米見方的塊,放到開水中煮5分鐘,然后撈出來瀝干水,這樣,豆腥氣就沒有了。
除豆腐泔水味的竅門
1.烹制豆腐時,常含有一種泔水味,如果在下鍋之前先用開水將豆腐泡燙2~3分鐘即可除去。
2.可用鹽開水浸漂,去除異味,并且能使豆制品色白質地堅實。
除甲魚腥味的竅門
將甲魚宰殺后,取出魚膽,在膽汁中加少量水調勻,均勻地涂抹在魚身上,過幾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晾干。經過這樣處理的甲魚肉,烹調后就沒有腥味了。
去雞肉腥味的竅門
1.剛宰殺的雞有一股腥味。將宰好的雞放在鹽、胡椒和啤酒中浸1小時,再烹制時就沒有這種異味了。
2.從市場上買來的凍雞,有些從冷庫里帶來的怪味,影響食用。在燒煮前先用姜汁浸3~5分鐘,就能起到返鮮作用,怪味即除。
浸泡魚片的竅門
魚片要用冷水浸泡一會兒,可去除魚肉的皮下脂肪,浸泡出血液、色素、腥臭等異味,以及碎肉屑。魚片經過冷水浸泡,質地軟嫩,色澤潔白,清爽利落,腥臭異味減輕。魚片瀝干水分后,腌漬時易于吸收調味品的滋味和糊漿的水分,易于抓勻入骨,合為一體,附著力強;油滑時,糊漿不易脫落,保持魚片鮮嫩滑潤,質感彈性好。但是,在浸泡過程中魚肉內的水溶性物質和鮮味,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因此,浸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5~10分鐘即可。
切魚片的竅門
魚片一般是用作熘、炒菜肴的。選擇新鮮的活魚是前提,否則魚肉質地松軟,無彈性,切片后容易碎,味道也不好。
買回魚后要及時活殺,洗凈,切下魚頭魚尾,沿脊椎骨平刀剖開,批去魚皮和魚骨。然后將魚肉橫攤在砧板上,斜刀自上而下地切成3厘米長的魚片,放在容器里,上漿掛糊待用。
讓泥鰍吐泥的竅門
可先將泥鰍放在水中,再放1~2個辣椒,或在水中滴數滴食用油,不久泥鰍就會將泥土吐出。
劃鱔絲的竅門
劃鱔絲可采用滾淡鹽水澆燙法。其做法是:將鱔魚放入大桶中,蓋上密竹蓋,用勺放淡鹽水燒開,澆燙至鱔魚變色、口張開即撈出。這樣鱔魚肉略收縮,劃時易于離骨成絲,而又不致碎斷。
保護蔬菜中維生素的竅門
1.蔬菜一般是葉部含維生素C高于莖部,外層葉比內層葉含量要高,食用莖菜和葉菜時盡量不要丟棄莖菜中的葉和葉菜中的外層菜葉。
2.蔬菜要先洗后切、隨切隨炒。
3.維生素C在堿性環境中容易被破壞,而在酸性環境中比較穩定,所以烹調蔬菜時可適當加一點醋,這樣就可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4.燒菜時應將水煮沸后再把蔬菜放入,這樣既可減少維生素的損失,又能保持蔬菜原有色澤。
速凍蔬菜的解凍竅門
解凍的竅門是打開包裝后立即放入沸水中,加熱至水再沸騰,即可取出烹調,切不可放在室內自然解凍。
速凍蔬菜的食用竅門
速凍蔬菜是將新鮮的蔬菜經過加工后,迅速冷凍貯藏的蔬菜。
速凍蔬菜食用不當,不僅破壞其營養,也損及色、香、味。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應現買現吃,不要在家里存放,更不要在室外條件下存放,其次,速凍蔬菜在凍結前已經過清理、洗滌、漂燙后才裝袋的,所以不需另加洗滌,只要解凍即可。
水果防腐爛的竅門
新鮮的水果容易腐爛變質,這是霉菌、乳酸菌及許多腐敗細菌在作怪。由于它們害怕生活在堿性的環境中。因此只要把新鮮又沒有破損霉爛的水果放進1%濃度的小蘇打水溶液中浸泡幾分鐘,然后取出晾干,裝進食用塑料袋里密封起來,便可保存較長時間。
治腌菜過咸的竅門
有的人家愛腌咸菜,如果有時腌出的咸菜過咸,您可以取一點白酒,加進等量的水,然后將咸菜切好浸入,過一會兒再食用,咸味將大大減淡,而且味道更鮮。
治饅頭堿重的竅門
1.蒸饅頭時很不好掌握堿量。如果堿稍多一點,可以放一會兒再蒸,讓其“緩醒”以便讓多余的堿跑掉。如果緩醒已不及,可以增加溫度到28℃,因為面里的酵母菌在此溫度下能迅速繁殖,分泌出大量酵素和乳酸,當與堿發生化學反應后,能生成一種中性鹽,這就使面團既無酸味又無堿性。
2.饅頭出籠時發現黃了,可向鍋里水中倒三四兩醋,再將蒸黃的饅頭用慢火蒸十多分鐘,堿遇酸逐漸揮發后,饅頭就會變白,而且不會有酸味。
洗黃魚肚的竅門
一般洗黃魚都是剖腹清洗,其實洗黃魚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剖腹,只要用兩根筷子從魚嘴插入魚腹,夾住腸子后轉攪數下,便可以往外抻出腸肚。
如果魚已不新鮮,稍有臭味,則還是剖腹洗凈為好。
處理變質植物油的竅門
食用植物油有時因把關不嚴或保管不善而出現變質的情況。下面介紹幾種處理變質植物油的辦法。
如果植物油變質嚴重,用鼻子能聞到明顯的異味,那就不能再食用了。
如果植物油加熱時泡沫過多,加熱到一定溫度又產生沉淀,這就證明油中含磷脂過多。處理的辦法是:將植物油倒入清潔透明的玻璃瓶內,加入十分之一的清水,加熱到40~50℃后,用力搖動三五分鐘。再靜置10個小時,就發現瓶內的油和水明顯地分為兩層。因為水和磷脂的比重大而沉在下層,而食油就浮在上層。然后除去水和磷脂就可以了。
防辣眼睛的竅門
一般我們在切辣椒、洋蔥時,總會因其揮發的一股辣味,使得淚如泉涌。這是因為那種揮發性物質遇水可生成一種低濃度的亞硫酸,于是在眼睛里便會刺激眼球,而使人流淚難忍。鑒于這種原因,我們可用一些有針對性的辦法來做些預防。
1.把辣椒、洋蔥放在水里切,揮發性物質便直接溶于水,這樣就減少了對眼睛的刺激。
2.把洋蔥先放在冰箱中冷凍一會兒,然后現拿出來切,也會獲得較好的效果。
3.切辣椒、洋蔥時,先將刀在冷水中蘸一下,再切就不會辣眼睛了。
4.切辣椒、洋蔥等辛辣蔬菜時,如盛一碗涼水放在旁邊,即可以緩解揮發性物質對眼睛的刺激,也能使眼睛有清涼舒適的感覺。
剝大蒜皮的竅門
大蒜一瓣一瓣地剝皮既不好剝又慢,若把蒜頭掰成瓣,在溫熱水中浸四五分鐘后,用手一搓皮就掉了。
剝橙皮的竅門
“甜橙好吃皮難剝”,好多人這樣感嘆。為了省事,有人把橙子像切西瓜那樣切成一塊一塊地吃,這樣,汁水外溢,非常可惜。如果你把橙子放在兩手中間用力搓,直到皮軟,就可像桔子那樣好剝皮了。這個方法很值得一試。
使腌菜脆又綠的竅門
要知道,在腌菜過程中倒缸是個好辦法,因為倒缸可以散發由于腌制而產生的不好聞的氣味,同時還可減少乳酸的產生和原果膠的分解,從而保持腌菜的綠色和脆性。
另外腌菜時,加入蔬菜重量的萬分之五的石灰,利用石灰的弱堿性能中和腌菜發酵所產生的乳酸,能夠使腌菜更加翠綠清脆。石灰中的鈣,與原果膠分解的果膠酸結合生成果膠酸鈣,也可使腌菜組織發脆。但是使用石灰一定不可過量,以免破壞腌菜中的營養成分,影響腌菜的風味。
具體的做法是,在腌咸菜前洗菜時,在水中適量放一些堿,并把菜在干凈的堿水中浸泡20分鐘左右。腌菜的時候,在鹽水中再適當放一些堿。這樣腌出的菜新鮮、翠綠。另外,還可在鹽水里適當放一些生石灰,使鈣與菜中的果膠物質化合成果膠酸鹽的凝膠,這樣腌出的咸菜吃起來很脆。
拔鴨毛的竅門
1.鴨子宰殺后,把鴨子的全身先用冷水淋濕,然后再把冷水淋濕的鴨子放入熱水中燙。這樣做,鴨子燙得比較均勻,不會出現有些部位的鴨毛尚未燙好,拔不下來,而有些部位又燙得過熟,拔毛時連鴨皮也一起扯了下來。
2.燙鴨子的水,燒到95℃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燒開到沸騰時,要添加一點冷水,降一下溫。再在熱水中加一小撮食鹽,就更容易拔毛了。
以上兩法都很行之有效,你在宰殺鴨子時不妨一試。
快速除豬毛的竅門
用松香一塊,熬溶后趁熱倒在有毛的肉皮上,等松香冷卻后,揭去松香,豬毛就會全部被粘拔出來。
牛、豬、雞肉的切法竅門
牛、豬、雞肉的纖維組織不同,牛肉質粗筋多,只有橫著纖維紋路切,才能將筋切斷,吃起來柔嫩。豬肉的肉質比較細膩,肉中筋少,斜著纖維切出的肉,既不斷裂,又不塞牙,食之細嫩。雞肉最細最嫩,肉中含筋最少,只有順著纖維切,炒時才能使肉不破碎,整齊美觀,入口有味。
剁肉不粘刀的竅門
剁肉前,把菜刀放進熱水里泡3~5分鐘,剁肉時,肉末就不再粘刀。
收拾活雞活鴨的竅門
宰殺前10分鐘至20分鐘,灌1小湯匙酒或醋,燙毛后,用毛逆著卷推,以毛卷毛,拔毛既快又凈。宰殺拔毛,用沸水燙時易脫皮,若加少許食鹽,就不致脫皮,毛也容易拔。殺雞鴨時,用少量鹽水接雞血,血容易凝固又可保鮮。
帶魚去鱗的竅門
1.把帶魚在溫熱堿水中浸泡一會兒,然后用清水沖洗,魚鱗就會洗得很干凈。
2.把帶魚放入80℃左右的熱水中,燙10~15秒鐘,然后立即移入冷水里,這時用刷子刷或用手刮,便能很快去掉魚鱗。
3.將帶魚在溫水中浸泡一下,然后用脫粒后的玉米棒,來回擦,鱗易除又不傷肉質。
切咸魚干的竅門
咸魚干質地韌硬難切。如果在切的時候往刀刃上涂些生姜汁和麻油,再硬的咸魚干也能順利切斷。
分離蛋黃蛋清的竅門
將蛋打在漏斗里,蛋清可順著漏斗流出,而蛋黃仍會留在漏斗中。
殺黃鱔的竅門
黃鱔不易宰殺。如果把黃鱔用水洗后撈入容器內,倒入一小杯酒(酒度不能太低),黃鱔便會發出像豬崽吃奶似的聲音。響聲消失,說明黃鱔已醉(但還不死),即可取出,任你宰殺。
咸魚復鮮的竅門
在1盆溫水里加150克醋,把咸魚放入浸泡4~5小時,或用1盆淘米水加50克鹽,咸魚放入也浸泡4~5小時,然后用水把魚沖洗干凈再烹制,這樣的魚不但不咸,而且鮮嫩可口。
燙雞鴨防止脫皮的竅門
在沸水中放一湯匙食鹽,先燙雞鴨的腳爪和翅膀,再燙雞鴨的身體,能防止拔毛時脫皮。
切豆腐干的竅門
切豆腐干時,先在沸水中放一點鹽,再放入豆腐干煮一會撈出,趁熱攤平,用重物壓實,涼透再切。切時既省力,又不碎不亂,容易切成很細的絲。
快速剝毛豆的竅門
將毛豆沖洗干凈,倒進鍋里煮開以后燜上3分鐘,而后倒入冷水盆,改“剝”為“擠”,1.5公斤毛豆只用20分鐘就脫殼完畢,與生剝的沒有什么兩樣。
剝蠶豆皮的竅門
把干蠶豆放在陶瓷或搪瓷器皿內,加入適量的堿,倒上開水燜1分鐘即可將蠶豆皮剝下,但其豆瓣要水沖以除去其堿味。
西紅柿去皮的竅門
先洗“熱水浴”,再沖“涼水澡”。
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且生熟皆能食用,深受人們喜愛。只是食用時西紅柿的外皮難以去除。若將其放入盆中,淋澆開水;然后倒去開水,再用冷水淋澆,則可輕而易舉地撕去外皮。
剝栗子皮的竅門
栗子好吃皮難剝,太陽幫忙最省力。將需進一步加工的栗子放在陽光下晾曬,時間稍長后,栗子的外殼和內皮便會自然開裂。于是曬后剝皮或做熟剝皮都成為易事,且加工時更易進味。
另外一種簡便易行的辦法是:先用滾燙的水把栗子泡一下,這樣可使內膜和栗殼粘在一起,敲開栗殼便可得到干凈的栗子。也可將栗子一切兩瓣,去殼后放入盆內,加開水浸泡后用筷子攪拌幾下,栗膜就會脫去(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失去營養)。
核桃快速去殼剝皮的竅門
將核桃放在蒸籠內用大火蒸8分鐘取出,放入冷水中泡3分鐘,撈出逐個破殼就能取出完整的果仁。把去殼果仁放在開水中燙4分鐘,用手輕捻就能把皮剝下。
削蘋果的竅門
蘋果最有營養的是貼在皮下的那部分,只要把蘋果放在開水中燙2~3分鐘,這時皮便可像剝水蜜桃那樣撕下來。這樣既去了皮,又保留了蘋果的營養。
生香蕉催熟的竅門
將買來的生香蕉裝在塑料袋里,袋里放一個小碗,將水果糖大小的電石放在碗里加點水,開始冒氣時,把口袋扎緊,過24小時后打開。靜置一段時間,使其變黃變軟即可食用。另外,放置在20℃~25℃的溫度里,過幾天,也會緩慢地自然成熟。
腌菜小竅門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腌菜如果不注意方法,很容易使菜中產生有毒物質,甚至致癌物質。為了保證腌菜的衛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選擇新鮮的蔬菜,去掉爛葉、黃葉,洗凈晾干后再腌。
2.食鹽要放足,每100斤菜(蘿卜、雪里蕻等)加鹽10~12斤,鹽量不足起不到防腐作用。
3.腌菜時間一般為20天左右,并要加蓋密封,如果有腐爛,千萬不要食用。
4.腌菜時加點醋,既可以調味,又能殺菌,還可以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5.腌雪里蕻每100斤可以放0.3斤花椒。
使熟雞蛋易剝皮的竅門
1.蒸雞蛋法。蒸雞蛋并非蒸蛋羹,而是將雞蛋外皮清洗干凈后,放在蒸鍋屜上加熱,當蒸鍋上氣后大約5分鐘帶皮雞蛋便被蒸熟了。讓其自然冷卻后不必浸涼水便可輕易剝下蛋殼和蛋膜。
2.淡鹽水法。在煮雞蛋的水中放少量食鹽,煮熟后不需用冰水浸泡,便可以輕松地給雞蛋脫去“外衣”。
切蛋完整的竅門
要把煮熟的雞、鴨、咸蛋、皮蛋切開,而且不切碎,可將刀在開水中燙熱后再切。這樣切出來的蛋片光滑整齊,而且不會粘在刀上。
測量牛奶新鮮度的竅門
欲知道冰箱內存放的牛奶是否新鮮,可用透明玻璃杯取少量牛奶,加入等量清水進行實驗。若牛奶產生小顆粒,說明存放的牛奶酸度較高,已不太新鮮。
煮綠豆湯節約能源的竅門
1.暖水瓶預泡法。生綠豆質地比較堅硬,需一定時間才可“開花”熟透,這是費時費火的主要原因。如果您能將洗干凈的綠豆倒入空暖水瓶內,再將燒開的開水倒入其中,蓋好塞子,放置2~3小時,那么,打開塞子后,里面綠豆因瓶內長時間持續高溫的浸泡而“開花”或呈半熟狀態。將水和綠豆一起倒入鍋內,加熱,極易煮熟。此妙方尤其適用雙職工的家庭。
2.自來水冷激法。(1)將洗好的綠豆放入鍋內。(2)加入適量自來水(比正常水量少1/3~1/2)。(3)大火催開。(4)從水龍頭接一碗涼的自來水,倒入鍋內,使其水量達正常值。(5)文火燒開即可食用。
此法利用冷熱水溫的巨大差異,導致綠豆因表面熱脹冷縮而“開花”易熟。由于大火催開,費時較短,且能“煮爛”,所以節省能源。
腌肉小竅門
1.在腌料中放入適量的糖,吃時就比較鮮嫩。
2.在豬腿肉上切開幾條紋,放進冷卻了的鹽開水中浸1天,取出后晾一下,再用棉花蘸上菜油,在肉的表面擦一遍,然后放在太陽下曬,肉即腌成。
快速加工咸蛋的竅門
采用以下方法腌制鴨蛋又快又好:
1.把新鮮、無破損的鴨蛋洗凈,放入1%~2%的堿水中浸泡1~2天。
2.腌蛋的容器,先用堿水洗刷干凈,再用清水沖凈,倒入飽和食鹽水(即將清水燒沸,加入食鹽,邊加邊攪,至食鹽不再溶解為止)。
3.把用堿水浸泡過的蛋,放入晾涼的食鹽水中,將容器加蓋,在室溫15℃以上的情況下,腌20天左右即可食用。
咸蛋加工的竅門
用料:食鹽1千克,黃酒1千克,紅茶汁2千克,草木灰3千克。以上配料腌制雞蛋100個。
做法:將4/5食鹽和黃酒全量,1/3草木灰和紅茶汁全量放在盆中,攪拌均勻,呈稀糊狀,再加1/3草木灰和1/5食鹽攪拌均勻,最后將其余1/3草木灰加入攪勻,成為不稀不稠的灰漿。然后用灰料包蛋,放入缸內封口貯存。1個月左右,便成咸蛋。
一日腌好蛋的竅門
取一只注射器洗凈備用,將食鹽、大料等沸水煮開后晾涼灌入注射器中,然后將洗凈晾干的雞蛋從大頭扎一小孔,然后將注射器從小孔中將調汁注入蛋汁內,在推注時蛋殼雖可漲裂,但不會爆開,最后將蛋放入原湯中煮沸,取出敲出些小裂縫,再放入原鍋湯中煮熟即可。此法腌蛋當天腌當天吃,味道美。
保持腌蛋水清香的竅門
腌蛋的水易于發臭,可在腌蛋前,找一些松枝(鮮松枝更好),數量以5000克蛋,250克松枝為宜,將松枝用開水煮10分鐘,然后取出松枝將松枝水倒入容器中,再加鹽。用此水腌蛋湯清水香,味道鮮美。
拌餃子餡的竅門
包餃子時,人們為了不讓餡里有許多菜汁,往往把水分較多的新鮮蔬菜切碎放在鍋里用鹽水或用開水焯一下,然后擠去菜里的水分,這樣不僅費事,而最主要的是損失了許多營養成分。
下面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把洗凈晾干的蔬菜切碎,拌上適量食油,隨即把拌好的肉餡倒入;混合均勻即可。
用此法拌餡包出的餃子,吃起來爽口、鮮嫩,又有較多的汁水。
自制變蛋的竅門
1.草木灰法:每50只鮮蛋用堿5兩、紅茶末0.5兩,食鹽2兩、生石灰3~4兩、開水2斤、草木灰1斤左右。制作方法是:先將紅茶末、堿、鹽、石灰放入缸中,再放2斤開水。待石灰全部化開后,調勻,然后慢慢加入草木灰,邊加邊攪,直到糊狀,制成包料。然后將鮮蛋分別用包料涂2分厚,外粘谷糠,裝入壇中密封。7天后,將壇中蛋上下翻動一次,再密封,放在陰涼處。夏天一個月,其它三季兩個月左右,即可食用。冬天溫度須保持在15℃以上。
2.簡易法:每50只鮮蛋用鹽0.5兩、堿2.5兩、茶葉0.5兩、檸檬油5滴、薄荷油5滴、水5斤。制作方法:把蛋冼凈,以茶葉煎汁過濾、加入水、堿、鹽、檸檬油、薄荷油混合液。等浸液晾涼后將蛋浸入,夏天密封十幾天即凝固而成。冬天浸漬時間需稍長些。如果要蛋色好看,可以浸液冷卻后加氧化鋁少許。變蛋制成后取出晾干,用蠟紙包裝保存。
3.燒堿浸泡法:用燒堿和水配成5%的氫氧化納溶液,再放入4%的食鹽、2%的茶葉末和0.2%的氧化鋁,配制成浸泡液。然后將洗凈的鮮蛋放入,置于室溫25℃處28天,再將浸泡液倒出,將容器口封住,再經過二十四五天即可啟封取出。
腌咸辣雞蛋的竅門
用七成干的茶葉、鹽、辣椒醬攪拌成辣醬茶泥備用。
把裝雞蛋的壇子洗凈、瀝干。在臨裝壇前先噴少許60度以上的白酒。將新鮮雞蛋洗凈、晾干,外面裹上辣醬茶泥,逐個疊放在壇內,每放一層蛋,便噴一次白酒。最后,封住壇口。二十多天后就可取出食用。
做肉松的竅門
選瘦肉(豬肉、牛肉均可)切成17~20厘米見方的方塊,其中可有1%~3%的肥肉,將肉倒入鍋里加水,使水漫過肉面3厘米,用猛火煮沸,放入少量姜末和酒,把浮沫撇去,再用溫火燉3個鐘頭左右,到肉爛水干時止火。將肉用勺子壓爛糊,按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糖和少量醬油,再上炒鍋用溫火翻炒;要勤翻動,防止粘鍋,一直把肉糊炒至松干,肉松即算制成。
做臘肉的竅門
可將豬肉切成33厘米長,27厘米厚的長條,把已經混合好的酒、細鹽、醬油和五香粉,可按每公斤肉約用細鹽50克、酒1茶匙、醬油100克、五香粉10克均勻地搓入肉中,放置一夜。然后用細繩穿過肉條的一頭拴好,把肉放入開水鍋中燙,燙到外表不紅為止,再掛到屋外晾曬。可以每天曬一次,也可以幾天晾曬一次,經60天左右就可以食用。把臘肉切成小塊放在米飯中蒸食,或者炒菜吃,噴香可口。家庭制作臘肉的最好季節是入秋之后。秋天制作的臘肉,一般能放到第二年開春。
制五香蛋的竅門
每100個鮮蛋用食鹽1兩半、茶葉1兩,醬油4兩、大料、茴香各少許,也可添加適量桂皮等香料(香料最好用紗布包好),加四至五公斤水,制成配料。
把鮮蛋洗凈,放在沙鍋或鐵鍋里,然后加入配料和水,用大火煮5分鐘后,再把蛋撈出來。稍冷后,把蛋殼敲破(但不要把蛋殼剝掉),放回鍋里,用文火再煮60分鐘。要邊煮邊稍加翻動,使鹽分和香料均勻地進入蛋內。
煮好的五香茶鹽蛋,夏季應每天再煮開一次,放在鹵水中,可以存放3天;春、秋兩季可以存放一星期;冬季則可以放置兩個星期左右。
造海蜇皮的竅門
人造海蜇皮。將豬肉皮放在55~65℃水中,泡10多分鐘,刮去豬皮表面的脂肪,然后把豬皮放入PH值為3.5的稀鹽酸溶液中浸泡30分鐘,使其柔軟,再取出切成細絲,放入0.5%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5分鐘左右,取出后反復清洗干凈,便可食用,味道很像海蜇皮。
腌夏季魚的竅門
夏季腌魚時,只除去內臟,可以不去鱗,不用就浸入鹽水中,一天后取出涂上菜(豆)油,掛起來曬干備用。
腌夏季肉的竅門
在豬肉上用刀切幾條紋,然后把鹽放在沸水中,等鹽溶化后晾涼,將肉放入鹽水中浸12小時。取出曬干后,用棉花蘸上菜(豆)油擦一遍肉面,放在太陽下曬。吃的時候,割去一部分,要立即在切口處再涂上一遍菜(豆)油。
腌泡紅辣椒的竅門
腌泡紅辣椒,選用新鮮、熟而帶生、硬棒、無破損的紅椒為宜。不要摘掉椒把兒。把選好的紅辣椒洗凈晾干水,用紅辣椒重量3/10的無油污的食鹽,將其腌漬4天左右,即可盛入泡菜壇內腌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