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將就木”表示人將進棺材了,比喻人將不久于世。
此典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春秋時期,晉國宮內發生一些內亂。晉獻公的妃子驪姬讒害太子申生,又妄圖加害于公子重耳等人。
重耳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晉獻公派兵到蒲城去追殺他。蒲城人要奮起反抗,重耳不同意,說:“我倚仗君父的旨意,...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行將就木”表示人將進棺材了,比喻人將不久于世。
此典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春秋時期,晉國宮內發生一些內亂。晉獻公的妃子驪姬讒害太子申生,又妄圖加害于公子重耳等人。
重耳逃到他的封地蒲城,晉獻公派兵到蒲城去追殺他。蒲城人要奮起反抗,重耳不同意,說:“我倚仗君父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