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牽衣”比喻敢于直言進諫。
此典出自《宋史·寇準傳》:“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則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指唐太宗)之得魏征也。'”
北宋大臣寇準(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華州下今陜西渭南東北人。他在少年時代就胸懷大志,刻苦學習,十九歲就考取進士。當時,宋太宗挑選人才時,都是親自觀察,不錄用年齡太小的人。有人建議...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寇準牽衣”比喻敢于直言進諫。
此典出自《宋史·寇準傳》:“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則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指唐太宗)之得魏征也。'”
北宋大臣寇準(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華州下今陜西渭南東北人。他在少年時代就胸懷大志,刻苦學習,十九歲就考取進士。當時,宋太宗挑選人才時,都是親自觀察,不錄用年齡太小的人。有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