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俗成”比喻人們經過長期實踐而確定或形成的某種事物的名稱、形式或某種社會習俗。
此典出自《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
《正名》一文,是荀況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闡明“名”“實”關系的重要文章。他批判了孔子提出的“以名正實”的唯心主義的正名思想,提出了由“實”決定“名”,“名”是“實”的反映的唯物主義的思想。荀況指出:事物的名稱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也就是說,事物的名稱是根據人們的共同意向而制定的,因此被人們所承認和遵守。
“約定俗成”比喻人們經過長期實踐而確定或形成的某種事物的名稱、形式或某種社會習俗。
此典出自《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
《正名》一文,是荀況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闡明“名”“實”關系的重要文章。他批判了孔子提出的“以名正實”的唯心主義的正名思想,提出了由“實”決定“名”,“名”是“實”的反映的唯物主義的思想。荀況指出:事物的名稱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也就是說,事物的名稱是根據人們的共同意向而制定的,因此被人們所承認和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