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共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的一首《沁園春·雪》,以其大氣磅礴的筆觸,宏偉壯觀的意境,在山城重慶的文藝界掀起了一場空前熱烈的討論。當時文藝界的名流,借談判的空隙,邀請毛澤東作了一次演講。演講結束后,有人問道:“假如這次談判失敗,國共全面開戰,毛先生有沒有信心戰勝蔣先生?”
毛澤東認真地說:“國共兩黨的矛盾,是代表兩種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蔣先生嘛……”他故意拖了拖腔,又接著說,“蔣先生的‘蔣’字,是將軍的‘將’字頭上加一棵草,他不過是一個草頭將軍而已。”說著,他情不自禁地發出了豪邁的笑聲。
“那毛——”
不待有人問完,毛澤東就接上去說:“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腳的‘毛’字,而是一個反‘手’。”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數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要戰勝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民黨——易如反掌。
毛澤東這一對姓氏的即興解說,既風趣詼諧,又表達出了他本人對中國革命必勝的堅強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