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中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 學霸興趣學習法(學生這樣學習最有效)
- 李澤國編著
- 1546字
- 2021-05-27 11:25:31
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的必要性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學的法,正如前蘇聯教學學論專家巴班斯基指出的解釋:“教學方法是由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運用的協調一致的效果決定的?!奔唇虒W方法是受教與學相互依存的教學規律所制約的。
當前,教學方法改革中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向,就是教法改革與學法改革相結合,以研究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作為創建現代化教學方法的前提,寓學法于教法之中,把方法研究的著眼點放在縱向的教法改革與橫向的學法改革的交匯處。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法指導應該是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為此,學法指導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條件。
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
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習環節的安排,從宏觀上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分層、分步驟指導。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預習方法的指導
初中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預習僅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所以,老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
首先粗讀,先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抓住本節知識的概況。其次細讀,對重要的公式、定理、法則要反復閱讀理解,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問題去聽課。方法上可采用隨課預習或單元預習。預習前教師可以先布置預習提綱,使學生預習有目標,有重點。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聽課方法的指導
聽課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因此,學會聽課對初中生學生尤為重要。教師在聽課方法的指導上要特別處理好“聽”、“思”、“記”的關系。
“聽”是直接用“耳朵”接受知識,應指導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①聽清每節課的要求。②聽明白知識引入及其形成過程。③聽懂每節課的重點、難點以及老師對重、難點的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難點要在聽課中弄明白。④聽懂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⑤聽課后要做好小結。
當然,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方法防止“注入式”、“滿堂灌”,掌握講授新知識的最佳時間,使學生聽后有效,達到聽課的根本目的。
“思”是指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生沒有思維就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就沒有發動起來,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隨聽隨思,學習過程中多問幾個“為什么”?②深思,即追根溯源,大膽提出問題,“打破沙鍋問到底”。③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④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梢哉f“聽”是“思”的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內容,會“思”才會“學”。
“記”是指學生做課堂筆記。初中生一般不會合理地做課堂筆記,通常是老師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把“抄”代替了“記”,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同學筆記雖全,但收效甚微。
因此,老師應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指出:①記筆記要服從聽課,要掌握記錄時機。②記要點、疑點、記解題方法和思路。③記小結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記”是為了“聽”和“思”服務的。
掌握好這三者的關系,就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這一主要環節達到較好的境界。
(3)課后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的指導
初中學生課后往往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致出現照例模仿、死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了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作用。
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習指導上教師應要求學生:①能每天課后先閱讀理解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②,再獨立地完成作業,并按要求書寫規范、表述清楚。③對本節課堂內容做知識小結,寫出自己的體會或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