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處世的故事(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 周治主編
- 1090字
- 2021-05-31 09:39:16
【釋義】俎:切菜板。比喻任人宰割。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與項羽兵分兩路,直取秦朝都城咸陽。劉邦部隊軍紀嚴明,于百姓秋毫無犯,沿途受到百姓擁戴。秦朝守軍紛紛投降,劉邦軍隊先期攻入咸陽。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項羽也隨后入關。
項羽聽說劉邦打算自立為關中王,頓時大怒,決定第二天起兵,消滅劉邦。亞父范增支持項羽的決策,說:“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而今一改往日作為,財寶、婦女一無所取,可見其野心不小,應馬上消滅掉。”
項羽的叔叔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是好朋友。項伯擔心張良受到牽連,連夜向張良報信,勸張良火速逃離軍中。
張良不愿舍棄劉邦,立即向劉邦通報了軍情。當劉邦聽說消息來自項伯,而項伯年長于張良時,立即讓張良將項伯請入大帳。
劉邦斟滿一杯酒捧給項伯,并說:“我已將府庫封好,日夜盼望項王到來,絕沒有背叛的意思,請您轉告項王。我絕忘不了您的恩德。”
項伯說:“我可以轉告,但你必須明天早晨向項王謝罪,說明情況。”
項伯歸營后對項羽說:“如不是劉邦先行入關,我軍不能如此順利,這是個有功之人,除掉他,不夠義氣,不如好好地接待他。”
項羽第二天在鴻門設宴,招待劉邦。劉邦由張良、樊噲陪同赴宴,樊噲留在營外。
酒宴之上,范增幾次用目光暗示項羽殺掉劉邦,項羽故意視而不見。范增起身招來項莊,讓他借舞劍之機,殺掉劉邦。項伯見狀。拔劍而起,與項莊對舞,時時保護劉邦。張良見形勢危急,跑出軍帳與樊噲商議。樊噲不顧衛士阻攔,帶著利劍盾牌,闖入酒席宴中。
項羽很欣賞樊噲的勇氣,賞樊噲一大頭盔酒和一只生豬蹄。
項羽見樊噲酒興不錯,便問:“還能喝一杯嗎?”
樊噲滿面怒氣地說:“我連死都不怕,一杯酒算什么!秦皇無道,殺人如麻,天下背叛。現在我軍先行入關為大王掃清道路,封閉宮室等您到來。您卻有功不賞,反而聽信小人讒言欲殺有功之臣,我以為這種作法太沒有道理了。”
喝了一會兒酒,劉邦借故上廁所,樊噲、張良緊隨身后跟了出來。
劉邦想借機溜走,又顧慮沒向項羽告辭是否太失禮了。
樊噲生氣地說:“做大事,顧不得小節,現在人家將砧板和菜刀都準備好了,要把我等當作魚肉切碎了吃(方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告什么辭呀!”
張良讓劉邦將禮物留下來,由他轉交給項羽和范增,并向項羽說劉邦喝醉了,已經回營去了。
張良估計劉邦已到達軍中,就轉身入營,獻上禮物,并說明劉邦喝醉了,來不及當面告辭,請項羽諒解。
項羽本無意殺劉邦,自然也毫不在意。劉邦回到營中,卻嚇出一身冷汗,他擔心范增繼續對他進行加害,連夜與張良商議對策。
張良說:“項王素有婦人之仁,目前正躊躇滿志,不會輕開殺戒。”
劉邦轉危為安,后來終于打敗項羽,建立了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