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壺叔告誡重耳節儉
- 經營自己的幸福:讓我們享受幸福的勤勞故事
- 李正平編著
- 1093字
- 2021-05-26 17:01:10
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獻公聽信讒言,誤以為他的兒子重耳有謀取君權的打算,十分生氣。于是,他下令捕殺重耳。
重耳連夜帶著親信逃出晉國。途中,他的掌管錢財的家臣叛離。從此,他們身無分文,靠乞討奔向齊國。
在齊國躲藏了一些日子,并不順心。在幾位心腹家臣的幫助下,又流亡到了秦國。秦穆公看到重耳一表人才,就招他做了女婿。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對重耳說:“我決定出兵晉國,送你回去挑起國君的擔子?!?
重耳想了想,說:“可以,只是大王率兵到了黃河邊上即可,做我的后盾,不必過河?!?
秦穆公點頭答應了。
半月以后,秦國軍隊浩浩蕩蕩開到了黃河渡口。重耳望著對岸的晉國土地,自言自語地說:“19年過去了,現在我終于又回來執政了!”
秦穆公派出一部分軍隊,由重耳率領過河,他自己則駐扎在河西,以作接應。
重耳向秦穆公告別以后,下令迅速渡河。過了一會兒,人馬沒有動靜,重耳皺起眉頭問;“為什么還不行動?”
部下稟報說:“公子,壺叔講,再等一會兒。”
原來,這壺叔是重耳的家臣,專管行李。他對重耳忠心耿耿,追隨身邊。逃亡期間,吃了許多苦,挨餓受凍,因而很懂得省儉。此時公子與眾人馬上就要返回晉國,他把重耳逃難時穿的舊衣服一件件洗好包得整整齊齊,準備帶過河去。接著,他又將重耳早上吃剩的冷飯晾干,裝好,讓人送到船上。
重耳又等了一會兒,心中十分著急,于是,他匆匆下船,來到壺叔整理行裝的地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了一艘船邊,他看到壺叔在匆匆整理搬送破破爛爛的東西,又好氣又好笑,說:“壺叔,你太糊涂了!我們現在不是逃難,而是返回晉國。我要當國君了。你想,到那時要啥有啥,你收拾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不等壺叔說話,重耳就命令將士:“別裝船了。已經裝上船的,扔進河里。什么破舊物品也不要帶過河去!”
壺叔聽后,非常氣惱,大聲制止。然后,轉過身來,指著重耳的鼻子,責備說:“公子,您的話不對!這些東西雖舊,可它們陪您19年了!您難道忘了嗎?流亡中您差點兒凍死餓死,是它們幫助您渡過了難關。何況這些東西還能用。您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呀!”
重耳聽不進去,還是堅持把這些東西扔掉。重耳的老臣狐偃看到重耳不聽規勸,大手大腳,也很傷心。于是取出秦穆公送給他的白玉說:“如果您決心要拋棄這些有用的物品,您也像拋棄那些破爛一樣,將我們也拋棄吧!就憑這些,您不會成就大業的。隨從您的日子該結束了,這塊白玉就作為分別的紀念吧!”
狐偃的話像警鐘一樣,使重耳認真思考起來。他覺得壺叔與狐偃說得有道理,自己怎么一下子糊涂了!地位變了,就喜新厭舊,大手大腳,那怎么能治理好國家呢!
重耳終于想通了,命令部下:“按壺叔說的去做,有用的東西一律留下,把丟到岸上的那些東西也都撿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