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左思十年苦撰《三都賦》

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即今山東人。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他博學多才,能詩善賦,一生寫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成為當時文壇上享有盛名的領(lǐng)袖人物。

左思自幼貧窮,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但他志向遠大,勤奮好學。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漸漸對都賦,即描寫皇朝都城的文章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每逢得手,總要反復研讀,立志在寫作都賦上要作出一番成就。

漢朝的文學家班固寫過《兩都賦》,張衡寫過《二京賦》。左思讀后贊嘆不已。但是,他覺得這兩賦雖好,也有美中不足之處。有些景物的描寫缺乏事實依據(jù),不免給人以虛假的感覺。他想,歷史上的都城那么多,為什么自己就不能寫一篇都賦,以揚前人之長,避前人之短呢?于是,他決心為三國時的蜀都成都、吳都建業(yè),即今江蘇南京和魏都鄴城,即今河北臨漳寫賦,合稱《三都賦》。

左思要寫《三都賦》的消息在洛陽不脛而走,人們議論紛紛。贊許的有,但更多的是懷疑:一個無名小卒能成嗎?真不知天高地厚。寫《兩都賦》、《二京賦》的班固和張衡,都是漢朝名家。他竟想超越前人,簡直是太不自量力了!

在冷嘲熱諷中,左思激憤了:難道就不能超越前人嗎?能,一定能!因此,他更堅定了寫好《三都賦》的決心。

為了使《三都賦》言必有據(jù),真實可信。他認真查閱、仔細研究了有關(guān)蜀都、吳都和魏都的大量史料,向了解情況的人調(diào)查三都的風土人情和山川草木,然后進行精心構(gòu)思。

在寫作過程中,他意識到自己的知識積累還滿足不了寫作《三都賦》的需要,便主動請求擔任秘書一類的職務,以便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他不知疲倦,廢寢忘食地從事創(chuàng)作。

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晚上在燭火下一直寫到深夜。他在室內(nèi)、院子里、大門邊,甚至廁所外面,都擺上桌子,安放好紙墨筆硯,想到一個好句子,馬上就提筆記下來。他走路、吃飯,連上廁所都在思考文章的寫法,有時簡直入了迷。常常忘記了吃飯,飯菜熱了又涼了。

有一次,由于太專心,他竟把兩支毛筆當筷子送入了口中,弄得滿嘴烏黑。

夜晚,他伴著孤燈,在寫得密密麻麻的紙上竟找不出哪些是需要刪節(jié)、哪些是需要保留的句子。室內(nèi)庭院,滿是他寫的草稿紙,狂風一吹,到處飛舞。隨著時光的流逝,左思日夜凝思書寫,累得消瘦了,憔悴了,兩鬢也開始添上幾絲白發(fā)。

足足花了十年心血,他的《三都賦》終于完成了。可是,左思已經(jīng)從一個青年人變成了一個中年人了。

左思這部光輝賦作問世的時候,他決心找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來作評定。他把《三都賦》送給了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皇甫謐?;矢χk反復看了幾遍,禁不住拍案叫絕,立即提筆寫序,然后又請人作了注解。幾乎被打入冷宮的《三都賦》頓時身價百倍,成了洛陽的暢銷書。人們視為珍寶,爭相傳抄。洛陽的紙張也緊張起來。紙價上漲了兩三倍,到后來,人們有錢也買不到紙,只好到外地去買,“洛陽紙貴”的成語就是從這里產(chǎn)生的。

有志者事竟成。一個被人瞧不起的無名學子,能夠敢于樹立超越前人的志氣,選準自己的創(chuàng)造目標,并按照創(chuàng)造目標的需要選修知識,發(fā)奮努力,終于成就了一番不尋常的事業(yè),這種精神十分可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连云港市| 峨山| 迭部县| 阜阳市| 绵阳市| 罗甸县| 昭苏县| 乐至县| 湘乡市| 夏津县| 闻喜县| 海原县| 泾阳县| 十堰市| 乌兰浩特市| 太谷县| 错那县| 民权县| 顺平县| 余庆县| 滨海县| 临潭县| 洮南市| 壤塘县| 乐业县| 耿马| 永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泸州市| 牙克石市| 略阳县| 吉林省| 全南县| 灵武市| 酉阳| 宁晋县| 莱芜市| 琼结县| 施秉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