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將敬業作為一種習慣
- 卓越教師(“四特”教育系列叢書)
-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 1540字
- 2021-05-26 15:55:12
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敬業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其具體表現為忠于職守、盡職盡責、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善始善終等職業道德,其中糅合了一種使命感和道德責任感。這種道德感在當今社會得以發揚光大,使敬業精神成為一種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業的重要條件。
任何一家想取得較好教育質量的學校必須設法使每個教師敬業。沒有敬業的教師就無法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就難以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然而,無論我們從事什么行業,無論到什么地方,我們總是能發現許多投機取巧、逃避責任尋找借口之人,他們不僅缺乏一種神圣使命感,而且缺乏對敬業精神世俗意義的理解。
當我們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不敬業”成為一種習慣時,其結果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機取巧也許只給你的領導帶來一點點的經濟損失,但是卻可以毀掉你的一生。
成敗往往取決于個人人格。一個勤奮敬業的人也許并不能獲得領導的賞識,但至少可以獲得他人的尊重。那些投機取巧之人即使利用某種手段爬到一個高位,但往往被人視為人格低下,無形中給自己的成功之路設置了障礙。不勞而獲也許非常有誘惑力,但很快就會付出代價,他們會失去最寶貴的資產名譽。誠實及敬業的名聲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受人尊重會獲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論你的工資多么低,不論你的領導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忠于職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熱情,漸漸地你會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和自豪,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和勝利者的心態去對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能做得更好。
一個對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往往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也是一個無法體會快樂真諦的人。要知道,當你將工作推給他人時,實際上也是將自己的快樂和信心轉移給了他人。
作為敬業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要尊重并忠誠于領導。其實,領導和教師并不是對立的,大家都是在一個組織合作的人,有著共同的利益。對領導要有同情和理解,向他學習,并不因為他是領導,而是因為他是杰出的人。一個好領導會使你受益無窮。如果你是忠誠的,你就會成功。忠誠不是對某個學校或個人的忠誠,而是一種職業的忠誠,是承擔某一責任或從事某一職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
初涉職場的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做事都是為了領導,為領導掙錢。
但也有些人認為,能混就混,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高也不用我去承擔,甚至還扯領導的后腿。其實,這樣做對學校、對你自己都沒有好處。
事實證明,敬業的人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便是你向上發展的踏腳石,就算你以后換了地方,從事不同的職業,豐富的經驗和好的工作方法也必會為你帶來助力,你的敬業精神也會為你的成功帶來幫助。因此,把敬業變成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行業都容易成功。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業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廢寢忘食,但有些人則需要培養和鍛煉敬業精神。如果你自認為敬業精神還不夠,那就強迫自己敬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做任何事,讓敬業精神成為你的習慣。
把敬業變成習慣之后,或許不能為你立即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就相當有限。因為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于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做任何事都會有“隨便做一做”的直接反應,其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當然也說不上由弱變強,改變一生的命運了。
所以,短期來看“敬業”是為了領導,長期來看還是為了你自己!因為敬業的人才有可能由弱變強。
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磨練和培養自己的敬業精神,因為無論你將來到什么位置,做什么工作,敬業精神都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