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學生考試的作用

對于教育機構,考試作為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荚嚥粌H是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尺度,而且對“教”與“學”發揮著指揮棒的功能,對教育的目標和效果有導向性作用。

在基礎教育階段,由于教育單位和學生受到中考和高考選拔性考試機制的影響,真正意義下的素質教育很難實施;而在高等教育階段,由于多數學生將成為教育的最終產品輸入社會,如何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把高等教育真正引向素質教育的軌道,為學生一生的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就成為教育管理部門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關注的課題。

大學的考試本質上就是課程考試。從教育管理學的角度,就是要研究如何通過設計與安排考試,客觀地測試出學生對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掌握的程度,檢驗教師教學的效果,并通過這些測試手段有效地引導學生的學習。

考試的方式、特點及適用范圍

目前的考試方式主要有閉卷、一頁開卷、開卷、實驗能力測試、專業技能測試、口試、撰寫課程論文、調查報告等方式。各課程根據本課程的特點采用一種方式,也可以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方式。為了針對課程的特點采取適當的考試形式,有必要對這些考試形式的特點和適用范圍進行分析。

(1)閉卷考試

閉卷考試是目前考試的主要形式。這種考試方式能夠比較準確地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閉卷考試一般是就所學書本的內容進行的考試,對學生運用知識的靈活性與綜合能力較難考核,有引導學生死記硬背、死讀書之嫌。適合理論性強,要求準確記憶的課程。

(2)開卷考試

開卷考試可以克服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不良傾向。開卷考試既可以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考核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考試的質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開卷考試要收到應有的效果,命題質量是關鍵,特別是應避免閉卷考試內容開卷化,那些學生可以簡單地從教材上找到答案的題目不適合用于開卷考試。

(3)一頁開卷

一頁開卷介于閉卷考試與開卷考試之間。這種考試方式適合理論性強,準確記憶困難,教學目標側重于掌握課程的理論體系、解決問題的方法內涵,只需部分記憶的課程。

(4)口試

口試是一種能給學生較大發揮空間的考試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反應的敏捷性、靈活性,并可以引導學生注重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但口試的評分較難把握,工作量大,有些內容也很難采用口試。這種考試方式適合于某些語言類的課程,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5)課程論文、調查報告

課程論文和調查報告是在查閱資料、采集數據的基礎上撰寫論文,可以考核學生的綜合分析及文字表達能力。對于這種考試形式,論文的選題很關鍵,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論文選題。

此外,如何限制不認真的學生敷衍這樣的考試,如何杜絕抄襲類似考試題目的文章,是困難的問題。為了避免論文抄襲,教師應采取上網檢索、論文答辯等方式。這類考試方式的缺點是考查面窄。

(6)實驗能力和專業技能測試

并非所有課堂教學的課程都要有卷面考試,對于工科和農科專業中以培養動手能力為主的課程,不是死記硬背可以解決的,應采取能力和技能測試的形式,避免紙上談兵。

考試方式選擇的依據

考試的方式方法,應根據課程的特點來選擇。基礎理論性課程可采取閉卷、一頁開卷、開卷等限時考試的方式進行;應用基礎性課程的考試宜分兩部分進行;基礎理論部分可采取閉卷、一頁開卷、開卷等限時考試的方式,應用部分可采取實驗能力測試、專業技能測試等形式限時或不限時考試。

應用性課程宜根據課程的特點采取課程設計、課程論文、調查報告等不限時考試方式,或采取實驗能力和專業技能測試的形式考試;文科的某些課程,以及理論性不強,屬于素質教育類的選修課,可以采取口試的方式進行。

課程考試存在的主要問題

(1)形式過于單一

考試形式過于單一,部分課程考試形式難以反映教學目標目前的考試大多數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推理能力,不易考察綜合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造成學生死記硬背。試題的答案大都是唯一的,留給學生探索創新的機會少,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部分課程的考試方式與課程的特點不符,也反映了教學目標不清晰。

(2)忽略平時的檢驗

忽視平時測試,期末考試成績基本一錘定音,學生平時不努力,主要是由于平時沒有硬性的學習壓力、課程成績過于依賴期末考試造成的。按目前的課程成績評定模式,許多課程只要期末考試前突擊一下就可以過關,掌握的知識既不系統,又沒有深度,人才培養質量很難保證。

考試命題的質量有待提高

部分教師考試命題隨意性大,沒有認真研究教學大綱的要求,簡單拼湊幾個題就成為試卷。草率的命題造成考試題型單一,考查面窄,綜合性、提高性試題少,學生的考試成績與能力不相稱,部分學生高分低能。還有少部分教師教學投入不足,要求太低,考前劃范圍指重點,試題過于簡單,高成績的背后體現的未必是高質量的教學。

考試對教與學的導向作用

(1)考試對教與學的導向作用

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依靠各門課程來實現的。在專業培養方案中,每一門課都承擔著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培養的特定任務,都應該有比較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課程的教學目標必須與專業的整體培養目標相吻合。

而課程的教學目標,將決定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同時決定考試的方式方法以及評價學生對該課程知識掌握情況的價值尺度。一門課程的開設質量是由四個要素決定的,這四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是:教學目標是靈魂,教學大綱是基礎,教學過程是核心,考試方式是導向。

從教師的角度,要重視研究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審視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嚴格執行教學大綱,考試環節以課程的教學目標為指導,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采取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考試方式,與教學大綱相適應的考試內容,客觀地評價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情況。

要重視考試方式、方法的改革,選擇最能體現本課程教學目標的考試方式,重視考察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所獲得的能力、糾正傳統考試方式中重知識點的考察、忽視能力考察的弊端,盡量減少死記硬背的東西,使課程的成績更好地反映學生的能力。學生高分低能現象的存在,實際上是學生成績的評價尺度不合理造成的。

從學生的角度,目前為考試而學習是一個普遍現象,需要通過考試的導向作用引導學生按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學習,使考試真正起到督促學習、指導學習、端正學風的作用。

(2)以考試管理改革促學風教風建設

考試管理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通過考前管理、考試命題、試卷批閱等方式的改革改進教風,如何通過課程成績的評定方式改進學風,有以下幾項:

①考前管理問題。每一門課程都有重點內容和相對次要內容之分,多數教師都會在課程結束時提出復習要求。這些要求應該以教學大綱為依據,結合教學的側重點,提出比較寬泛的要求。要杜絕教師教學投入不足、考試范圍劃得過窄的問題。

甄別教師是否劃重點關鍵是看所謂的重點內容是否包括了教學大綱的主要內容。這方面的質量控制可以由班級信息員向學校教學管理機構提交教師劃分重點內容的情況,然后由學校教學管理機構責令學院教授委員會對比教學大綱作出是否劃重點的結論并反饋信息。若確認屬于劃重點,應按學校教學管理條例處理。

考試命題方式問題。目前考試命題方式主要是任課教師自己命題,或課程組指定教師命題。這種命題方式能夠較好地體現任課教師的教學要求,但對于教學自我要求過低的教師缺乏制約。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思路是實行考教分離,但我們必須對考教分離可能帶來的問題,如何避免出現這些問題,以及一旦出現這些問題應如何應對有清楚的認識,關于這一問題的分析后面專門論述。

解決這個問題的另一個思路是建立完善的試題審核制度,把好命題的質量關。命題人應在考試前至少一個周提交試題,由教授委員會比照教學大綱進行審核,試題與大綱的教學要求差別較大的,應重新命題。必要時,可聘請校外同行專家進行審題。

②課程成績評價方式問題。目前課程成績評定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平時成績的判定隨意性很大,二是期末考試基本上對總評成績起“一錘定音”的作用。而當前的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于考試。平時不努力、臨考搞突擊的不良學風,根源在于課程成績的評定過于依賴期末考試。

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學風,應切實發揮考試的導向作用,提倡形成性考核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評定成績的方法,加大作業、課堂討論、考勤等平時成績在總評成績中的比例,廣泛實行分階段測驗的考核模式。這種課程成績評定方式的改革,不僅有利于培養優良學風,而且由于考查的點多面寬,得到的總評成績將更加客觀。

③試后管理問題。這里所謂的試后管理不是考試檔案管理,而是如何通過考試結果,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進教學的思路和措施。目前試卷分析主要是作為教學檔案的一部分來要求,對改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試卷分析要講求實效。

考試客觀反映教與學的質量

(1)適合考教分離的課程

教學內容經典、有公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課程,對教師教學工作的創造性要求相對較低,適合采用考教分離的方式命題。這種類型的課程主要是公共基礎課、部分專業基礎課以及傳統專業的部分專業課。

(2)不適合教考分離的課程

教師的教學工作需要有創造性的課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內容變化較快,需不斷補充新知識、新內容的課程,多數專業課和專業選修課都屬于這種類型的課程,這類課程的開設,不僅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需要有一桶水,而且這桶水必須是一泉活水;第二類是國內沒有形成公識,教學內容在探索中的新設課程。這兩類課程原則上不適合采用考教分離的方式命題。

(3)考教分離的意義

長期以來,絕大多數課程的考試命題工作都由教師本人完成。這種命題的組織方式可能滋長少部分責任心不強的教師的惰性,教學避難就易,一份講稿多年不變,教學內容陳舊,考試指重點、劃范圍,達不到課程的教學目標,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盡管上述問題只發生在少數教師身上,從教學管理的角度應該引起重視,采取必要的措施,約束教師的行為,樹立良好的教風。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思路是教考分離。

考教分離,能夠約束教師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對學生要求過低的行為,有助于督促教師認真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如采用同類院校的試卷,能夠提供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校際之間的橫向比較;同時能夠為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提供一個可參考的依據。

(4)考教分離應注意克服的問題

任何一種考試命題方式都有其利弊,應按照“趨利避害”的原則,針對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命題方式。下面對考教分離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以便在實施過程中加以克服。

由于教學大綱主要反映的是教學內容的廣度,教學的深度反映得不夠清晰,命題人依據教學大綱命題可能出現試題偏難或偏易兩種情況。如果試題偏難,將引起大面積不及格,難以準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成績;如果試題偏易,將現現學生輕輕松松得高分的局面,這對低年級學生的學風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專業特色靠專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特色體現,專業課和專業選修課的特色基本決定了專業特色。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專業課、專業選修課應鼓勵教師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將本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補充進教學內容,在教材內容之外開闊學生視野,結合課程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名師真正能夠帶出高徒。如果考教分離把教師引向為考試而教學的方向,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會受到影響。

對于多人授課的公共課和公共基礎課,考教分離可能影響課程組教師之間的合作精神,影響集體備課的效果,影響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而提高課程建設的質量是建立在課程組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基礎上的,從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可知,過度競爭會導致整體效率的降低。

而為考試而教學勢必導致基礎教育中的題海戰術在高校重演,忽視了課程內涵的傳授,部分學生即使考試得了高分,也會造成許多知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考過即忘。

在大學,課程性質的多樣性,決定了課程成績考核方式的多樣性??冀谭蛛x只適合采用閉卷考試的部分課程,其它形式的考試采用考教分離不易操作。

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問題

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問題之一。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是將教師教學業績與分配、職稱晉升等掛鉤,并對不適應教學崗位的教師作出適當的處理,激勵教師加大教學投入、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這種與教師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必須有明確的政策性導向和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把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真正引導到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的軌道上來。

(1)考試成績不能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

考試成績不能全面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理由是:對于多人授課的課程,即使采用同一份試卷,考試成績除了與教師有關,還與學生所在學院的學習風氣、不同專業課程負擔的輕重等因素有關。

不課程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因為考試成績的高低不僅與教師的授課質量有關,還與命題的難度、判卷的標準尺度有關。不同課程之間教學質量的比較,正如同比較數學家華羅庚與文學家巴金誰更優秀一樣。

考試只能反映部分教學內容,而不是全部。特別對于專業課,應鼓勵教師將與課程有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時地充實到教學中,鼓勵教師傳授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專業發展方向的指導和教書育人。而教師在這方面作出的貢獻無法或不能全部通過考試反映出來。

(2)要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

教學管理的一個重點目標是促使教師加大教學的精力投入,提高教學質量。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改革、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目前對教師的評價由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學院領導與學院督導組評價三部分組成。這種評價模式存在的問題是:

部分學生對評價工作不認真,以對教師的主觀印象代替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造成少數教師不敢嚴格管理學生;高年級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普遍比低年級學生的評價低;不同學生、不同學院之間的評價尺度有差異。

理論上講,同行專家對本學科的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水平十分了解,但礙于同事情面,評價結果區分度很小,反映不出實際情況,評價流于形式。

學院領導對業務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差異,有的領導從沒有聽過教師的課,只能憑感覺打分,造成評價結果不夠準確、客觀。

為了使教學評價結果更具有客觀性,應該對教學評價進行適當調整:第一部分由學生代表組成,學生代表可按適當方式產生,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第二部分仍由同行專家;第三部分由校督導組和學院督導組聯合組成,多學科性的學院,學院督導組只評價本學科教師。

評價不僅給教師打分,還要有改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這種評價的組織模式與以往模式的區別,主要是去掉了學院領導的評價,增加了學校督導組的評價,因為教學評價是一項業務性很強的工作,不應有過多的行政參與。

(3)要建立合理的勸導和獎懲機制

考慮到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對教學質量差強人意的教師,重點是采取措施令其改進工作。在勸導無效的情況下,采取懲罰措施。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

教學評價差的教師,首先要由相關負責人進行談話,檢查教案、課件,檢查教學大綱的執行情況,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屬于教學方式方法方面問題的,通過集體聽課等方式為教師把脈,必要時配指導教師,幫助其改進工作;屬于教學態度方面問題的,令其改進;不能適應教學的,由人事部門酌情處理。

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機制要能夠對在教學工作中作出成績的教師給予肯定,保護其工作積極性,同時要能夠督促、激勵責任心不強的教師改進教學工作、加大對教學的精力投入。

教師是一種特殊職業,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要特別重視建立良好的大學文化,倡導、鼓勵教師的奉獻精神。單純的經濟手段對于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是有效的,但不是萬能的,甚至有不可低估的負面作用。一個大學,不能引導教師做每一件事都與經濟利益掛鉤,教學工作不能蒙上濃厚的功利色彩。

獎懲機制要以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為依據,從精神方面、物質方面和人事方面三管齊下。單純的物質形式的獎懲可能導致教學工作的功利化。

要褒獎教學質量好的教師。在教學方面兢兢業業,為人才培養作出了很大貢獻的教師,應給予一定的精神鼓勵,承認他們的貢獻,形成人人重視教學的良好氛圍。目前教學方面的榮譽稱號授予面太窄,不利于調動更廣泛的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建議在目前評選教學質量獎、師德先進等榮譽稱號的基礎上,增設某種榮譽稱號,按教學質量評價結果選拔,無須評選。教師可連續獲得,而不是輪流坐莊。

要實行浮動教學工作量津貼。按評價結果分類,實行浮動教學工作量津貼,切實解決教學的質與量的問題。目前的教學質量津貼數額低,調節力度小,基本起不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杠桿作用。

要解決能者上、庸者下的問題。教學評價顯著好的教師,在職稱評定上給予實際性的傾斜。教學能力和教學態度不能適應教學工作的,由人事部門主持,學校專家組和學院專家組聯合作出裁決,作出限期整改、轉崗或降級聘任,直至終止聘任等決定。

考試方式方法改革和考試管理改革,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學校的硬件條件滿足教學需要的情況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在幾個方面改進和提高:要有與師資隊伍的特點、教學條件的特點、生源的特點以及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具有前瞻性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任課教師要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方式方法、考試方式方法的改革實踐這一目標;學校要有科學、適度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并創造教師愛崗敬業、管理層相信尊重教師的良好氛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潍坊市| 当阳市| 沈阳市| 东港市| 灵璧县| 崇仁县| 新泰市| 随州市| 嘉禾县| 湖北省| 永城市| 聊城市| 大理市| 越西县| 禹城市| 天等县| 仙桃市| 秦安县| 浏阳市| 申扎县| 扬州市| 呼图壁县| 达州市| 怀来县| 南澳县| 汉阴县| 青浦区| 临城县| 合肥市| 南川市| 瓦房店市| 泾源县| 肇源县| 铜山县| 霍山县| 阜宁县| 祁阳县| 梅州市| 常宁市|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