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英語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指導

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下面是幾個案例。

簡單的二十六個字母也蘊含著許多的知識。在學生學習了字母之后,為了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二十六個字母,可以出示了一些字母縮寫,如CHN,AUS,UK,HK,WTO,UN等國家、地區及世界組織的名稱的縮寫,讓學生在練讀字母的同時了解這些字母縮寫的含義,初步了解這些國家、地區和這些國際組織的基本情況,樹立全球意識,讓學生知道在當今世界,要想讓自己的國家更強大,就要用全球的眼光,學會與他人合作,學他人之長,補已之短。

在教學中注重情境的創設,在情境的設置中,將愛國主義教育引入其中。如學習了句型What does it mean?出示國旗的圖案,與學生對話,通過What is it?What color is it?What does it mean?What are these on it?What does this mean?等句型的問答,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用英語進行交流,雖然其中也夾雜著中文,但學生已盡最大努力用英語表達,這就足夠了。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又一次認識了國旗的深刻含義,又一次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如今的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到了許多外來文化,他們對這些外來文化一知半解,盲目崇拜,認為外國的東西都比我們的好,這對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民族自豪感的形成都帶來了負面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在英語教學中,通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對比,讓學生對西方文化進行全面的認識,同時也讓他們對祖國文化進行更深刻的理解,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如在教學外國飲食文化這一內容時,針對學生愛吃肯德基、麥當勞和漢堡等西方食品的情況,和他們一起學習了這些食品的名稱及簡單的制作過程后,將我國傳統食品饅頭、米粥等與之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確了這些食品各自的優缺點,明白了我們的傳統食品對人們的健康更有益處,從此學生再不盲目崇拜,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學習外國的一些節日文化時(如Halloween,Christmas等),我也通過將其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新年、中秋節等進行比較,讓學生了解這些都是各自國家的傳統節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雖然它們的名稱、形式各不相同,但他們的內涵是一樣的,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東西才會得到別人的肯定和尊重。人們常說,只有到了國外,你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個中國人,才能真正理解愛國主義。這種感覺的產生就是因為人們處在兩種不同文化的強烈對比中。讓學生也處于這樣的文化差異的對比中,學生就會更深刻的理解祖國的文化,自然而然生發愛國主義。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能使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更準確的把握思想教學的尺度,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培養學生聽、解疑釋惑,幫助他們排除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責無旁貸;將道德教育融入英語教學,同時也不容忽視。傳道、授業、解惑,三位一體應是教師在從事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將英語目的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

給初學者上第一次英語課,要提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要學英語?”同學們自然是各抒己見。其中有不少答道:英語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大都說的是英語以及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必須要懂英語等等。進而又問:為什么是英語而不是漢語有如此殊榮?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但漢語為什么沒像英語那樣具有如此大的國際影響?學生們啞然。于是我就給他們講述“日不落的大英帝國”的囂張;講述“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的大清帝國的軟弱;講述北美殖民地的獨立等。告訴學生:英語之所以運用廣泛影響深遠主要因為早期英國殖民者對亞、非、拉廣大地區進行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的侵略進而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造成的。

我們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更好地向發達國家學習,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爭取主動,把我國建設成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一堂英語課成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政治思想課,很有必要,且非常值得。我們學任何一門課程都有目的性,各科任老師都可根據所教專業的特殊性加強目的性教育。將它與祖國的關系聯結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算是一種教學嘗試。

根據學生特點強化他們的愛國主義意識

此后一段時間,英語課文中出現這么一個句子:English is a useful working language,people must speak English in the important meeting of the world。到這里就向他們這樣補充:在聯合國大會或其他一些國際性會議上,一般必須講英語及其所在原因。后來書中又出現:Do you know what language is spoken in America,Australia and Canada?這類句子時,自然要講明其歷史、政治淵源,讓學生懂得:英語之所以流傳廣、影響大,歸于早期英國的“輝煌”。只有當國家繁榮昌盛時,才談得上她對世界的影響,英語的泛使用也正是如此,不失時機地強化學生的愛國意識。

將教材內容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

使之渾然一體,英語中的冠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難點。在講到在“國家”這類名詞前不能加定冠詞“the”這一語法特點時,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說若在“國家”這類名詞前加上“the”會犯嚴重的政治錯誤。挺聳人聽聞的,同學們露出茫然的神情。于是我舉例:若寫“the China”(這個中國)豈不意味著還有“那個中國”?學生釋然。在教單詞時,我也不忘“結合”。學生在學 east(東)west(西)south(南)north(北)等方位詞時,我講了這么一句話East or west,south or north,home is the best。(不論走到東西南北,家是最好的去處)不僅押韻,還利于單詞記憶。接著我跟他們講這個“家”也可指國家,順著就講到了游子盼歸,講到香港、臺灣……

將各種英語時態與現實生活掛鉤

英語的各種時態是難以掌握的語法重點。為了說明“一般現在時”表示經常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況,可以說:Taiwan is apart of China 這一不容歪曲的事實。在教“一般將來時”的時候,寫到:Macao is going to be back home。(澳門將回到祖國懷抱。)教到“現在進行時”的時候,我又將這一句子稍稍變化Macao is going back home。(澳門在回歸中。)并通過這兩個句子說明兩種時態的內在聯系。教“現在完成式”Hong Kong has returned home。(香港回歸了!)豈不是一個很好的例句?像這樣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于我的英語教學中的例子不勝枚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任何一位老師,只要他是一位愛國之士,只要他是一位有心之人,做到這點是不難的。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也是一項千秋偉業。將愛國主義教育與教材內容溶為一體,在英語教學中有著廣闊的天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象州县| 禹城市| 南部县| 桐城市| 交城县| 龙泉市| 滕州市| 吴旗县| 肥东县| 宁城县| 广元市| 潮安县| 康平县| 永修县| 成武县| 南澳县| 宁陵县| 晋宁县| 陈巴尔虎旗| 夹江县| 唐山市| 台北市| 和平县| 大悟县| 天峨县| 翁牛特旗| 麻阳| 吴桥县| 大安市| 嘉义县| 尚志市| 堆龙德庆县| 公安县| 阜南县| 宁海县| 博乐市| 汾西县| 淮南市| 长子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