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西洋樂隊的組織

1.什么是西洋管弦樂隊

由不同西洋樂器演奏者混合編成,專門演奏交響樂曲與其它管弦樂曲的組織稱為西洋管弦樂隊。管弦樂隊組成的規模韌性很強,變化較大,小到有20人左右組成的小管弦樂隊,大到120多人組成的交響樂隊,概括起來可分為小型室內樂隊,中、大型的協奏曲樂隊,歌劇舞劇樂隊,交響樂團等。

2.西洋管弦樂隊的編制

在中、大型的西洋管弦樂隊中,一般有4個部分組成。

(1)木管組:包括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英國管等樂器。

(2)銅管組:包括圓號、小號、長號、大號等樂器。

(3)打擊樂組:包括定音鼓、大鼓、小軍鼓、鈴鼓、三角鐵、木琴、鐘琴、響板、鈸、鑼、管鐘等樂器。

(4)弦樂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鋼琴等樂器。

根據各組樂器的不同配置,管弦樂隊又可分別稱作四管編制,三管編制,雙管編制的中、大型樂隊,以及單管編制的小型樂隊。

以上分類主要根據木管組的變化來講,比如雙管編制的管弦樂隊,木管組,長笛2人,雙簧管2人,單簧管2人,大管2人。同類樂器成雙的配置,故稱作雙管編制,同樣,成單、成三,成四的配置,則稱作單管,三管、四管的樂隊編制。

當然,由于編制的不同,其它組也要有所變化。編制的人員配備并不是絕對不變的,可視實際情況有所增減,但一般出入不大,因為這是通過世界各國管弦樂隊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編制規律,弦樂組的配置和下表不同或過多或過少都將破壞樂隊的整體效果。過少,使樂隊顯得干枯、無彈性、音響單薄;過多,將使樂隊渾濃,喪失色調透明度。木管組各樂器都有其強烈的個性,不但各自具備不同的音色,而且都起著獨擋一面的作用,少一支木管樂器將丟掉一份音色。銅管組從配器的角度來看,就其音量來說2支圓號等于1支小號,或1支長號,或1支大號,它的配備比例失調,將使整個樂隊的音量平衡受到破壞,降低整個樂隊的表現力。

從管弦樂隊內部4個組的人員配備比例來講,它們分別占樂隊總人數的比例為:木管組占15%,銅管組占15%,打擊樂與豎琴等占10%,弦樂組占60%。

3.管弦樂隊形成與發展

管弦樂隊的形成與發展可以從17世紀說起。在17世紀以前,樂器基本上應用于人們的生活與勞動中,如狩獵,戰爭,慶典祀祭,集合娛樂等場合。到了17世紀便形成了最原始的管弦樂隊,它通常包括維奧爾琴,長笛,雙簧管,木管號,長號,鼓和羽管鍵琴的集合演奏,無一定之規。

到了18世紀,由于樂器性能有所改進,小提琴替代維奧爾琴而加入管弦樂隊;羽管鍵琴或管風琴采用數字低音演奏;曼海姆樂派首先把單簧管引入管弦樂隊。這樣便形成了管弦樂隊的雛型。

在18世紀至19世紀,海頓和貝多芬在管弦樂隊的應用上已基本完善了小、中型編制的管弦樂隊。比如海頓所用管弦樂隊,包括木管8人,銅管4人,定音鼓1人,弦樂若干約30人左右,去掉了羽管鍵琴的數字低音演奏。貝多芬所使用樂隊包括,木管10人,銅管7人,定音鼓1人,弦樂若干,約50人左右。這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雙管編制的管弦樂隊。19世紀,柏遼茲,瓦格納等人的作品,在管弦樂隊的應用上,將編制擴大到了3管,4管并加入了踏板豎琴。

到了19世紀末,拉威爾,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常用完善的有時是擴充的龐大3管,4管編制管弦樂隊,來完成他們豐富多彩、奇異壯麗的交響樂作品。20世紀初,理查·施特勞斯,馬勒將樂隊發展為擴充4管,5管最大規模編制。以后的作曲家們,則又有了恢復使用小型管弦樂隊的現象。綜觀以上,管弦樂隊的形成與變化,基本上是沿著從小逐漸增大的脈絡發展的。

在我國,第一支管弦樂隊據說由乾隆皇帝所建,當時因樂器和演奏員有缺,于是乾隆皇帝下旨,用昂貴的象牙做了一支長笛,叫宮里的太監穿起宮廷樂服,戴上假胡須進行演奏。

然后是解放前上海的“工部局交響樂團”,全由外國演奏員組成,指揮由意大利的指揮家帕器擔任,他們的高水平演出,給我國交響事業、以及老一輩的音樂家們帶來了重大影響。

而我國真正的管弦樂隊的發展,卻是在“五·四”以后,在老一輩的音樂家肖友梅、黃自、冼星海等人努力下,解放后在黨和國家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下,以及全體文藝工作者和廣大知識分子的努力奮斗,才使我國的現在,有了好多水平不等的各種類型管弦樂隊。

4.管弦樂隊各組的功能

從整個木管組在管弦樂隊中的表現功能來講,由于它的幅度變化較小,所以適合于表現某種特定的情感與田園式的意境。就演奏上來講,長笛和單簧管反應比較敏感、靈巧,富于柔韌性,擅長于演奏快速的經過句、琶音、分解和弦等,雙簧管、大管靈活性稍差,更適合演奏較慢的歌唱性旋律。

各類樂器都有首席演奏員,比如:首席長笛、首席單簧管、首席雙簧管、首席大管,他們在樂隊中演奏技術較好,常常在管弦樂隊中擔任獨奏、重奏、協奏或復協奏以及木管四重奏等任務。比如:小提琴與單簧管的對位聲部與樂隊的協奏,大提琴與長笛的對位聲部與樂隊的協奏等,另外,由于在總譜上首席演奏員的聲部常寫在同類樂器的第一聲部位置,從樂曲演奏上講,技巧性強,難度大,所以有時候也常常用第一演奏的稱呼,比如,第一長笛、第一雙簧管、第一單簧管、第一大管。

整個木管組有一個聲部長,負責聲部排練。銅管組的整體音色比較統一,當它們在管弦樂隊中進行合奏時,如音區合適將長于表現一種氣勢磅礴,勝利凱旋,英勇斗爭的光輝形象。在樂隊的高潮和爆發點部位往往離不開銅管樂器組演奏,當他們利用中低音區暗淡、渾厚的音色演奏時,非常適合表達一些悲壯、葬禮的情緒。

在演奏中,小號較靈活,擅長奏歌唱性旋律、進行曲節奏性音調以及靈活、快速的片段;圓號、長號,靈活性稍差,擅長演奏稍慢性質的音樂。另外這一組還有特殊的功能,比如圓號的堵塞音,小號的弱音器,長號的滑奏,都將產生一種特殊效果。這一組里也分別有首席小號、首席圓號、首席長號,有時按第一小號、第一圓號、第一長號來稱呼,首席演奏員將擔負本組內第一演奏任務。

整個銅管組也有聲部長,擔任分部訓練。打擊樂器組,這一組是整個管弦樂隊的重要部分,它的功能是增強整個樂隊的節奏性,增大樂隊氣勢,制造高潮。由于它有無音高的特殊音響,所以還有助于構成一定的場面意境,或模擬某種特殊音響效果,如雷聲、雨聲、鐘聲等,這一組里以定音鼓演奏員擔任聲部長。

弦樂器組有著統一的、優美的、最接近人聲的音色,它在樂隊的功能上一般多演奏最富于歌唱性和表現力的旋律,它是整個管弦樂隊的基礎,在演奏的瞬間它的合奏可達到力度變化的極弱到極強進行,它的各種技巧演奏可表現任何情緒變化,色彩變幻,以及形象特征。尤其是小提琴聲部,它是管弦樂隊的“靈魂”,在演奏中一般分作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進行演奏,有時為了某種音樂需要,第一、二小提琴齊奏。當第一小提琴演奏高把位旋律時,為了和聲里和弦的排列,第二小提琴低八度重復第一小提琴好象包腔奏;或者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參加和聲織體演奏。

另外整個弦樂組都有弱音器奏,泛音奏,滑奏,弓桿奏,撥奏等特殊手段,制造樂隊中特殊效果。這組里的首席演奏員分別稱第一小提琴首席,第二小提琴首席,中提琴首席,大提琴首席,貝大提琴首席,這里第一小提琴首席同時又是整個管弦樂隊的副指揮,有時可代替樂隊指揮進行樂隊排練。

這些首席有時獨奏,有時和其他組首席演奏復調聲部,有時他們一起在大樂隊中演奏四重奏。這里每個首席都是聲部長,他除帶領自己聲部排練外,另外還得標記統一的弓法和指法,尤其是在近現代的管弦樂作品中,作曲家把整組里每個聲部都細分為2部到3部的聲部進行,整個弦樂組分成15部、16部演奏來表現某些特定情景,這就更加需要首席們——聲部長們去組織本聲部精心分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高密市| 吉木萨尔县| 瓦房店市| 勐海县| 垣曲县| 威信县| 收藏| 昌图县| 临汾市| 中宁县| 南安市| 广昌县| 池州市| 崇文区| 宁阳县| 新宾| 桑植县| 满城县| 桐乡市| 怀宁县| 新邵县| 台南市| 驻马店市| 莱阳市| 革吉县| 岑巩县| 湖南省| 蒲江县| 宜州市| 吴忠市| 紫金县| 金湖县| 朝阳区| 简阳市| 无为县| 普兰县| 永川市| 涿鹿县| 宾阳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