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反對奴隸制
- 世界名人傳記(少年版):英雄與偉人
- 馮化平編著
- 1563字
- 2021-05-31 09:43:18
林肯于1834年8月在伊利諾斯州議會選舉時當選,當時他25歲。這是他第一次獲得政治職位,領到有生以來最高的薪金,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選舉之后,他繼續管理鄉郵政所,間或從事測量工作,并在好友斯圖爾特律師的影響下進一步鉆研法律。不久,林肯告別了紐塞勒姆,前往伊利諾斯州新首府斯普林菲爾德。這時他已是州議會議員、議會的輝格黨領袖以及持有開業證書的律師了。
1837年,林肯在斯普林菲爾德先后同斯圖爾特、比爾·赫恩登合辦律師事務所。他們所在的巡回審判區管轄15個縣,林肯經常熱情為貧民辯護而分文不取,同這個地區的各階層人民廣泛接觸,以正直和廉潔而出名。
1839年,林肯結識了肯塔基州一位議員的女兒瑪麗·托德,她當時21歲,受過高等教育,很有才華而且也很活潑。他們于1842年11月結婚,以后共養育了4個兒子。
1847年,林肯以輝格黨員身份競選國會議員,結果獲勝。于是,林肯于1847年12月前往華盛頓。
1845年,美國吞并了得克薩斯。
1846年,美軍越過格蘭得河,侵入墨西哥境內,進行了兩年的戰爭。美墨戰爭以美國奪得大片土地而告終,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亞利桑那、猶他、內華達、俄勒岡、華盛頓、蒙大拿以及科羅拉多、懷俄明、堪薩斯等州的一部分。南部種植園主支持這場戰爭是為了擴展棉花種植業和擴大奴隸制區域,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南部在參議院內的席位。林肯反對這種侵略行為,由于在這個問題上持反對態度,他在一屆眾議員任職期滿后,拒絕再度競選,回到斯普林菲爾德重操律師業務。1849年至1854年間他走遍了整個伊利諾斯州,對群眾有了更深的了解。
從19世紀中期起,奴隸制逐漸成為美國國內經濟、政治生活發展的嚴重障礙。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北部資產階級迫切需要推翻南部種植園主的統治,以便獲得自由的勞動力和銷售市場,南北矛盾日趨尖銳。
1854年,奴隸制的擁護者廢除了《密蘇里妥協案》,他們不顧法律上和地理上對奴隸制的限制,力圖依靠武裝匪徒在堪薩斯州推行奴隸制,由此引起了1854年至1856年的堪薩斯內戰。這次內戰,一方面促進了共和黨的誕生,另一方面引起了民主黨的分裂。
堪薩斯內戰期間,原來的自由黨和民主黨中的資產階級,包括1848年新成立的自由黨人和其他廢奴主義者在1854年成立了共和黨。共和黨代表了北部資產階級的利益,提出了比較進步的政綱,主張實行保護關稅,保障人民可以低價購買土地的宅地法案,反對將奴隸制擴展到新的地區,提出了言論自由、勞動自由、人身自由等政治口號。但另一方面,共和黨又譴責主張用暴力解放奴隸的約翰·布朗所組織的哈潑斯渡口起義(他起義失敗,被判處絞刑),政治上呈現右傾趨勢。
林肯這時重新投入了政治活動,他參加了共和黨,不久就成為這個黨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1856年6月,共和黨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在費城召開,林肯自己并未出席,但被選為該黨副總統候選人。盡管后來沒有當選,但獲得的選票并不少,在全國已享有一定的聲望。
1858年,林肯和道格拉斯分別由伊利諾斯州共和黨和民主黨提名為國會參議員候選人。雙方在競選期間就奴隸制問題進行了7次公開論戰,這是當時全國性大辯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道格拉斯是民主黨的著名活動家、白種人優越論者。他一方面高唱平民主權原則,主張在新地區內可由居民自行決定是否允許存在奴隸制;另一方面又表示同意最高法院可行使聯邦的權力。宣布在新地區實行奴隸制的法律。這就是道格拉斯在奴隸制問題上的兩面派態度。
林肯則認為奴隸制最終是應消滅的,主張修改逃奴追緝法,并支持先在首都華盛頓對奴隸主進行賠償的辦法消滅奴隸制。林肯在論戰中發表了強調“一個分裂的家庭不能長久”的著名演說,指出必須維護聯邦的統一。
這次演說引起了全國的重視和注意。但道格拉斯使用詭計并花了巨額競選費用,奪取了參議員席位。暫時的失敗鍛煉了林肯,他堅信自己是正義的。此后兩年林肯走遍全國,堅持不懈地宣傳國家統一和反對奴隸制的主張,受到群眾的熱情支持。